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0)
- 2023(6629)
- 2022(5947)
- 2021(5392)
- 2020(4914)
- 2019(11529)
- 2018(11303)
- 2017(21496)
- 2016(12329)
- 2015(14242)
- 2014(14512)
- 2013(14760)
- 2012(14153)
- 2011(13059)
- 2010(13132)
- 2009(12328)
- 2008(12420)
- 2007(11573)
- 2006(9952)
- 2005(9010)
- 学科
- 济(51253)
- 经济(51197)
- 管理(30536)
- 业(30452)
- 方法(25821)
- 企(23641)
- 企业(23641)
- 数学(23042)
- 数学方法(22825)
- 学(15460)
- 农(14259)
- 财(13061)
- 中国(12490)
- 贸(10235)
- 贸易(10231)
- 地方(10184)
- 易(9913)
- 业经(9417)
- 农业(9393)
- 制(9282)
- 和(8115)
- 务(7760)
- 财务(7745)
- 财务管理(7717)
- 融(7467)
- 金融(7463)
- 银(7460)
- 银行(7394)
- 企业财务(7274)
- 环境(7128)
- 机构
- 大学(190895)
- 学院(187542)
- 济(72341)
- 研究(71758)
- 经济(70685)
- 管理(64128)
- 理学(54946)
- 理学院(54156)
- 管理学(52882)
- 管理学院(52558)
- 中国(51765)
- 科学(50479)
- 农(48444)
- 京(41989)
- 所(40625)
- 农业(39015)
- 业大(37440)
- 研究所(37437)
- 财(32306)
- 中心(32090)
- 江(30023)
- 北京(26421)
- 财经(25559)
- 农业大学(25438)
- 院(25281)
- 省(24339)
- 范(24034)
- 师范(23584)
- 州(23166)
- 经(23163)
- 基金
- 项目(126390)
- 科学(95195)
- 基金(89377)
- 家(82268)
- 研究(82066)
- 国家(81631)
- 科学基金(65986)
- 省(50623)
- 社会(48304)
- 基金项目(47172)
- 自然(46740)
- 自然科(45578)
- 社会科(45551)
- 自然科学(45548)
- 社会科学(45530)
- 自然科学基金(44727)
- 划(43826)
- 资助(38474)
- 教育(38178)
- 编号(32142)
- 重点(29911)
- 计划(27862)
- 发(27557)
- 部(27272)
- 成果(26718)
- 科技(25956)
- 科研(25707)
- 创(25311)
- 创新(23894)
- 课题(23582)
共检索到278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奎 冯颖 孙龙 何钊 陈智勇
采用活性追踪法和柱层析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为供试菌种,对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抑菌试验。研究发现: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经硅胶柱层析初分离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获得了9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其中,组分Fr7对5种供试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组分Fr7及其相邻组分Fr8经硅胶和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7个具有抑菌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均对藤黄微球菌表现出最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较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石榴 尹维 廖晓兰 张亚
通过测定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菌液的OD600nm值、电导率、蛋白质含量、保护酶和呼吸代谢途径酶活性,探索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平板抑菌圈直径在15 mm以上,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68 mg/m L;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仅延迟了病原菌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而且使其电导率增加了15%;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酶活力的抑制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宾 宋瑞清 李冲伟
为了探明哈茨木霉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生化方法对经提取物处理的致病疫霉菌体内保护酶活性、菌体可溶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处理的致病疫霉菌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48h分别下降了89.06%、86.96%、97.47%和97.63%;菌体处理48h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了62.5%,而MDA含量上升了60.98%;处理后病菌电导率一直呈上升状态,呼吸速率缓慢下降,处理48h后,电导率上升了40.89%,...
关键词:
哈茨木霉 提取物 致病疫霉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海忠 孙永林 廖雪义 王海燕
本实验采用醇浸法对香樟籽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获得了无水乙醇提取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其主要成分,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室内测定了该提取物对黑曲霉,绿色木霉,酵母菌,木质层孔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主要结论如下:①香樟籽无水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组分为:樟脑(39.5%)、芳樟醇(12.99%)、石竹烯(9.1%)、月桂酸乙酯(6.51%)、(王古)(王巴)烯(4.93%)、丁子香酚二甲醚(4.75%)、黄樟脑(3.09%)、异喇叭烯(2.82%)、γ-愈创木烯(2.81%)、γ-榄香烯(2.66%)、γ-衣兰油烯(2.41%)等18种化合物。②以提取物对供试菌菌丝生长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洪 陈长水 马敬忠 黄筱玲
过 2 - (2’ -羟苯基 ) - 5 (6 ) -取代苯并咪唑和溴乙酸乙酯反应 ,合成了 7个标题化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NMR及MS ,并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群明 吴楚材 谭益民 吴章文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固体平板培养基稀释法对崖柏叶、木粉及其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崖柏及其不同浓度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测试了崖柏叶和木粉醇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崖柏叶和木粉的醇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但对霉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崖柏叶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崖柏木粉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可用于食品的抑菌,也可开发成药物。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与技术 崖柏 醇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宁宁 乔柱 周文超 师伟 陈岚 周文明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方法】首先合成了2-甲氧亚氨基-2-(5-氨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然后对其5位氨基进行酰化反应合成了8种新化合物(a~h),并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仪(IR)、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仪(1H-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噻菌灵和嘧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a~h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种2-甲氧亚氨基-2-(5-取代酰胺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ESI-MS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连瑞 田养光 周文明
【目的】合成高活性的(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为以后优化和设计新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E)2甲氧亚胺基2[2′(溴甲基)苯基]乙酸甲酯和4羟基喹啉2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合成了10a~10k等11种(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对其进行ESIMS、IR谱及1H NMR谱分析。以嘧菌酯为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10a~10k对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水稻瘟疫病菌、玉米弯孢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1个(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蒲月 朱翠霞 陈功锡 莫端峰
对民间药用植物宽苞十大功劳Mahonia eurybracteata Fedde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部位提取物所进行的抑菌试验,发现叶和茎均含有有抑菌活性物质,但茎的抑菌效果更强更明显。(2)对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二个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索氏提取物抑菌效果与超声提取抑菌效果只存在较小的差异。(3)宽苞十大功劳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 g/mL、2.0 g/mL、1.0 g/mL、0.8 g/mL、2.0 g/mL、0.6 g/mL;但黑曲霉最小杀菌浓度为4 g/mL外,其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兴礼 刘秀花
将采摘的苦楝果实烘干、粉碎,以甲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苦楝果实的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液,用于测定2种生物农药Bt_8010和Bt_7216的抑菌圈和抑菌率。结果表明:苦楝果实提取液浓度越高,其抑菌程度越大。其中,对Bt_7216的抑菌活性较大,Bt_8010次之。高浓度的苦楝提取物与生物农药(Bt)混用会降低Bt的药效。
关键词:
苦楝 提取物 生物农药(Bt)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荣 佘锐萍 彭开松
【目的】探索鸡肠道抗菌肽的乙酸提取方法,并寻找乙酸提取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乙酸浸提法从鸡肠道中提取抗菌肽,并通过琼脂糖弥散方法检测每步产物的活性,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提取物对巴氏杆菌的相对抑菌效价来检测提取率。【结果】从鸡肠道黏膜分离到的抗菌肽是Gal-13的前片段和成熟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71 ku。乙酸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乙酸4℃浸提24 h,Gal-13的提取率较高,为0.1%。【结论】鸡肠道黏膜的抗菌肽主要是Gal-1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传波 赵婷 董岭 陈大勇 李慧萍 高畅 李伟 郑毅男 刘文丛
【目的】测定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中根皮苷及阴干的果实和叶中黄酮的含量,并比较阴干叶和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目标产物的含量;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山荆子阴干叶和果实中的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其叶和果实中的黄酮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含量分别为(12.00±3.60),(21.60±6.10)和(1.18±0.15)mg/g;阴干的叶和果实中黄酮含量分别为(4.78±0.62)和(0.68...
关键词:
山荆子 根皮苷 HPLC 黄酮 抗氧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红军 冯俊涛 韩静 李广泽 张兴
用琼胶平板法和悬滴法,测试了32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rumSchw)、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chr.etSpauid)、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等5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时,对2种或2种以上供试菌种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0%以上的植物样品有铁杆蒿(叶)、蒙古蒿(茎叶)、小白酒草(叶)、紫苞风毛菊...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抑菌活性 生物活性物质筛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恩辉 宋爽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从中筛选到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为供试病原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选择皿内测试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样品进行活体组织和盆栽药效防治试验。【结果】离体条件及0.1g/mL剂量下,蓼子朴丙酮提取物对3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披针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