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2)
- 2023(12801)
- 2022(11196)
- 2021(10431)
- 2020(8647)
- 2019(19768)
- 2018(19783)
- 2017(37662)
- 2016(20626)
- 2015(23149)
- 2014(23399)
- 2013(23294)
- 2012(21786)
- 2011(19708)
- 2010(19869)
- 2009(17955)
- 2008(17275)
- 2007(15198)
- 2006(13459)
- 2005(12106)
- 学科
- 济(86180)
- 经济(86097)
- 管理(55972)
- 业(54132)
- 企(43444)
- 企业(43444)
- 方法(34328)
- 数学(29186)
- 数学方法(28869)
- 中国(25849)
- 农(23838)
- 地方(23823)
- 业经(20085)
- 学(18996)
- 财(18326)
- 农业(16240)
- 制(15988)
- 贸(15137)
- 贸易(15121)
- 易(14575)
- 银(14401)
- 银行(14360)
- 环境(14173)
- 和(14040)
- 融(13953)
- 金融(13951)
- 理论(13859)
- 技术(13856)
- 行(13791)
- 地方经济(12993)
- 机构
- 大学(291635)
- 学院(290715)
- 管理(114551)
- 济(113293)
- 经济(110517)
- 研究(103662)
- 理学(98209)
- 理学院(97011)
- 管理学(95379)
- 管理学院(94859)
- 中国(76606)
- 科学(65338)
- 京(64371)
- 所(53252)
- 财(50559)
- 农(49311)
- 研究所(48427)
- 中心(46287)
- 业大(44132)
- 江(43825)
- 北京(41501)
- 范(40926)
- 师范(40522)
- 财经(39866)
- 农业(38324)
- 院(38044)
- 州(36203)
- 经(36190)
- 师范大学(32768)
- 经济学(32364)
- 基金
- 项目(197897)
- 科学(154460)
- 研究(146166)
- 基金(140534)
- 家(122543)
- 国家(121449)
- 科学基金(103473)
- 社会(89411)
- 社会科(84599)
- 社会科学(84578)
- 省(78653)
- 基金项目(75080)
- 自然(67294)
- 教育(66538)
- 划(66125)
- 自然科(65660)
- 自然科学(65641)
- 自然科学基金(64426)
- 编号(60736)
- 资助(57876)
- 成果(49601)
- 发(46308)
- 重点(44453)
- 部(42774)
- 课题(42609)
- 创(40932)
- 创新(38078)
- 科研(37462)
- 项目编号(36907)
- 发展(36795)
- 期刊
- 济(132960)
- 经济(132960)
- 研究(89426)
- 中国(62221)
- 学报(46479)
- 农(45429)
- 科学(43499)
- 管理(42774)
- 教育(37884)
- 财(35902)
- 大学(34779)
- 学学(32403)
- 农业(32164)
- 融(27231)
- 金融(27231)
- 技术(25738)
- 业经(22707)
- 经济研究(20114)
- 财经(18506)
- 图书(17308)
- 问题(16735)
- 业(16378)
- 经(15664)
- 科技(14940)
- 理论(14860)
- 技术经济(13900)
- 实践(13776)
- 践(13776)
- 现代(13481)
- 资源(13290)
共检索到441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仵均祥 李建军 李怡萍
从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繁殖特征及种内竞争、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测报技 术、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美洲斑潜蝇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宾淑英 凌远方 刘展眉
通过药效试验对农保乐、农哈哈杀虫素、杀虫单、毒死蜱、功夫、灭扫利和万灵轮用在大田中防治香瓜上美洲斑潜蝇的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农保乐、农哈哈杀虫素、毒死蜱、功夫、灭扫利和万灵轮用处理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分别是90.89%、89.85%、84.95%、84.35%、73.76%和56.78%,防治收益分别为4306.40、4271.10、3783.80、3722.20、2294.60和1346.20元/hm2。同时,农保乐和农哈哈杀虫素对美洲斑潜蝇主要寄生天敌釉姬小蜂Chrysocharissp.、新釉姬小蜂Neochrysocharissp.和潜蝇茧蜂Opiussp.较安全。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化学防治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柳春 蒙显标 邓劲生 梁日雄
根据南宁市对美洲斑潜蝇化学防治的田间试验数据,采用灰靶决策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几种高防效药剂中推广使用综合效益最优的药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防治,药剂选择,灰靶决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超 彭德良 彭焕 刘莹 黄文坤
为了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橘农意识到柑橘半穿刺线虫对柑橘造成的危害并对其进行防治,对柑橘半穿刺线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柑橘半穿刺线虫寄生较专化,寄主范围较窄,主要危害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其雄虫不危害作物,雌虫前端侵入根部,通过固定取食点取食,对柑橘根系细胞造成伤口,并影响根和叶中渗透活性离子的分配,从而降低柑橘产量。目前已有内转录间隔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ITS-RFLP)、ITS特异性引物检测、内部转录间隔区-环介导等温扩增分析(ITS-LAMP)、基于线虫DNA的LAMP分析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能够将其快速检出。抗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柑橘砧木较少,主要通过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由于化学药剂具有污染环境、需反复使用等缺点,有效地控制柑橘半穿刺线虫需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源提取物以及抗性品种等多种措施。本研究对柑橘半穿刺线虫的寄主范围、危害特性、侵染特点、致病机制、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将来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进行柑橘砧木品种选育等进行了展望,期望对我国柑橘半穿刺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锦年 陈胜 黄辉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生物生态学 防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文伟 罗雁婕 王淑芬 何成兴 尹可锁 郭志祥 浦恩堂
用药膜法(成虫)、浸叶法(幼虫)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及田间种群对Avermectin类农药的敏感性,并在1998年至2002年对昆明市官渡区南美斑潜蝇和元谋县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进行了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Avermectin类农药对斑潜蝇同一种群的成虫和幼虫的毒力不同,幼虫比成虫更为敏感;在云南省南美斑潜蝇的4个田间种群中,最为敏感的是云南省曲靖市蚕豆南美斑潜蝇种群,最具有耐药性的是昆明市北郊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温室蔬菜南美斑潜蝇种群;1998年至2002年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对1.8%爱福丁乳油的敏感性呈波形曲线变化,其中2000年官渡及元谋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在1989—1993年,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新害虫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51个不同的木麻黄地理种源的虫害率及生长情况,应用IBM-PC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发现C38、C39、C44种源属绝抗类群。自然界有拟小腹茧蜂、蚂蚁等10余种天敌。次暗斑螟幼虫多寄居在树干的2m以下部位,郁闭度0.3、林龄2年以下林木虫害发生轻。通过8个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品系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feltiaeAgriotos为最佳品系,林间喷洒200条/ml线虫水液,死亡率为72.0%在室内,新发现的白僵菌对害虫感染率为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勤 邓望喜 张求东 崔琪
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0个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虫对黄瓜品种的选择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单位面积上取食点和产卵数的不同,而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在各品种间无差异。美洲斑潜蝇对津春4号黄瓜品种的选择性最强,对津杂4号的选择性最弱。经显微测量和电镜扫描可知,黄瓜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与美洲斑潜蝇对其选择性强弱呈负相关,津杂4号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平均长度分别是津春4号的2倍和3倍,表明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特别是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在美洲斑潜蝇对各品种的选择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黄瓜品种 寄主选择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仵均祥 李建军 谢芳芹
以单位叶面积取食点数、虫道数等为选择性指标,在室内和田间就美洲斑潜蝇对3种作物15个品种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显著,其中对黄瓜品种夏丰1号,番茄品种L-402和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选择性较强,对黄瓜品种西农58,番茄品种毛粉802和茸粉的多毛株型以及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选择性较弱;对不同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亦显著,在苗期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番茄(除多毛株型外)>黄瓜>番茄多毛株型,在成株期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黄瓜>番茄。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寄主植物 选择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媛 蓝陈仪航 章振 沈志杰 刘涛 邓建宇
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的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长期以来,化学防治作为主要的防控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桃潜叶蛾防治中,但大量过度使用农药,已经导致桃潜叶蛾抗药性增加、环境污染及杀伤天敌等问题,因此,利用其他可持续防控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桃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及防控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总结了目前在农业、生态、生物、物理及农药防治方面的进展,以及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并比较了国内外防治方法的差异。对于桃潜叶蛾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生物、生态防控技术和物理防控装备的研究,特别是要开发桃潜叶蛾与果园其他主要害虫的复合迷向剂,防治果园多种害虫。同时,开发桃潜叶蛾专用型发光二极管诱虫灯,降低化学防治的副作用,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表1参6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丹 傅俊范 周如军 李大刚 李玉娥
为探索白头翁叶斑病的田间发病规律,研究该病害的防治技术。采用五点取样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白头翁叶斑病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叶斑病的发生与品种、株龄及栽培方式密切相关。病斑直径变化与田间病情动态基本一致。供试药剂对白头翁叶斑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白头翁叶斑病的防效最高,达80.0%;40%嘧霉胺悬浮剂次之,防效可达78.0%;25%嘧菌酯悬浮剂对该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白头翁叶斑病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何培民 郭媛媛 贾晓会 施定基 庄旻敏 何玲 贾睿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引起养殖对虾爆发性死亡的病毒,由于它宿主范围广、蔓延速度快以及致死率高,已经成为对虾养殖中的第一杀手,因此有效防治wssv爆发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极具挑战性。本文主要介绍wssv基因组以及结构蛋白、对虾wssv免疫机制、对虾wssv疫苗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对虾养殖中wssv防治措施,认为对虾wssv疫苗将是今后对虾大规模养殖中病害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