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3)
2023(5126)
2022(4705)
2021(4301)
2020(4000)
2019(9466)
2018(9383)
2017(18166)
2016(10430)
2015(12062)
2014(12372)
2013(12500)
2012(12035)
2011(11000)
2010(11080)
2009(10429)
2008(10587)
2007(9828)
2006(8270)
2005(7293)
作者
(34879)
(29423)
(29317)
(28042)
(18567)
(14313)
(13487)
(11754)
(10896)
(10480)
(9995)
(9790)
(9682)
(9543)
(9408)
(9339)
(9200)
(8768)
(8559)
(8449)
(7665)
(7298)
(7222)
(6891)
(6709)
(6678)
(6604)
(6569)
(6146)
(6137)
学科
(44168)
经济(44129)
(26013)
管理(25717)
方法(23803)
数学(21399)
数学方法(21197)
(19991)
企业(19991)
(12395)
(12054)
(10969)
中国(9886)
(8848)
贸易(8845)
(8575)
地方(8570)
农业(8158)
业经(7603)
(7403)
(6890)
(6638)
财务(6625)
财务管理(6603)
企业财务(6202)
(6075)
银行(6036)
(6009)
金融(6006)
理论(5878)
机构
大学(159997)
学院(158404)
(62010)
经济(60633)
研究(58271)
管理(56029)
理学(48404)
理学院(47753)
管理学(46726)
管理学院(46444)
中国(41735)
科学(40716)
(38770)
(34204)
(33034)
农业(31464)
研究所(30619)
业大(30280)
(27335)
中心(26311)
(24579)
财经(22035)
北京(21318)
(20547)
农业大学(20355)
师范(20216)
(20104)
(19912)
经济学(19330)
(19238)
基金
项目(106971)
科学(81244)
基金(76067)
研究(70982)
(69545)
国家(69026)
科学基金(56054)
(42990)
社会(42127)
基金项目(40589)
社会科(39828)
社会科学(39809)
自然(39101)
自然科(38160)
自然科学(38141)
自然科学基金(37459)
(36989)
教育(32808)
资助(32097)
编号(28387)
重点(25056)
(23383)
(23293)
成果(23174)
计划(23101)
(21619)
科研(21543)
科技(21191)
创新(20396)
课题(20046)
期刊
(65470)
经济(65470)
研究(41271)
学报(34657)
(34606)
科学(28611)
中国(28547)
大学(23745)
农业(22943)
学学(22731)
(21926)
管理(17529)
教育(13134)
(13108)
技术(12599)
(12074)
金融(12074)
财经(10908)
业经(10455)
经济研究(10422)
(9505)
(9323)
问题(9303)
业大(9042)
技术经济(8237)
统计(8056)
科技(7706)
农业大学(7660)
(7625)
理论(7521)
共检索到226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予州  王莉萍  陆亚娟  郑福山  陆自强  
【目的】通过对美洲斑潜蝇β-tubulin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不同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对中国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5个寄主种群以及6个地理种群的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gene)进行测序,运用软件DNAStar和MEGA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及寄主种群的β-tubulin基因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发生树。【结果】DNAStar和MEGA两种软件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寄主种群以及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的分析可得到相似的结果。在美洲斑潜蝇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序列变异分析中,共发现8个变异位点,序列长度比较保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仵均祥  李建军  谢芳芹  
 以单位叶面积取食点数、虫道数等为选择性指标,在室内和田间就美洲斑潜蝇对3种作物15个品种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显著,其中对黄瓜品种夏丰1号,番茄品种L-402和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选择性较强,对黄瓜品种西农58,番茄品种毛粉802和茸粉的多毛株型以及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选择性较弱;对不同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亦显著,在苗期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番茄(除多毛株型外)>黄瓜>番茄多毛株型,在成株期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黄瓜>番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勤  邓望喜  张求东  崔琪  
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0个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虫对黄瓜品种的选择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单位面积上取食点和产卵数的不同,而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在各品种间无差异。美洲斑潜蝇对津春4号黄瓜品种的选择性最强,对津杂4号的选择性最弱。经显微测量和电镜扫描可知,黄瓜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与美洲斑潜蝇对其选择性强弱呈负相关,津杂4号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平均长度分别是津春4号的2倍和3倍,表明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特别是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在美洲斑潜蝇对各品种的选择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晓甜  阿地力·沙塔尔  张伟  李新泉  
新入侵重大检疫性害虫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于2007年首次在吐鲁番地区发现,对该地区枣(Zizyphus jujuba)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损失,且疫情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枣实蝇原产印度,现已扩散至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泰国、意大利等国家(张润志等,2007)。枣实蝇以成虫产卵和幼虫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保平  周晓榕  鲍祖胜  程家安  韩靖玲  
采用田间小区自然感虫和室内笼罩人工接虫的方法,以幼虫为害造成的潜道数为指标,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2种蔬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12种供试蔬菜的选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随寄主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邹世平  艾晓辉  吴涛  
为探讨中华鳖不同地理种群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种群(太湖鳖种群、沙鳖种群、台湾鳖种群和黄河鳖种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并对所测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其SNP位点,并对所得的SNP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所扩增的POM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均为786bp;以megalign软件比较分析4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发现该序列中共有15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经过验证,第129位核苷酸的变异为台湾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441位核苷酸变异为太湖鳖种群不同于其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褚栋  张友军  丛斌  徐宝云  吴青君  朱国仁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并具有多种生物型。本文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国内外12个地理种群烟粉虱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自北京海淀、河南郑州、山东枣庄、江苏南京、上海闵行、海南海口等地的烟粉虱与来自美国California州、Texas州、Arizona州以及以色列的B型烟粉虱的同源性达到99.8%~100%,由此可见目前在中国广大地区暴发成灾的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而采自云南省昆明地区一品红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与来自摩洛哥和西班牙的Q型烟粉虱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该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这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丹丹  黄燕  曾庆  李斌  彭作刚  
为进一步了解鲇这一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阐明该经济鱼类的种群历史动态,本研究对我国长江(上游、中游)、珠江、福建、海南、辽河地区的野生鲇样本进行mtDNA Cytb基因序列测定与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分析的216个序列样本中,共检测出78个单倍型,其中Hap_45在鲇不同群体中分布最为广泛;鲇总群体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d=0.948±0.009)和核酸多样性(Pi=0.017 99±0.000 55),暗示了其自然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单倍型系统发育与网络关系图分析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凯文  吴守欣  张冬勇  吴佳昊  杜永斌  樊建庭  
【目的】研究不同种群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方法】通过室内取食和产卵试验,测定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的取食和产卵行为差异。【结果】取食试验结果显示:余姚种群云斑天牛与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取食偏好性。余姚种群取食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连木、女贞、白蜡和大叶杨,余姚种群最喜欢取食黄连木。在选择性条件和无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分别为(1 520.00±34.79)和(1 815.50±42.13) mm~2。临安种群取食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女贞、黄连木、白蜡和大叶杨。临安种群最喜欢取食女贞,在选择性条件和无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分别为(1 347.33±51.95)和(1 173.00±75.54) mm~2。产卵结果试验显示:余姚种群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表现出比较一致的产卵偏好性,都喜欢在大叶杨上产卵。余姚种群产卵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杨、女贞、黄连木和白蜡,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在大叶杨上的刻槽数分别为(72.00±5.87)和(82.00±7.64)个,产卵数分别为(60.00±6.19)和(58.00±5.66)粒。临安种群产卵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杨、女贞、白蜡和黄连木,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在大叶杨上的刻槽数分别为(35.00±5.22)和(30.00±3.85)个,产卵数分别为(22.00±4.51)和(25.00±3.08)粒。【结论】余姚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为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取食偏好寄主不同。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偏好取食黄连木,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偏好取食女贞。2个种群云斑天牛产卵偏好寄主相同,均为大叶杨。图3参2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周长勇  花蕾  
【目的】了解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变化规律,为二斑叶螨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光照16 h、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组建二斑叶螨在菜豆、苹果、桃、凤仙花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10 5,0.192 6,0.181 7,0.149 7;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随着时间的增加,二斑叶螨每雌产雌数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斑叶螨在以上4种寄主植物上平均每雌产雌数分别为1.867 4,1.436 2,2.851 2,1.034 2。【结论】二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石生  贺一原  朱道弘  曹元清  
摘要对湖南桃江、广东广宁、广西桂林、重庆永昌、四川长宁等5个黄脊竹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地理种群线粒体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并经Clustal X同源排序后得506 bp序列。对获得的序列分析表明,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2.0%,37.7%,17.6%,12.6%,其中保守位点数504个,变异位点数2个,自裔位点2个,所有碱基转换总数为1,颠换总数为1。利用MEGA4.0软件重建系统发生树,发现其中这5个黄脊竹蝗种群分化程度很低。从而可以说明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单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毕燕会  杨旭  周志刚  
为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瓦氏马尾藻ITS的序列变异,实验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了3个不同地理种群15株瓦氏马尾藻的ITS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5个个体共出现4种不同的ITS序列,它们相应的ITS1、5.8S、ITS2长度相同,均为762、158和507 bp,共有3个位点发生碱基变异。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马尾藻科3个属24种马尾藻的ITS序列,以羊栖菜属的羊栖菜,喇叭藻属的拟小叶喇叭藻和下延喇叭藻作为3个外群,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瓦氏马尾藻的ITS序列优先聚在一起然后以较高的置信度与南海马尾藻和球囊马尾藻聚为一支,在系统发生上显示出更近的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丽英  庞保平  周晓榕  张翠青  
【目的】明确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及其与寄主植物化学成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非自由选择法测定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采用丙酮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及索氏回流法分别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单宁酸及黄酮含量。【结果】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类,最喜好的菜豆品种有双丰二号、富田一号架豆、精品架豆、紫花油豆、大诚地豆、日本无筋绿、双丰架豆、世纪豇豆、泰国架豆王、太空青眉、五常大油豆;其次为九寸莲、天马95-33、精选73-8、天马地豆、泰丰架豆王、富田二号架豆、满架莲、泰国架豆95-33、绿龙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庆宁  刘文旭  邵泽芸  贾海民  
1991~1994年,在冀市粮棉混作区,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棉铃虫在不同作物上的种群分布.结果表明:一代卵麦田占99.6%,二代卵棉田占84.9%;三代卵棉田占47.6%,玉米田占44.9%,大豆、花生、谷、甘薯田等占7.5%;四代卵棉田占53.6%,玉米田占34.6%,大豆、花生、谷、甘薯田等占11.8%.棉铃虫幼虫在不同作物上分布与卵分布比率有所不同,玉米田幼虫分布比率明显减少.人为防治影响幼虫分布,防治后棉田分布比率下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锦  廖梅杰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葛建龙  
为评价不同海域不同体色特征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沿海8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群体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根据所获得的16Sr DNA、COⅠ和D-loop序列分析这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长度分别为543 bp、656 bp和509~527 bp。16S rDNA序列中共检测到16个多态位点,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62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0.880。COⅠ序列共检测到62个多态位点,3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5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7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796。D-loop序列共检测到200个多态位点,6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15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6.834。3个线粒体片段对于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D-loop和COⅠ序列的多态位点数、单倍型数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显著高于16S rDNA序列,更适用于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遗传结构的解析。韩国浦项地区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洋流影响有关。利用COⅠ基因对采自浦项的3种体色刺参进行遗传分化分析,遗传分化系数Fst<0.05,不存在遗传分化。对所采集的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青岛海参群体与烟台海参群体聚为一支,再与韩国群山黑参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韩国木浦黑参群体聚在一起,向外依次为俄罗斯群体及韩国浦项的3个群体,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受洋流影响最大,其次跟其地理分布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