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9)
- 2023(8594)
- 2022(7595)
- 2021(7079)
- 2020(6130)
- 2019(14484)
- 2018(14292)
- 2017(28485)
- 2016(15814)
- 2015(17869)
- 2014(18008)
- 2013(18002)
- 2012(17287)
- 2011(15566)
- 2010(16022)
- 2009(15122)
- 2008(15213)
- 2007(14163)
- 2006(12436)
- 2005(11365)
- 学科
- 济(66418)
- 经济(66358)
- 业(45240)
- 管理(44096)
- 企(36235)
- 企业(36235)
- 方法(30711)
- 数学(27396)
- 数学方法(27105)
- 农(20122)
- 财(19203)
- 贸(19142)
- 贸易(19137)
- 易(18766)
- 中国(17285)
- 地方(14057)
- 业经(13173)
- 制(13021)
- 农业(12999)
- 出(12967)
- 学(12744)
- 策(12287)
- 银(10999)
- 银行(10978)
- 务(10670)
- 财务(10635)
- 财务管理(10604)
- 行(10442)
- 融(10203)
- 金融(10201)
- 机构
- 学院(229243)
- 大学(228818)
- 济(100816)
- 经济(98705)
- 管理(88346)
- 研究(79648)
- 理学(75017)
- 理学院(74221)
- 管理学(73086)
- 管理学院(72634)
- 中国(63443)
- 京(48585)
- 财(47695)
- 科学(46994)
- 所(41052)
- 农(40568)
- 中心(37421)
- 财经(37124)
- 研究所(37009)
- 江(36903)
- 业大(33652)
- 经(33570)
- 农业(31731)
- 经济学(31281)
- 北京(30873)
- 范(28998)
- 院(28808)
- 师范(28760)
- 州(28662)
- 经济学院(28496)
- 基金
- 项目(144875)
- 科学(113378)
- 研究(107187)
- 基金(104861)
- 家(90904)
- 国家(90156)
- 科学基金(76159)
- 社会(67042)
- 社会科(63637)
- 社会科学(63616)
- 省(56039)
- 基金项目(54668)
- 教育(49243)
- 自然(48618)
- 划(47439)
- 自然科(47435)
- 自然科学(47419)
- 自然科学基金(46594)
- 资助(44413)
- 编号(44309)
- 成果(37110)
- 部(33094)
- 重点(32624)
- 发(31976)
- 课题(30793)
- 创(29615)
- 教育部(28354)
- 科研(27994)
- 性(27918)
- 创新(27717)
- 期刊
- 济(111584)
- 经济(111584)
- 研究(70868)
- 中国(43528)
- 财(37228)
- 农(36530)
- 学报(33597)
- 科学(31738)
- 管理(31211)
- 融(29167)
- 金融(29167)
- 大学(25635)
- 学学(24096)
- 农业(23441)
- 教育(22293)
- 技术(19566)
- 财经(18405)
- 经济研究(18203)
- 业经(18174)
- 经(15742)
- 问题(15456)
- 贸(15434)
- 国际(13219)
- 业(12739)
- 技术经济(12254)
- 理论(11973)
- 统计(11238)
- 世界(10909)
- 实践(10784)
- 践(10784)
共检索到35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斌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趋向稳定,危机救援政策的"退出战略"逐渐走向前台,其中最重要的,受到关注最多的无疑是美国"信贷宽松"政策的退出问题。本文就美国"信贷宽松"的本质、退出渠道和时机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美联储 “信贷宽松” 退出战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无论是退出还是延续,都会对全球经济及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也是国际的,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更是把这种影响与冲击无限地放大。本文全面分析了美联储五年来推出QE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美联储的决策机制,QE退出可能时机、路径及方式,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冲击,并指出QE退出是一种必然,中国政府要估足QE退出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尽早地准备最好的应对方式,以便减弱QE退出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郭强
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功能的恢复和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国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渐行渐近,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退出时机的选择、退出工具和次序以及退出的节奏和幅度,成为把握退出战略的关键因素。退出的工具包括大规模的逆回购、发行定期存款凭证、重启补充融资计划(SFP)、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以及直接出售债券资产。退出的时机取决于未来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复苏和失业率的变化。在退出的过程中,美国债券收益率将会上升,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美元会扭转颓势,步入阶段性的上升轨道。
关键词:
退出战略 退出工具 美国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成夫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各大央行纷纷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即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乃迫不得已而为之,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和构成潜在风险,做好量化宽松的退出准备,对于政策生效和控制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量化宽松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退出策略的重要性,并对美联储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进行了分析,表明其需要进一步完善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峰
本文在回顾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未来可能的退出步骤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较大。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跨境资金 美联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张洁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元的贬值,更是直接影响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我国又将面临新一轮挑战。笔者通过对量化宽松政策及我国外汇储备情况的了解,详细地分析该政策的退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具体影响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化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探寻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退出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硕刚
一、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缩减进程按照去年底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决议,自今年1月起美国量化宽松规模将从每月850亿美元降至750亿美元。这是自2012年9月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启动以来,美联储首次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购债额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在大规模流动性支持下开始企稳。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如果美联储不能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及时收回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和效果,研究退出的时机和退出的路径,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展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培新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经过数次紧急、大幅的降息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于2008年12月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并维持该低利率至今,货币政策极度宽松。尽管危机严重时期已经过去,但美国经济的复苏是缓慢且不稳定的,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美联储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分析了后危机时期美联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机理及其退出策略,认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是渐进的,且退出将采用"先量后价,量价并行"的方式。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央行应对美联储宽松政策退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联储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傅雄广
文章结合美国经济金融现状及其历史经验对QE2退出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汇率走势进行了展望。通过梳理美国货币当局的政策逻辑,文章认为美国在结束QE2之后,短期内可能保持政策稳定,从中期来看进入紧缩周期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市场提前消化利空影响,QE2后美长期国债利率未必会大幅上行。联邦基金利率的回升、通胀水平的有效控制及财政赤字的削减,有助于美元汇率在中期阶段性走强;但美元汇率的长期反转,则需要美国经济步入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推动的新增长周期。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泰勒规则 产出缺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明刚 高宾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特别是随着部分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财政干预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凸显,要求退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本文认为,在实施退出政策时应当把握好时机与节奏,财政干预政策退出战略需要国际协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干预政策 退出战略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本文深入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进入与退出的步骤和次序,系统概括了量化宽松影响美国债券收益率的机制,全面评估了量化宽松退出影响美元资产和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渠道,提出了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政策建议。其量化宽松退出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产生正负双重效应,负向冲击体现为中国持有的长期美国债券价格因收益率上升而下跌,正面效应表现为美元升值与美国股票和不动产的潜在上涨动力增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重点,不是削减美元资产比例,而是调整美元资产结构,减持剩余存续期较长的美国国债,适当增持美国的较短
关键词:
量化宽松 外汇储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婧 康立
2014年1月美国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的退出,未来QE如何退出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发展,也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结合历史经验、机构预测及相关测算,分析通货膨胀和就业这两个关键指标的未来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及具体步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失业率 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陈之平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和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现实经济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认为这一政策是利弊权衡后的现实选择,但是退出的过程将充满风险。随着流动性的趋紧和美元利率的上升,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潜在的脆弱性有可能暴露,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为了应对可能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及早练好内功,增强抵御和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
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美联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