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5)
2023(9122)
2022(7701)
2021(6938)
2020(5800)
2019(12884)
2018(12508)
2017(23774)
2016(13199)
2015(14379)
2014(14097)
2013(13749)
2012(12740)
2011(11414)
2010(11438)
2009(10822)
2008(10928)
2007(9611)
2006(8540)
2005(7722)
作者
(40230)
(33843)
(33793)
(31768)
(21469)
(16255)
(15050)
(12995)
(12856)
(12006)
(11761)
(11234)
(11124)
(10741)
(10633)
(10306)
(10276)
(10077)
(9831)
(9751)
(8628)
(8373)
(8180)
(7801)
(7631)
(7582)
(7507)
(7418)
(6787)
(6665)
学科
(48412)
经济(48312)
管理(43287)
(39421)
(32858)
企业(32858)
方法(20522)
数学(17765)
数学方法(17573)
(17026)
(14872)
(14027)
中国(12471)
业经(12196)
(11552)
(10708)
贸易(10706)
(10466)
(10333)
财务(10315)
财务管理(10291)
(10266)
企业财务(9807)
(9310)
银行(9265)
农业(9197)
(8954)
金融(8951)
环境(8942)
(8765)
机构
大学(195065)
学院(192048)
(78410)
经济(76932)
管理(71649)
研究(67463)
理学(62580)
理学院(61841)
管理学(60794)
管理学院(60453)
中国(49912)
科学(42585)
(40160)
(39542)
(38537)
(35138)
业大(32946)
研究所(32172)
农业(31520)
财经(30437)
中心(29696)
(28917)
(27664)
经济学(24652)
北京(24540)
(24232)
(23506)
师范(23113)
财经大学(22745)
经济学院(22337)
基金
项目(133669)
科学(105210)
基金(99523)
研究(91448)
(89814)
国家(89112)
科学基金(75104)
社会(60720)
社会科(57585)
社会科学(57571)
基金项目(53176)
(51334)
自然(49902)
自然科(48763)
自然科学(48740)
自然科学基金(47927)
(44430)
教育(41740)
资助(39321)
编号(34187)
重点(30745)
(30005)
(28931)
(28480)
成果(27890)
(27614)
创新(26825)
科研(26200)
计划(26090)
国家社会(26076)
期刊
(84038)
经济(84038)
研究(54212)
学报(38034)
中国(37163)
(35605)
科学(32977)
(30682)
大学(28115)
学学(27021)
管理(25990)
农业(23436)
(17501)
金融(17501)
教育(15982)
财经(15519)
经济研究(13780)
业经(13344)
(13209)
技术(13150)
(12207)
问题(11393)
(11327)
业大(10603)
科技(9850)
(9812)
国际(9184)
农业大学(9140)
世界(8613)
技术经济(8359)
共检索到279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韵  王海滨  朱琳  
美国和欧盟对伊朗的石油制裁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不同。美国对伊石油制裁历时较久,从初级制裁逐步发展为初级、次级制裁相结合。欧盟对伊石油制裁开始较晚,持续时间较短,主要为初级制裁。美欧石油制裁都包括了贸易制裁和金融制裁的内容,对伊朗的石油开发、原油出口以及汽油和设备进口等都带来了重大消极影响。美欧石油制裁的动因有很大不同,欧盟希望通过石油制裁迫使伊朗停止核项目,因此《伊核协议》后,欧盟不再恢复对伊石油制裁。美国制裁的目的是实现伊朗的政权更迭,因此在特朗普上台后又恢复了对伊朗的所有制裁。长期来看,美国对伊朗的战略意图不会改变,伊朗石油业也将继续受到石油制裁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磊  
一、美国1996年伊朗制裁法的立法背景和实施效果(一)立法背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始于卡特政府,1979年德黑兰美国大使馆人质扣押事件发生后,卡特政府迅速对伊朗采取了禁止美国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政府在美资产、禁止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等一系列制裁措施,之后随着被扣押的人质被释放,大部分制裁措施被取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薇  陶士贵  
金融制裁作为外交政策的有效手段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目标国经济影响的具体程度在学术界仍未定论。本文从货币权力非对称视角解释金融制裁对目标国经济的影响,以伊朗为例,利用合成控制法实证评估2011年对伊朗金融制裁的具体经济效果。结果发现:合成控制法通过拟合虚拟伊朗更能准确地评估金融制裁后伊朗经济的损失情况,金融制裁不仅导致伊朗GDP总额和增长率下降,同时加剧伊朗经济的波动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志强   叶如静  
金融制裁属于定向和定位灵活的制裁方式,是经济制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压力外交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美国针对其竞争对手或“敌对国”频繁使用金融制裁手段,以最小化成本实现对制裁对象的精准打击。研究美国金融制裁的方式、效果以及被制裁国的应对举措,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以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金融制裁为案例,围绕制裁特点、反制措施、影响结果三方面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尽管美国对三国金融制裁的范围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烈度不断提高,且已对它们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但美国却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三国在政治立场上对美更趋强硬。有鉴于此,面对美国金融制裁的威胁,我国应综合采取临时性、进攻性、防守性应对策略,稳步增强经济实力,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联合各国构建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制约机制,来维护自身金融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仁真  关蕴珈  
SWIFT作为全球银行业和国际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设立初衷是保持政治中立。然而,受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美国强权威压、欧方利益权衡等因素的影响,SWIFT已成为一种金融制裁工具。俄乌冲突下,美欧等西方经济体第一次真正利用SWIFT制裁俄罗斯,这实质上是对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美欧对俄金融制裁手段的升级和加码,意图将俄罗斯彻底孤立于国际金融体系之外。此项制裁强烈冲击着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会破坏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的公平性、削弱美元自身的信用以及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嬗变。面对美欧可能利用SWIFT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的风险,中国在短期内仍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SWIFT,长期则需要继续推动CIPS建设以及加快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适用性,从而摆脱对SWIFT的依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振容  
当代伊朗智库兴起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在数量上,伊朗智库位列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之首。在类型上,伊朗智库主要分为政府型智库、高校智库和独立智库,这些智库对伊朗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正日益上升,其中政府型智库主导着当代伊朗智库的发展。当前,中伊双方尚未建立起双边智库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因此,加强中国和伊朗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深化中伊战略合作的内涵。本文从伊朗智库的历史生成、现状及其特点、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中伊两国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尚艳丽  魏新强  胡菁菁  
伊朗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气资源国。石油资源量304.4亿吨,占世界资源总量的6%。天然气资源量37.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7.6%。2013年伊朗出口原油7973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2144万吨。目前,伊朗油气行业采取开放的合作政策,但投资环境严峻。一、伊朗回购合同的几次修改1995年,伊朗调整新石油法案,在对外油气合作中推出回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熊李力  刘丹阳  
在乌克兰危机中,美欧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突出体现在油价大幅暴跌、外资大规模撤离、卢布急剧贬值等方面。与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高度依赖截然相反,中国经济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相比俄罗斯,中国不仅对国际资本更具吸引力,而且对外投资规模日趋扩大。除此之外,排除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能源出口因素,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远高于俄罗斯。一旦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危机中遭遇经济制裁,很可能在能源进口、对外投资、出口贸易等几方面受阻。有鉴于此,通过强化能源进口保障、改进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对外投资互利共赢、挖掘国内市场潜能,可以提升中国的反制裁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余斌  
不仅俄乌战争中欧美肆意制裁俄罗斯的行为不支持按照法权来定义产权,政治经济学中的所有权或产权也是不能按照法权来加以定义的。如果因为时代需要而要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产权概念,那么在政治经济学中,我们将所有权定义为对使用价值的占有,将产权定义为对价值的占有。这里定义的产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把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它的含义会因为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所有权(产权)会随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行为的变化而变化。产权丧失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被掠夺,而掠夺也是获取产权的最直接途径。要讲爱国主义,就必须维护爱国者的产权,并使人们认识到要维护现有产权就要维护国家政权。当工人阶级实现解放的时候,资本的产权也就消失了。生产的社会化应当伴随产权的社会化,也就是实现产权的公有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景超  李响  范嘉洵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国家就开始对俄罗斯实施了金融制裁。2021年底以来,危机持续升级。2022年2月26日,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欧盟发布联合声明,称将部分俄罗斯银行逐出SWIFT系统。至此,美欧各国对俄金融制裁达到高潮。在这场金融制裁中,俄罗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又是如何进行应对的,而中国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刘洋  郑伟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指责美国利用乌克兰问题对俄实施孤立政策,美国则指责俄罗斯干涉乌克兰内政,并同其他西方国家一道对俄实施制裁,且制裁措施不断升级。尽管俄罗斯也对美欧的这些定向打击采取了反制裁措施,但来自西方的压力使得俄罗斯国内资本外逃,卢布大幅度贬值,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再加上国际石油价格趋于下降,俄罗斯外汇储备减少,迫使俄罗斯开发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俄罗斯将更为倚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静静  杨兴礼  梁艳桃  
2010年是中伊石油贸易面临重要挑战的一年。中伊石油贸易受到中伊关系、国际竞争、保障程度、石油价格、结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评估中伊石油贸易面临的风险,并拟定应对措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鹏  栾海亮  
伊朗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资源大国,其对外油气合作主要采用回购合同模式。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伊朗回购合同的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充分反映出伊朗对外油气政策的改变,值得研究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熊李力  严展宇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初期,新政权主要通过反美主义的革命路径塑造政治合法性。随着伊斯兰政权执政时间的延长,政治合法性塑造开始由革命路径转向绩效路径。为解除国际制裁与封锁,重振国内经济,伊朗需要改善伊美关系。由于伊以关系并非必然冲突模式,且伊美关系与伊以关系呈非对称因果互动,只要以色列的核心安全利益得到保障,伊美关系的改善前景非但不会受到伊以关系的阻碍,反而会带动伊以关系走向缓和。在此背景下,随着作为伊美关系主要症结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取得历史性突破,伊美关系改善的前景将趋于明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宗帅  穆献中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与日俱增。在页岩气、页岩油等新兴能源尚未大规模勘探开发的背景下,海外石油进口与项目投资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中,伊朗占有重要的地位,2012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2192.24万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俄罗斯,约占全国石油进口的8.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