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4)
- 2023(10872)
- 2022(9752)
- 2021(9206)
- 2020(7739)
- 2019(17934)
- 2018(17839)
- 2017(34851)
- 2016(19123)
- 2015(21216)
- 2014(21316)
- 2013(21169)
- 2012(19383)
- 2011(17351)
- 2010(17106)
- 2009(15421)
- 2008(14894)
- 2007(12890)
- 2006(11039)
- 2005(9470)
- 学科
- 济(71771)
- 经济(71691)
- 管理(53200)
- 业(51763)
- 企(43473)
- 企业(43473)
- 方法(35552)
- 数学(30802)
- 数学方法(30443)
- 农(18655)
- 学(18380)
- 财(18211)
- 中国(17566)
- 业经(15649)
- 地方(14407)
- 农业(12568)
- 理论(12556)
- 制(12533)
- 贸(12395)
- 贸易(12389)
- 务(12300)
- 财务(12238)
- 财务管理(12219)
- 技术(12036)
- 易(12036)
- 和(12001)
- 企业财务(11655)
- 环境(11184)
- 银(10641)
- 银行(10594)
- 机构
- 大学(269686)
- 学院(267349)
- 管理(106997)
- 济(100452)
- 经济(98198)
- 理学(93908)
- 理学院(92821)
- 管理学(91110)
- 研究(90740)
- 管理学院(90643)
- 中国(63881)
- 科学(60161)
- 京(57078)
- 农(47862)
- 所(46711)
- 财(45154)
- 业大(44344)
- 研究所(43326)
- 中心(40014)
- 农业(38030)
- 财经(37252)
- 江(37249)
- 北京(35626)
- 范(35060)
- 师范(34634)
- 经(34006)
- 院(33072)
- 州(30774)
- 经济学(29261)
- 技术(28742)
- 基金
- 项目(192603)
- 科学(150013)
- 基金(139199)
- 研究(136294)
- 家(123598)
- 国家(122607)
- 科学基金(104026)
- 社会(83617)
- 社会科(79160)
- 社会科学(79138)
- 省(75578)
- 基金项目(74853)
- 自然(70586)
- 自然科(68948)
- 自然科学(68927)
- 自然科学基金(67672)
- 划(64445)
- 教育(62068)
- 资助(57775)
- 编号(54794)
- 成果(44102)
- 重点(43213)
- 部(41981)
- 发(40506)
- 创(40018)
- 课题(37656)
- 科研(37530)
- 创新(37297)
- 计划(36777)
- 大学(35352)
- 期刊
- 济(104066)
- 经济(104066)
- 研究(75138)
- 学报(49076)
- 中国(45193)
- 科学(43506)
- 农(42751)
- 管理(37473)
- 大学(35675)
- 学学(33811)
- 财(32812)
- 农业(30019)
- 教育(28382)
- 技术(21443)
- 融(19878)
- 金融(19878)
- 财经(17462)
- 业经(17087)
- 经济研究(16504)
- 业(15486)
- 经(14742)
- 科技(14239)
- 图书(14123)
- 问题(13696)
- 理论(13312)
- 版(13038)
- 业大(12848)
- 实践(12400)
- 践(12400)
- 技术经济(12251)
共检索到371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仵均祥 李建军 谢芳芹
以单位叶面积取食点数、虫道数等为选择性指标,在室内和田间就美洲斑潜蝇对3种作物15个品种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显著,其中对黄瓜品种夏丰1号,番茄品种L-402和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选择性较强,对黄瓜品种西农58,番茄品种毛粉802和茸粉的多毛株型以及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选择性较弱;对不同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亦显著,在苗期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番茄(除多毛株型外)>黄瓜>番茄多毛株型,在成株期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黄瓜>番茄。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寄主植物 选择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勤 邓望喜 张求东 崔琪
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0个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虫对黄瓜品种的选择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单位面积上取食点和产卵数的不同,而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在各品种间无差异。美洲斑潜蝇对津春4号黄瓜品种的选择性最强,对津杂4号的选择性最弱。经显微测量和电镜扫描可知,黄瓜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与美洲斑潜蝇对其选择性强弱呈负相关,津杂4号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平均长度分别是津春4号的2倍和3倍,表明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特别是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在美洲斑潜蝇对各品种的选择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黄瓜品种 寄主选择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保平 周晓榕 鲍祖胜 程家安 韩靖玲
采用田间小区自然感虫和室内笼罩人工接虫的方法,以幼虫为害造成的潜道数为指标,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2种蔬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12种供试蔬菜的选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随寄主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寄主选择性 蔬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予州 王莉萍 陆亚娟 郑福山 陆自强
【目的】通过对美洲斑潜蝇β-tubulin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不同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对中国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5个寄主种群以及6个地理种群的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gene)进行测序,运用软件DNAStar和MEGA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及寄主种群的β-tubulin基因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发生树。【结果】DNAStar和MEGA两种软件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寄主种群以及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的分析可得到相似的结果。在美洲斑潜蝇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序列变异分析中,共发现8个变异位点,序列长度比较保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阿地力·沙塔尔 王岩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关键词:
枣实蝇 不同寄主 嗅觉仪 选择性测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望喜 汪钟信 彭发青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取食痕/cm2 、着卵数/cm2 等指标,采用自由选择法与非自由选择法测定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对菜豆属、豇豆属、甜瓜属、丝瓜属、苦瓜属、葫芦属中16 个蔬菜品种( 系) 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黄瓜津杂4 号、菜豆特长架豆、豇豆之豇28 - 2 品种的取食、产卵选择性较差,表现为非嗜好;而对黄瓜津春4 号、菜豆玉豆35 、豇豆无架豆的取食产卵选择性较强,表现为嗜好性;对不同属植物的选择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菜豆属> 豇豆属> 甜瓜属> 丝瓜属> 葫芦属;对苦瓜属表现为不选择
关键词:
美洲班潜蝇 蔬菜品种(系) 选择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丽英 庞保平 周晓榕 张翠青
【目的】明确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及其与寄主植物化学成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非自由选择法测定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采用丙酮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及索氏回流法分别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单宁酸及黄酮含量。【结果】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类,最喜好的菜豆品种有双丰二号、富田一号架豆、精品架豆、紫花油豆、大诚地豆、日本无筋绿、双丰架豆、世纪豇豆、泰国架豆王、太空青眉、五常大油豆;其次为九寸莲、天马95-33、精选73-8、天马地豆、泰丰架豆王、富田二号架豆、满架莲、泰国架豆95-33、绿龙架...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寄主偏好性 化学物质 菜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文伟 罗雁婕 王淑芬 何成兴 尹可锁 郭志祥 浦恩堂
用药膜法(成虫)、浸叶法(幼虫)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及田间种群对Avermectin类农药的敏感性,并在1998年至2002年对昆明市官渡区南美斑潜蝇和元谋县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进行了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Avermectin类农药对斑潜蝇同一种群的成虫和幼虫的毒力不同,幼虫比成虫更为敏感;在云南省南美斑潜蝇的4个田间种群中,最为敏感的是云南省曲靖市蚕豆南美斑潜蝇种群,最具有耐药性的是昆明市北郊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温室蔬菜南美斑潜蝇种群;1998年至2002年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对1.8%爱福丁乳油的敏感性呈波形曲线变化,其中2000年官渡及元谋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颖 王竹红 黄建
研究了刺桐姬小蜂雌虫的逐日产卵量、对寄主的产卵选择性及在不同寄主上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蜂在交配后第2天开始产卵,第3天达到产卵高峰.刺桐姬小蜂对不同寄主具有产卵选择性差异,在黄脉刺桐与刺桐东方变种上产生的虫瘿量最多,其次是刺桐,在鸡冠刺桐上未发现虫瘿.雌蜂最喜欢产卵于长1-2 cm的未展开或半展开的刺桐幼嫩叶片上,当新梢叶片大于3.5 cm时不产卵.刺桐姬小蜂一般在新梢叶片、叶柄上产生虫瘿,偶尔也在刺桐东方变种的嫩茎上产生虫瘿.黄脉刺桐和刺桐东方变种上虫瘿的出瘿率分别为49.73%和53.32%,虫瘿重量分别为32.90和38.67mg.个-1,在刺桐上虫瘿的出瘿率为0,且虫瘿重量...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日产卵量 寄主种类 产卵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宾淑英 曾玲 梁广文
用功夫对美洲斑潜蝇 3龄幼虫进行抗性品系 (Cy -R)筛选 ,经 5 0代选育 ,抗性指数提高到 4 9.14倍。筛选前的LC50 值为 0 .0 15 2 g/L ,筛选后的LC50 值为 0 .2 5 0 6 g/L。敏感品系选育试验表明 ,经 10代筛选 ,抗性指数由筛选前的 5 .0 0倍降低至 1.0 0倍。对功夫产生抗性的品系对灭扫利和速灭杀丁有交互抗性 ,而对杀虫单、毒死蜱、害极灭无交互抗性 ,其抗性倍数分别为 6 .30倍、4 .0 7倍、1.4 1倍、1.35倍和 1.0 5倍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功夫 抗性选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凌远方 冯夏 宾淑英
采用3龄浸叶法在1996~1997年对广东省不同的用药水平地区植株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毒死蜱、功夫、杀虫单及害极灭敏感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以英德九龙地区作物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药剂毒死蜱、功夫、杀虫单及害极灭最敏感,而惠州福田地区植株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上述药剂相对较耐药。2年来不同地区的美洲斑潜蝇种群对害极灭、毒死蜱、杀虫单、功夫的敏感性变化不大,1997年10月惠州福田地区种群对上述药剂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08、1.55、1.63和5。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功夫在惠州福田地区处于低抗水平。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抗药性 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乔鲁芹
Olfactory respones of Tetranychus viennensis to different plants odors with “Y” olfactometer and petri-dish was studied and volatiles from leaves of different plants were absorbed with SPME and analyzed with GC-MS. It was showed: Olfaction takes part in the response during the Hawthorn Spider Mite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仵均祥 李建军 李怡萍
从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繁殖特征及种内竞争、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测报技 术、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美洲斑潜蝇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柳春 蒙显标 邓劲生 梁日雄
根据南宁市对美洲斑潜蝇化学防治的田间试验数据,采用灰靶决策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几种高防效药剂中推广使用综合效益最优的药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防治,药剂选择,灰靶决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秀娟 宋丽文 高长启 周春艳 李兴鹏 毛宝居 高群宗 潘丽铭
在采用TCT-GC/MS对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挥发性物质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析松果梢斑螟越冬幼虫对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球果及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均存在差异;红松健康球果、健康2年生枝和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乙醇对照组,而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的引诱作用显著大于健康2年生枝与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α-蒎烯、柠檬烯及α-蒎烯+β-蒎烯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明显强于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且以α-蒎烯的引诱作用最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