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4)
2023(4753)
2022(3974)
2021(3804)
2020(3348)
2019(7344)
2018(7224)
2017(13423)
2016(7955)
2015(8405)
2014(8453)
2013(8306)
2012(8171)
2011(7357)
2010(7465)
2009(6686)
2008(6926)
2007(6090)
2006(5295)
2005(4766)
作者
(26130)
(22218)
(22002)
(20976)
(14354)
(10987)
(9938)
(8437)
(8402)
(8189)
(7911)
(7539)
(7495)
(7275)
(7111)
(6858)
(6694)
(6535)
(6477)
(6452)
(5808)
(5604)
(5518)
(5271)
(5043)
(4903)
(4863)
(4859)
(4726)
(4604)
学科
(28116)
经济(28076)
(18452)
管理(17570)
(14274)
企业(14274)
方法(13293)
数学(11540)
数学方法(11351)
(10258)
(7778)
(7396)
中国(6969)
地方(5671)
(5462)
业经(5381)
农业(5353)
(5169)
金融(5165)
(5071)
贸易(5067)
(4946)
(4917)
银行(4895)
理论(4733)
(4684)
(4684)
财务(4677)
财务管理(4665)
企业财务(4540)
机构
大学(116551)
学院(113802)
研究(46696)
(40719)
经济(39827)
管理(36405)
科学(33888)
理学(31932)
中国(31700)
理学院(31378)
(30743)
管理学(30414)
管理学院(30208)
(26801)
(25189)
研究所(25050)
农业(24869)
业大(23555)
中心(19602)
(19350)
(17626)
(16623)
(16330)
(16069)
农业大学(16055)
师范(16041)
财经(15794)
北京(15375)
科学院(15127)
(15081)
基金
项目(82855)
科学(63457)
基金(60735)
(57424)
国家(57031)
研究(51683)
科学基金(45979)
自然(32976)
(32562)
自然科(32264)
自然科学(32248)
基金项目(31987)
社会(31873)
自然科学基金(31673)
社会科(30211)
社会科学(30199)
(28494)
资助(25478)
教育(24152)
重点(20113)
计划(18584)
编号(18092)
(17957)
(17367)
科技(17054)
科研(16910)
(16800)
创新(15904)
成果(15558)
(14892)
期刊
(42390)
经济(42390)
学报(31041)
研究(30531)
(28044)
科学(25457)
中国(21719)
大学(21470)
学学(20689)
农业(18673)
(14526)
管理(12840)
教育(11059)
(10498)
(9615)
金融(9615)
业大(9410)
(8386)
财经(7993)
农业大学(7609)
林业(7454)
技术(7065)
经济研究(6890)
(6884)
科技(6405)
业经(5696)
资源(5619)
自然(5545)
问题(5514)
中国农业(5353)
共检索到16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惠新  刘晓宇  唐进根  严敖金  谢寅峰  黄敏仁  
研究1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等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差异及对杨四瘿螨抗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等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苗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等性状差异与抗杨四瘿螨有密切关系,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抗性关系不密切。苗期叶片中总酚含量越高,美洲黑杨对杨四瘿螨抗性越强,反之抗性就越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丽  刘福  王越  孔祥波  张苏芳  李如华  张真  
[目的]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察杨小舟蛾产卵后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对幼虫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各处理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探讨2种黑杨派无性系在杨小舟蛾产卵后是否产生诱导抗性。[方法]杨小舟蛾在欧美杨108号(108杨)和欧美杨111号(111杨)产卵后,观察幼虫取食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再分别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5个指标的含量变化,研究2种黑杨派无性系诱导抗性的产生情况。[结果]取食2种黑杨派无性系3种处理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108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111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产卵植株和对照; 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都显著高于对照。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杨小舟蛾产卵使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所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都产生了一定的诱导抗虫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暝  黄秦军  丁昌俊  苏晓华  
以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的杂种F1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冠层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碳、氮含量,分析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势杂种F1的δ13C值及碳、氮含量均差异显著,超亲杂种F1在每个冠层的叶片δ13C值和碳、氮含量均显著大于低亲杂种F1;美洲黑杨叶片δ13C值与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41);叶片δ13C和碳、氮含量存在空间分布差异,树冠上层显著大于中层,下层最小;超亲杂种F1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低亲杂种F1,但低亲杂种F1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极显著大于超亲杂种F1,WUE和NUE之间呈现显著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凤君  高荣孚  沈应柏  苏晓华  张冰玉  
通过温室中控制浇水量的方法 ,对 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间总生物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WUEL)的差异 ,及WUEL 差异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的总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而δ1 3C明显上升 ;同等水分处理下 ,无性系间总生物量、WUEL 差异显著 ,J2 、J6 、J7、J8、J9是生物量大、WUEL 高的优良无性系 ;δ1 3C的差异在水分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无性系间也达到显著水平 ,均方的比较结果显示水分是引起δ1 3C差异的主要因素 ;同等水分处理下δ1 3C和WUEL 正相关 ,各水分处理下二者的相关系数都在0 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张绮纹  苏晓华  高建设  卢宝明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沈瑞祥  杨旺  归复  王燕民  
以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三代谱系为材料,在室内外进行了美洲黑杨与青杨的杂交种对杨叶枯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及F1、F2代在室内与室外及人工与自然发病表现较一致,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性基因型分离比例均符合1∶2∶1,将F2代分离与感合作为感病,抗病株与感病株分离比例为1∶3,说明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是由一对纯合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韩一凡  尹伟伦  Sylvie Augustin  Marc Villar  
Two Populus deltoides clones ( P.deltoides Bartr.cl.‘55/65’ and P.deltoides Bartr.cl.‘2KEN8’)with high resistance to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Resistant rate are 96.16%,97.37%,respectively) were used as parents and crossed by artificial controlled pollination,37 among of which F 1 pr...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静涵  刘宣劭  金昊  黄鹏  洑香香  方升佐  田野  
【目的】对美洲黑杨‘I-69’杨(♀,F)、青杨(♂,M)及其杂交子代的3种类型(偏母型FP、中间型I、偏父型MP)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亲本和子代叶取向的光响应机制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南方山地适宜杨树无性系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观测叶角日变化规律、测量叶形态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叶/叶柄解剖结构。【结果】亲本F的光响应主要通过叶柄扭曲角和叶悬挂角的协同作用完成趋光和避光运动,M则通过改变叶悬挂角来完成;F1代3种类型通过叶角变化进行光调节的效果并不明显。亲本和杂交F1代的叶解剖结构差异较大,其中F和FP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线茹  李为争  原国辉  陈智  马继盛  沈佐锐  
测定了甜菜夜蛾成虫对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物质提取物及其 10种组分的EAG反应。结果表明 ,与标准化合物苯甲醛相比 ,未交配雌蛾、交配雌蛾和雄蛾对 5~ 4 0 μL的提取物均有显著的反应。不论是未交配娥还是已交配蛾 ,能引起较强EAG反应的化合物均为芳香族化合物的苯乙醛、丁香酚、苯甲醇、β—苯乙醇、正己醇和环己醇 ,植醇、2 甲基环己烷和 β 石竹烯仅能引起微弱的反应。以 10种化合物不同种类及比例的混合物刺激成虫 ,EAG反应值均高于单一化合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浩  饶俊  关莹  张利萍  刘盛全  高慧  
【目的】以母本美洲黑杨50号杨、父本欧洲黑杨N179杨及其3个杂交子代(中林46、108杨、桑巨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亲本和子代间木材的材性径向变异规律,为杨树材性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国家标准测定其化学、物理及解剖特性。【结果】木材的材性测定结果表明:亲本及其3个子代的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在1.36%~2.15%;综纤维素为79.23%~83.19%;半纤维素为35.09%~35.94%;α-纤维素为43.34%~47.25%;木质素为20.70%~24.73%,除中林46的木质素质量分数(20.70%)低于亲本,其他子代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均介于父本与母本之间。5种杨树基本密度变化范围在0.33~0.39 g/cm~3,纤维长度为971.06~1 145.65μm,纤维宽度为16.19~19.36μm,纤维长宽比为57.07~67.28,壁腔比为0.26~0.31,腔径比为0.76~0.80。亲本与杂交子代材性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出的趋势是:苯醇抽提物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在1~5年上升较快,后趋于稳定;α-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木质素含量逐渐下降;中林46中母本与子代基本密度逐渐增加,父本与另外两个子代逐渐降低;纤维长度逐渐增加,在7~8年生时,增加速度明显降低;纤维宽度逐渐增加,8年生后趋于平缓;纤维长宽比逐渐增加,7年生后增加速度变缓;壁腔比先降低后增加,在6~7年生时达到最低;腔径比先增加后降低,在6~7年生时达到最高。【结论】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及杂交子代材性性状差异显著,各材性性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亲本与子代径向变异规律一致,母本50号杨的苯醇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低、α-纤维素含量高、纤维较长、长宽比和壁腔比大,且这些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小,利于遗传控制,在5种无性系中为最佳,子代的中林46的木质素和解剖特性都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江涛  杨淑红  朱镝  朱延林  刘友全  
【目的】对美洲黑杨2025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中红杨’和‘全红杨’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研究,比较3个品种的抗旱能力,为杨树彩叶新品种的适应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美洲黑杨2025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干旱环境,以正常浇水条件为对照,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7、14、21、28天和复水处理7天)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以及对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重,3个杨树品种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均极显著下降(P<0.01);胁迫后期,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相继出现负值;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n-Tr模拟方程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同时‘全红杨’叶片各色素含量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叶色主要影响因子花色素苷含量亦极显著下降(P<0.01),对Pn变化存在一定的解释关系;隶属函数分析得出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美洲黑杨2025、‘中红杨’和‘全红杨’(P<0.05);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是评价品种抗旱性的首要指标。【结论】干旱胁迫下3个杨树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显著差异,3个杨树品种叶片Pn、Tr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n-Tr模拟方程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基于外部形态及光合生理等各项指标的分析,3个杨树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明显,依次为美洲黑杨2025﹥‘中红杨’﹥‘全红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红  张崎纹  陈一山  解荷峰  
基因库中2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寒性徐红,张崎纹,陈一山,解荷峰关键词美洲黑杨无性系,抗寒性,电导率,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Marsh)无性系具有生长迅速,抗病虫性较强等优良性状。历史上引种成功的几个美洲黑杨无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家仕  徐晶  苏建睦  袁红娟  何龙飞  于梅花  王爱勤  李创珍  韦善清  
以多个稻瘿蚊抗性和敏感种质为材料,对它们的叶片细胞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水稻叶片细胞特征与抗稻瘿蚊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稻瘿蚊和敏感稻瘿蚊水稻种质叶片上下表皮形态、细胞类型和排列类似,硅相对含量(wt.%)与稻瘿蚊抗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62;气孔宽、气孔宽/长比、气孔密度与稻瘿蚊抗性负相关;硅细胞大小、面积、密度与稻瘿蚊抗性关系不大;气孔长、气孔边缘上的乳突数与稻瘿蚊抗性关系不大;长细胞大小和面积、栓细胞面积及刺毛密度与稻瘿蚊抗性相关不大。说明部分叶片细胞特征与稻瘿蚊抗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婉羚  罗兴录  潘晓璐  吴美艳  刘珊廷  樊吴静  
为揭示木薯抗朱砂叶螨机理,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桂热4号’为材料,在朱砂叶螨发生危害时期,观察不同木薯品种受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各生理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优于‘桂热4号’。不同木薯品种,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不同;‘新选048’叶片单宁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桂热4号’,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反之;螨害指数与单宁含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薯抗螨性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单宁、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对朱砂叶螨抗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惠新  黄敏仁  阮锡根  王明庥  
在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木材密度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木材密度性状幼-成相关及早期选择研究。单性状总平均木材密度(ρc)最佳早期选择林龄为5~6年,早期选择的遗传增益为872%~971%,早期选择的年效率为15217%~14130%。多性状指数法早期选择的最适林龄为第5年;构建指数的主要性状为总平均木材密度(ρc)、年轮密度(ρr)及早材密度(ρe)等3个木材密度性状;在第5年应用最佳选择指数I=22791ρc+11088ρr+11589ρe进行选择时(i=206),早期选择的遗传增益为01142g/cm3,比成熟期第10年单性状直接选择的遗传增益高15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