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4)
- 2023(5072)
- 2022(4322)
- 2021(3922)
- 2020(3527)
- 2019(7633)
- 2018(7658)
- 2017(13720)
- 2016(8111)
- 2015(9176)
- 2014(8893)
- 2013(8851)
- 2012(8565)
- 2011(7760)
- 2010(7801)
- 2009(6956)
- 2008(6941)
- 2007(6413)
- 2006(5692)
- 2005(5128)
- 学科
- 济(27093)
- 经济(27053)
- 管理(17506)
- 业(16376)
- 企(12983)
- 企业(12983)
- 学(10954)
- 方法(10916)
- 数学(9087)
- 数学方法(8943)
- 中国(8385)
- 农(7644)
- 财(6578)
- 制(5886)
- 地方(5834)
- 业经(5608)
- 银(5210)
- 融(5179)
- 金融(5178)
- 银行(5152)
- 农业(5000)
- 行(4992)
- 贸(4986)
- 贸易(4981)
- 理论(4886)
- 和(4807)
- 易(4807)
- 税(4268)
- 环境(4020)
- 税收(3973)
- 机构
- 大学(114151)
- 学院(112882)
- 研究(52276)
- 济(40050)
- 经济(39011)
- 中国(37660)
- 科学(37429)
- 管理(34544)
- 农(32981)
- 所(30642)
- 理学(28841)
- 研究所(28448)
- 理学院(28371)
- 管理学(27538)
- 管理学院(27379)
- 京(26933)
- 农业(26797)
- 业大(24150)
- 中心(22576)
- 院(19800)
- 江(19090)
- 省(18750)
- 财(18332)
- 室(17497)
- 北京(17245)
- 科学院(16753)
- 农业大学(16649)
- 研究院(15844)
- 实验(15811)
- 技术(15674)
- 基金
- 项目(80743)
- 科学(60114)
- 基金(56200)
- 家(55187)
- 国家(54776)
- 研究(50027)
- 科学基金(42525)
- 省(32388)
- 自然(31220)
- 自然科(30438)
- 自然科学(30422)
- 自然科学基金(29874)
- 基金项目(29427)
- 划(29187)
- 社会(28332)
- 社会科(26632)
- 社会科学(26624)
- 资助(24084)
- 教育(22876)
- 重点(20474)
- 计划(19733)
- 科技(19159)
- 编号(18591)
- 发(17904)
- 部(16797)
- 科研(16641)
- 创(16264)
- 成果(15754)
- 创新(15399)
- 专项(15375)
共检索到179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国伟 苏晓华 黄秦军
以高(A)、低(B)生长势2个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和生理指标的连续采集开展生长性状、光合生理特征及养分吸收等特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A系号与B系号在根、茎、叶的干质量及总干质量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上根干质量比例最小,且A系号干物质分配倾向于茎,而B系号倾向于叶;从6—9月,生长和生理特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月份间7月份各系号生长最快,生理特征值变化幅度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与单叶面积、夜间呼吸速率、NH4+的吸收速率及总光合速率均呈显著相关(R>0.826,P<0.05),说明幼苗生长主要受自身总光合能力、养分吸收和夜间呼吸消耗的影响,而A系号在这些因...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杂交 干物质 生长势 生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黄国伟 丁昌俊 张新叶
以美洲黑杨杂交子代2年生的高(H4)、低(L3)生长势无性系及父本(F)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对有效光辐射(PAR)和CO2响应等生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H4,L3,F的Pn日变化曲线没有显著的双峰现象,H4的光合优势主要集中在6:00-12:00之间;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3个系号除暗呼吸速率(Rd)外,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存在显著差异,H4的Pnmax最大,为21.47μmol·m-2s-1,超过L3达39.42%,其LCP最小,仅15.09μmol·m-2s-1,LSP值又最大,分别超过L...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杂交 生长势 光合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暝 黄秦军 丁昌俊 苏晓华
以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的杂种F1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冠层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碳、氮含量,分析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势杂种F1的δ13C值及碳、氮含量均差异显著,超亲杂种F1在每个冠层的叶片δ13C值和碳、氮含量均显著大于低亲杂种F1;美洲黑杨叶片δ13C值与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41);叶片δ13C和碳、氮含量存在空间分布差异,树冠上层显著大于中层,下层最小;超亲杂种F1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低亲杂种F1,但低亲杂种F1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极显著大于超亲杂种F1,WUE和NUE之间呈现显著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昌俊 张伟溪 高暝 黄秦军 褚延广 苏晓华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杂种F1的基因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杂种优势形成机制,为杨树杂种优势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杂种F1(3个生长势超过双亲、2个生长势低于亲本)及其亲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比较。【结果】转录组测序共产生171 154 127条ReadS(平均长度200 bp,约31.32 Gb),将处理后ReadS与毛果杨参考基因组数据库比对,有61.89%的ReadS可以与参考基因组匹配。超亲杂种F1 VS亲本中筛选出342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上调表达87个,下调表达255个);低亲杂种F1 VS...
关键词:
美洲黑杨 转录组 差异表达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洁 汤玉喜 苏晓华 李永进 吴敏 杨艳 黄秦军
研究了9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光合生理特性,为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美洲黑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光响应曲线,利用非直角双曲线Farquhar模型、二次曲线及直线方式拟合光响应曲线,分析比较光响应特征参数及影响净光合速率因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tn01-78、tn01-38、tn04-n52呈双峰曲线现象,2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在11:00和14:00左右,其余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2:00左右;不同无性系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大小范围分别为20.50~31.42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褚延广 苏晓华 黄秦军 张香华
测定来自欧洲不同地区和我国的108个欧洲黑杨无性系(基因型)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与生长特征参数,研究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光合生理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内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征和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来自我国和英国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来自匈牙利的无性系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高。各检测参数在欧洲黑杨中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变异系数较高,气孔导度(Gs)和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可能是影响欧洲黑杨光合能力的重要限制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发现,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Gs和ETR等参数指标在欧洲黑杨光合效率评价中具有潜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昌俊 黄秦军 张冰玉 褚延广 张伟溪 苏晓华
[目的]为杨树高产低耗高效工业用材新品种选育筛选新种质。[方法]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系统分析和评价北方型美洲黑杨种质生长及光、水分、养分等关键环境资源利用性状。[结果]表明:(1)种源间、种源内无性系间在生长、光合、水分和养分利用方面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总叶面积、成叶速率、暗呼吸速率、氮素转移率、生长旺期水分利用效率与北方型美洲黑杨胸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3)筛选出M6、Q1、Q5、M5、Q7、Q3、M3、Q9等高产型种质,M6、Q1、Q2、M5、Q5、M3、Q4、M2等高产高光效型种质,Q5、Q1、W9、M5、Q7、M6、M3、W2等高产高水分利用型种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俊修 陈甘牛 李善文 乔艳辉 仲伟国 李庆华 董玉峰 吴德军
【目的】为研究重金属Cd对林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林木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进行沙培试验,测定其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及8个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不同无性系抗Cd2+胁迫的能力。【结果】镉胁迫导致无性系的CAT及MDA含量较CK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OD和SOD活性较CK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L35、鲁林9号、鲁林16号的POD活性始终排在前3位;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的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较CK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L35、I-107和中菏1号的叶绿素含量始终排在前3位。各无性系的地径和苗高在Cd胁迫下存在差异,苗高达到显著水平,而地径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参试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的胁迫更为敏感。【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无性系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L35、中菏1号和I-107的抗重金属Cd能力较强,可作为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理想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青兰 韩友吉 乔艳辉 谢孔安 李双云 董玉峰 李善文 张升祥
【目的】本研究以10个黑杨派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抗旱能力,筛选出抗旱性强的优良无性系,旨在为干旱立地杨树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共设置4个水分梯度,测定10个无性系在不同缺水程度下的9个指标变化,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各无性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持续干旱胁迫下,10个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和生物量增量差别明显,其中无性系1733和1627与对照2025差异显著。除无性系1716外,其余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轻度干旱时小幅度增加,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时下降。各供试无性系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随干旱时间的延续呈升高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细胞膜通透性增至最大,增幅最大是无性系1716、1722,增幅最小的是无性系1733、1641。丙二醛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中度干旱时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在中度干旱下活性最大,与正常供水相比,无性系1627和1733的S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无性系1733和1641的P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随干旱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增大幅度最高的均是无性系1627和1733,与对照2025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10个无性系的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1733、1627、I-107、1641、1640、1725、1723、2025、1716、1722。【结论】干旱胁迫下10个无性系的各项指标变化不同,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认为无性系1733和1627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干旱立地的试验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金花 刘喜荣 卢孟柱 刘长敏 张绮纹
【目的】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3年生人工林上、中、下3个冠层水平上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总厚度等解剖性状,气孔密度和长度等气孔性状以及生长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于对生长性状的间接选择研究,以提高选择效率和缩短育种周期。【方法】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营建试验林,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株×5行共计25株小区,3次重复区组,株行距3 m×5 m,每个区组选2株平均木,依照树冠自然分枝轮序,由上至下依次分上、中、下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叶片性状,并连年测定1~4年生长性状,对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生长性状(3年生和4年生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凤君 高荣孚 沈应柏 苏晓华 张冰玉
通过温室中控制浇水量的方法 ,对 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间总生物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WUEL)的差异 ,及WUEL 差异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的总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而δ1 3C明显上升 ;同等水分处理下 ,无性系间总生物量、WUEL 差异显著 ,J2 、J6 、J7、J8、J9是生物量大、WUEL 高的优良无性系 ;δ1 3C的差异在水分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无性系间也达到显著水平 ,均方的比较结果显示水分是引起δ1 3C差异的主要因素 ;同等水分处理下δ1 3C和WUEL 正相关 ,各水分处理下二者的相关系数都在0 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姜英淑 宋红竹 王春城 张绮纹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0 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藕丹 樊军锋 高建社 周永学
【目的】比较SSR和SCoT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遗传差异性分析上的应用性。【方法】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9个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及3个亲本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94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90%,标记指数为3.19;筛选出的14条SCoT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2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75%,标记指数为2.72。聚类分析表明,SSR和SCoT分子标记得出12个无性系的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永学 苏晓华 樊军锋 刘永红 高建社
对引进的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84.79%,遗传变异系数为10.55%;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9.22%,遗传变异系数为11.8%。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欧洲黑杨无性系13个,其苗高遗传增益为12.3%,地径遗传增益为12.2%,其中的N8,N51,N48表现特别突出,综合评比超过或接近参照种欧美杨107号,如果选择这3个无性系,则苗高遗传增益可达18.5%,地径遗传增益可达23.5%。
关键词:
欧洲黑杨 苗期选择 苗高 地径 遗传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增 张江涛 赵蓬晖 杨淑红 马永涛 朱镝
比较‘2025’杨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的耐涝能力,以3个品种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淹水环境,以正常浇水样本为对照。研究不同胁迫处理时间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对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抗涝能力和指标进行评价,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84 d的模拟试验,3个杨树品种的叶片始终保持有净光合速率,表现出稳定的耐涝遗传特质。淹水28 d,胁迫引起的叶片气孔限制因素使Pn快速下降,高生长均略高于对照(P> 0.05);淹水42 d, MDA含量、SOD和CAT酶活性升高,茎基部产生不定根,叶绿素降解减缓,Pn回升;淹水56~70 d,3个杨树品种高生长量分别较CK下降了53.33%、42.79%和49.96%。SOD、CAT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大,叶片叶绿素加速降解,Pn再次下降。通过各生理指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全红杨’的抗淹水能力较弱(P 0.05)。关联分析表明,质膜相对透性、抗氧化CAT和SOD酶活性是影响3个杨树品种抗涝性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杨树品种 淹水胁迫 生理响应 抗涝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