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2)
- 2023(9047)
- 2022(7535)
- 2021(7387)
- 2020(5992)
- 2019(13778)
- 2018(13572)
- 2017(26766)
- 2016(14355)
- 2015(16194)
- 2014(15787)
- 2013(16022)
- 2012(15248)
- 2011(14083)
- 2010(14333)
- 2009(13350)
- 2008(13307)
- 2007(11998)
- 2006(11062)
- 2005(10084)
- 学科
- 济(66115)
- 经济(66054)
- 业(48759)
- 农(46445)
- 管理(36167)
- 农业(30612)
- 企(26755)
- 企业(26755)
- 方法(23120)
- 中国(21320)
- 数学(21049)
- 数学方法(20871)
- 业经(17192)
- 贸(16492)
- 贸易(16483)
- 易(16277)
- 制(14863)
- 策(14793)
- 财(13480)
- 地方(12381)
- 发(11844)
- 银(11437)
- 银行(11436)
- 及其(11266)
- 行(11156)
- 政策(10382)
- 农业经济(10368)
- 体(10353)
- 融(9919)
- 金融(9918)
- 机构
- 学院(208520)
- 大学(204679)
- 济(104197)
- 经济(102550)
- 管理(81746)
- 研究(78488)
- 理学(69997)
- 理学院(69328)
- 管理学(68628)
- 管理学院(68216)
- 中国(63971)
- 农(49004)
- 财(43743)
- 京(43005)
- 科学(41328)
- 所(38920)
- 农业(37010)
- 中心(35651)
- 研究所(34955)
- 财经(34098)
- 业大(31951)
- 经济学(31751)
- 经(31350)
- 江(30985)
- 经济学院(28574)
- 北京(27598)
- 院(26963)
- 范(26176)
- 师范(26046)
- 经济管理(25579)
- 基金
- 项目(131495)
- 科学(105719)
- 研究(102652)
- 基金(98446)
- 家(84461)
- 国家(83684)
- 科学基金(71612)
- 社会(68954)
- 社会科(65180)
- 社会科学(65168)
- 基金项目(50485)
- 省(48323)
- 教育(44832)
- 自然(42198)
- 编号(42006)
- 自然科(41228)
- 自然科学(41220)
- 自然科学基金(40562)
- 资助(40502)
- 划(40498)
- 成果(34576)
- 部(32031)
- 发(30727)
- 国家社会(29592)
- 重点(29071)
- 农(29060)
- 课题(28316)
- 中国(28010)
- 教育部(27616)
- 性(27416)
- 期刊
- 济(122751)
- 经济(122751)
- 研究(67698)
- 农(54008)
- 中国(44682)
- 农业(36745)
- 财(29883)
- 科学(28697)
- 管理(28296)
- 融(27338)
- 金融(27338)
- 学报(26301)
- 业经(23960)
- 大学(21932)
- 学学(20835)
- 教育(18545)
- 经济研究(18422)
- 业(17845)
- 问题(17472)
- 财经(16965)
- 技术(16634)
- 世界(16422)
- 贸(15137)
- 经(14692)
- 农村(14371)
- 村(14371)
- 农业经济(14241)
- 国际(13976)
- 经济问题(11984)
- 技术经济(11350)
共检索到330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英豪 童晓乐
中国是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自2008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在进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市场时遭受到诸多限制。美欧的设限主要特征是关税逐渐削弱而非关税设限日趋增强;日韩的设限依然表现为以高关税为主。破解美欧日韩等对中国农产品进入设限的策略是积极应对贸易设限,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参与制定WTO贸易规则等,从而确保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持续与稳定。
关键词:
美欧、日韩 农产品 设限 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尹峰 廖进中 周凌
日本、韩国作为农业国际竞争优势较弱的国家,在运用各种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上却表现得异常强硬。由于两国具体国情有别,使得日韩在运用所谓"合规性"贸易壁垒手段对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实行策略性保护时,既有相似之处,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日韩农产品保护政策的异同,试图揭示出可供中国农业发展和保护借鉴的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庞德良 郑琼洁
本文在分析1992-2008年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数据基础上,探求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变化特征,为中日韩三国开展农产品贸易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杨金超
本文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视角下,从我国农产品出口日韩市场的出口总额、出口商品结构和遭遇到的贸易壁垒形式等角度比较研究了日韩两个市场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远大于对韩国的出口,且对日本的出口增长较韩国稳定;我国出口至日本的农产品类别较为集中且稳定,主要为水产品及其制品和蔬菜及其制品;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类别变化大,且比重波动也大;在贸易壁垒上,韩国采用的形式更多,关税税率水平也相对较高,日本则在关税配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用上要求较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应在FTA建设背景下,有意识地推进中日韩统一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程序的建设,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对话。
关键词:
农产品 出口结构 贸易壁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玲 陈雪
美韩FTA于2012年3月正式生效后,韩国作为中美两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该协议的生效势必会促进美国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削弱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文章运用市场占有率和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竞争力的变动,并通过GTAP模型预测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额的变动和国内产量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在水产品、咖啡及茶等、油籽及饲料、肉及水产品制品、蔬菜水果制品及杂项制品上的竞争力已明显下降;美韩双方进口关税会进一步取消,受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和国内产出将全面萎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俊红 孙东升
源于安全不确定性及背后潜伏的巨大商业利益,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从其诞生之日起贸易摩擦云起,政治纷争不断,本文通过对WTO历史上首例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案的产生背景、争论焦点、专家组裁决等调查研究,提出我国必须加强转基因产品风险评估管理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被取消,对于我国经贸界来说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但随之而来的欧美对我设限风波,使纺织服装企业陷入严峻形势。文章从分析纺织品贸易现状和受限影响着手,以浙江省和杭州市为实例,总结出纺织品服装出口中的问题。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同时呼吁每一个WTO成员国都应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关键词:
纺织品出口 贸易摩擦 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泽颖 王济民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法国、荷兰、日本、韩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成熟发达,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但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通过分析4个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共同特点、财政支持政策的主要做法,结合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及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情况,得出财政支持政策需要法律化和高效的管理体制、税收减免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研发、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的发展等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雯 易法海
通过编制出口价格指数与数量指数,本文就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8年间,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15.3%和11.7%,说明对日韩农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但因出口数量指数快速上升,农产品收入贸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对日韩农产品的出口总额不断增加,这种增长为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此外,某些加工程度较高、更能满足进口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如冷冻与调理蔬菜,其出口价格不仅降幅较小,还有稳步上升的可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逢珉 杨金超
文章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框架下,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日、韩两国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是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产品结构效应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增长影响显著,产品竞争力效应促进我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基于此,此研究提出了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在自贸区框架下建立统一的安全标准、检验检疫程序,促进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欧美农产品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进出口政策和政府财政能力等约束之下,长期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欧美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干扰了市场价格的形成,非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没有影响,目标价格有效维护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的使用与农产品供求状况没有必然联系,而最低价格的执行方式由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决定。我国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抬高了市场价格,但其"拖市"功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生产,而目标价格的反周期功能可稳定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知岳 张冬梅
中韩自贸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谈判于2012年5月启动,2014年11月结束实质性谈判,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基本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2015年2月,双方完成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在谈判进程中,农业问题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国银
就目前而言 ,农产品营销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因此 ,依据市场营销管理原理 ,本文从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农产品市场分类与目标市场选择、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农产品市场发展战略与营销组织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农产品 农业产业化 营销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黄春全 王济民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净进口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增长的基础并不牢靠,农产品问题也因此成为双边贸易关系中最敏感的话题。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日、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及其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进口需求效应一直是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力量;出口结构效应是制约中日韩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原因。近年来,出口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向日本和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雪 崔振东
农产品贸易状况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一体化过程中的阻力。本文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和以静态、动态以及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表明中国与日韩之间农产品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日韩间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日、中韩之间的贸易变动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