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0)
2023(8190)
2022(6582)
2021(6049)
2020(4442)
2019(10462)
2018(10291)
2017(18785)
2016(10303)
2015(11516)
2014(11602)
2013(11494)
2012(11255)
2011(10510)
2010(11043)
2009(10038)
2008(10066)
2007(9042)
2006(8419)
2005(8075)
作者
(31749)
(26465)
(26292)
(24828)
(17023)
(12656)
(11911)
(10409)
(10164)
(9696)
(9158)
(9000)
(8600)
(8488)
(8423)
(8220)
(7775)
(7715)
(7664)
(7621)
(6952)
(6498)
(6490)
(6106)
(6032)
(5939)
(5872)
(5856)
(5534)
(5235)
学科
(49989)
经济(49935)
管理(26918)
(24771)
中国(18375)
(18339)
企业(18339)
地方(18001)
(14725)
业经(12976)
方法(12504)
(11003)
(10722)
农业(10605)
地方经济(10138)
理论(10031)
数学(9397)
(9323)
金融(9323)
数学方法(9285)
(9019)
(9016)
银行(9004)
环境(8897)
(8865)
(8510)
资源(8447)
(7580)
发展(7440)
(7409)
机构
学院(152406)
大学(149866)
(61025)
经济(59483)
研究(59071)
管理(53220)
中国(45750)
理学(43767)
理学院(43170)
管理学(42438)
管理学院(42153)
科学(36331)
(34927)
(30909)
(28374)
研究所(27794)
(26749)
中心(26351)
(25855)
(24104)
师范(23866)
北京(23099)
(21595)
(21394)
财经(21238)
业大(20830)
农业(20587)
(19465)
师范大学(19070)
(19062)
基金
项目(93926)
科学(72753)
研究(72633)
基金(63565)
(55333)
国家(54772)
科学基金(45818)
社会(44226)
社会科(41771)
社会科学(41761)
(38840)
教育(33485)
基金项目(32709)
(32070)
编号(31316)
自然(27211)
(26950)
自然科(26375)
自然科学(26367)
成果(26364)
自然科学基金(25861)
资助(25530)
课题(23316)
重点(22033)
发展(21789)
(21379)
(19876)
(19650)
(19009)
创新(18297)
期刊
(81082)
经济(81082)
研究(49929)
中国(42294)
(26035)
教育(25939)
学报(22745)
管理(22208)
科学(22171)
(20371)
农业(18298)
大学(16607)
(16507)
金融(16507)
技术(15466)
学学(14939)
业经(14413)
经济研究(12240)
图书(11444)
财经(10600)
问题(10342)
资源(10229)
(10017)
(9291)
书馆(8494)
图书馆(8494)
(8374)
(8143)
论坛(8143)
职业(8122)
共检索到256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蒉建政  
美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蒉建政最近我参加浙江省赴英、法“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班”,时间虽只有短短21天,但由于主题明确,安排紧凑,教学认真,我们学员仍有较大收获。通过英、法多位老师的讲授和对英国国家公务员学院、伦敦人事管理学院及两国部分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翌  
西方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刘翌本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在探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时,逐渐发现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Schultz,1961年)。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对人力资本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浩春杏  
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该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失业现状、未来就业的前景,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重点通过对再就业的人口学分析,提出对于结构性、素质性、摩擦性失业,需要在原有的再就业应对措施基础上另辟蹊径,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再就业问题:更新传统就业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人力资源的流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进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也加入了快速老龄化的国际行列。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对贯彻联合国倡导的积极老龄化战略,提出了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现实的十大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红  
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谁就会在21世纪世界经济赛局中稳操胜券。因此,不遗余力地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重中之重。 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企业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 知识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其决定性因素将不是财务资本的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人力资源作为最具有活力和最具有潜力的“活” 资源,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  
我国人口众多 ,人力资源丰富 ,但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测评的范围包括测评劳动者体力、智力 (技能 )、思想品德 (观念及态度 )、单个劳动者综合素质、群体劳动者的协调及潜力。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效益测评 ,可有效开发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提高生产力 ,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曙明  张璐  
欧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赵曙明,张璐一、欧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起源于美国,而欧洲人对反映美国价值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是否适合欧洲大陆的问题却从未停止过讨论,文化差异使相当多的管理者不能接受美国的人力资源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萧鸣政  谢凌玲  张玉霞  孙聆  张华  
当前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实力的竞争,人力资源实力竞争的关键又在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竞争。本文对当代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人力资源开发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性及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品德应该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该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具有系统性。最后,文章对于实践中如何合理地选择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盘美昌  
怎样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这里,笔者仅就人口集约与超越贫困的关系来进行探讨,初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过分分散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重大障碍;2、适度集约(集中)民族地区人口,将有利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人口的健康发展;3、民族地区人口集约的过程,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一、分散与贫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钮锋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为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在保持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及教育体制来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人力资源配置经验,来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但由于受周边国家的影响和本国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导致转型过程中有诸多失误。借鉴中亚国家的这些得失,对于我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乔雪峰  黎万红  
课程资源关乎教师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成效。本研究从实践共同体视角切入,剖析校本教研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探讨在实践中教师课程意识的转变。研究所见,校本教研中教师群体按照工具性合作的模式协作开发课程实施资源。共同体注重通用性成果产出,按照社会再生产的模式加以推广。教师操作性技能取得迅速提升的同时,其专业视野和判断则受到一定限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尹顺芬  王进宝  
作者根据近十年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大力开发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和光盘数据库,为领导决策、农业科研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开展咨询服务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对利用计算机现代化手段开发文献资源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承敏  
经济技术全球化使跨文化组织管理成为必然,本文试图从跨文化组织中组织文化分析入手,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以及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我国加入WTO后构建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朝林  
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思想,其实质是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组合状况的优化作为一种经济机制来对待,这种经济机制的作用要能够实现,其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即提高劳动力的价值(较高素质劳动者是拥有较多知识和技能的人,这种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所以其价值大)。较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更有成效的管理,能够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改进工艺流程,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