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
2023(392)
2022(340)
2021(271)
2020(238)
2019(575)
2018(536)
2017(1160)
2016(701)
2015(746)
2014(812)
2013(851)
2012(884)
2011(667)
2010(681)
2009(623)
2008(580)
2007(618)
2006(512)
2005(510)
作者
(1735)
(1487)
(1427)
(1331)
(932)
(765)
(741)
(576)
(540)
(538)
(496)
(478)
(476)
(475)
(456)
(437)
(433)
(433)
(429)
(404)
(394)
(366)
(355)
(342)
(332)
(320)
(314)
(312)
(302)
(301)
学科
(2226)
经济(2222)
管理(1054)
(993)
银行(993)
(919)
(837)
金融(836)
方法(819)
数学(763)
(756)
数学方法(755)
贸易(752)
关系(751)
(748)
业务(730)
(730)
(705)
世界(647)
(540)
企业(540)
(539)
制度(538)
国际(522)
银行制(487)
(477)
中国(469)
(443)
业经(348)
(348)
机构
大学(8808)
学院(8326)
(4008)
中国(3954)
经济(3898)
研究(3775)
管理(2602)
中心(2167)
理学(2166)
理学院(2139)
(2121)
管理学(2099)
银行(2097)
管理学院(2080)
(2029)
(1987)
(1985)
人民(1872)
科学(1829)
研究所(1816)
(1706)
国人(1692)
中国人(1689)
中国人民(1680)
人民银行(1441)
财经(1369)
北京(1366)
(1358)
(1353)
金融(1341)
基金
项目(4802)
研究(3755)
科学(3648)
基金(3487)
(3085)
国家(3077)
科学基金(2422)
社会(2258)
社会科(2164)
社会科学(2164)
基金项目(1714)
教育(1697)
资助(1562)
编号(1524)
成果(1496)
(1470)
(1386)
自然(1382)
自然科(1342)
自然科学(1341)
自然科学基金(1319)
(1231)
重点(1113)
教育部(1067)
(1061)
中国(1059)
课题(1044)
大学(1015)
国家社会(1011)
项目编号(969)
期刊
(4300)
经济(4300)
研究(3230)
(2953)
金融(2953)
中国(1913)
国际(1667)
(1248)
教育(1190)
学报(1108)
科学(1107)
世界(1105)
(1089)
(1067)
管理(999)
大学(935)
学学(828)
经济研究(813)
技术(775)
农业(736)
(700)
贸易(700)
世界经济(676)
财经(657)
国际贸易(647)
(579)
问题(558)
(555)
论坛(555)
理论(518)
共检索到15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塞巴斯蒂安·马拉比  纪洋  
总体来看,过去一年中,美联储大刀阔斧,而欧央行畏首畏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放开胆子,仅以所谓的学术推理为依据,动用了若干史无前例的货币工具;欧央行前行长特里谢虽然一直努力,却远谈不上有所作为,根本无法解决欧洲的危机。而今天,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似乎可以如此表述:美联储与欧央行,可能会互换角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付俊文  
货币互换是指两国央行之间签订的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金融管理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联储基于不同目的多次与其它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央行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于2001年开始使用货币互换工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实践对我国央行进一步实施、完善和拓展货币互换工具的使用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剑  林华昌  
美联储主要通过向海外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持的方式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间接起到维护美元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以来,美联储曾多次与其他国家货币当局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在提振美元信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菲  
本文通过比较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复苏期间(2009年—2017年)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利润分配等情况,分析政策事项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为人民银行加强财务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楠  唐欣语  
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形成与发展通常认为,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照事先商定的规则,相互交换不同货币、相当金额的本金及利息、到期后再换回本金的交易。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货币互换可以在两家企业之间、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或者两个中央银行之间进行。对中央银行而言,它是一种准货币政策工具。最早的央行间货币互换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十国集团创建的互惠性货币互换协议(NAFTA)。1962年5月,美联储与法国央行签署了第一个双边货币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瑜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较为强劲虽然美国6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回落,创2021年以来的新低,但从两个角度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薪资增速回落趋势的停滞,甚至增加了核心通胀黏性的风险。其一,劳动力市场并非快速降温,而是延续韧性放缓的趋势。一方面,虽然美国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30.6万降至20.9万,低于海外市场预期的23万,
关键词: 美联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付俊文  
货币互换工具是两国央行间进行国际金融合作并管理流动性问题的重要金融工具。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的实践表明,货币互换工具对于稳定双边投资和贸易、维持美元币值稳定和维护投资美元资产的投资者信心、解决市场流动性短缺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的实践对我国央行开展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俊文  
本文的货币互换是指两国央行之间签订的主要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金融管理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联储基于不同目的多次与其他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央行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于2001年开始使用货币互换工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实践对我国央行进一步实施、完善和拓展货币互换工具的使用有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本·斯泰尔  许平祥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的货币刺激措施有可能存在不良的副作用,需要谨慎地处理:关联储已经积累了巨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它将在不破坏新生房市复苏的情况下最终得到清算。而这需要完成一个相对简单的创新计划,即美联储把MBS转化为等价的国债。当遭受通货膨胀威胁时,这样的计划便于关联储采用提高利率的常规手段来抑制通胀,而无需担忧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所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帆  郑联盛  
从美联储的经验可以看出,通过设立地方分行并允许地方分行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对于中央银行更好地掌握信息、提高货币政策的信誉、增加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现行的9大区分行确定了中央银行集中和分权相对平衡的体制框架,但是,该体制夹杂着分行与中央政府、总行、地方政府、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复杂关系,分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受到牵绊,其地位日益下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央银行体制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姜裕德  邹静娴  
欧洲央行的主要特征欧洲央行(ECB)主要负责执行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制定的货币政策,并以稳定价格为主要任务。尽管与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ECB仍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其他主要央行有所不同。第一,ECB的任务几乎只局限于稳定价格水平,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作用十分有限,这一点是区别于其他许多重要央行的。例如:美联储的任务主要是"有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寅浩  黄文凡  
本文考察了2013年以来,在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不同国家货币政策对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导致了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普遍的资金流出,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欧央行、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主要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溢出效应、导致资本流入,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明显;日本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明显强于欧央行,这可能由于日元是传统套息货币的原因。本文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俞彬  蔡凯星  王维安  钱美芬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频繁切换,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世界各国如何化解“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冲击,是一个长期存在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共赢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到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致力于构建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为破解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中国方案。对此,本文基于全球66个经济体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民币互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反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切换对其他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人民币互换协议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发挥调节作用。这些结论表明,以人民币互换协议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有助于国际资本市场稳定,为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焕平  谭天骄  
央行沟通作为央行调控的一项新兴有效手段,已被多国纳入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以美联储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比较央行沟通与实际干预工具在组合匹配与否下的两种调控效果,发现央行沟通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与实际干预工具不匹配情况相比,在央行沟通与其匹配的情况下,前瞻性指引能够较为有效地引导经济主体形成合理预期,消费物价指数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力度和贡献率更大。我国应将央行沟通作为货币政策中常态化的调控手段,并努力在明确央行沟通的实施框架、作用范围、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与实际干预工具的组合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