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2)
2023(6680)
2022(5678)
2021(5291)
2020(4470)
2019(10182)
2018(9879)
2017(18938)
2016(10639)
2015(12071)
2014(12224)
2013(12136)
2012(11540)
2011(10314)
2010(10478)
2009(9985)
2008(10193)
2007(9411)
2006(8299)
2005(7938)
作者
(32206)
(27056)
(26785)
(25506)
(17311)
(12982)
(12292)
(10377)
(10362)
(9731)
(9245)
(9164)
(8950)
(8791)
(8727)
(8318)
(7988)
(7950)
(7934)
(7833)
(6904)
(6611)
(6581)
(6092)
(6081)
(6027)
(5965)
(5961)
(5511)
(5298)
学科
(40614)
经济(40534)
管理(36014)
(31077)
(26811)
企业(26811)
方法(16978)
(15842)
数学(14729)
数学方法(14558)
(14184)
中国(10653)
(10261)
(9624)
(9291)
金融(9289)
(9263)
业经(9217)
(9042)
银行(9014)
(8706)
贸易(8700)
(8583)
(8572)
财务(8552)
财务管理(8533)
(8488)
体制(8345)
企业财务(8134)
(7915)
机构
大学(162370)
学院(157511)
(67843)
经济(66265)
研究(58782)
管理(58659)
理学(49506)
理学院(48890)
管理学(48146)
管理学院(47817)
中国(45528)
(35681)
(35243)
科学(32543)
(30029)
财经(27243)
研究所(26592)
中心(25887)
(25809)
(25067)
(24653)
北京(22720)
业大(22078)
(21699)
经济学(21591)
财经大学(20326)
农业(20195)
(19677)
师范(19443)
经济学院(19236)
基金
项目(100939)
科学(79790)
基金(74811)
研究(73345)
(65721)
国家(65238)
科学基金(55504)
社会(47088)
社会科(44630)
社会科学(44621)
基金项目(38873)
(37205)
自然(36036)
自然科(35185)
自然科学(35175)
自然科学基金(34576)
教育(34510)
(32576)
资助(31179)
编号(28691)
成果(24303)
(24138)
(23748)
重点(23408)
课题(20879)
(20862)
(20752)
教育部(20492)
国家社会(19870)
创新(19746)
期刊
(79620)
经济(79620)
研究(53549)
中国(36894)
(29419)
学报(24578)
管理(23432)
科学(23107)
(22920)
(19929)
金融(19929)
大学(19151)
教育(18392)
学学(18035)
农业(14943)
财经(14850)
(12709)
经济研究(12075)
技术(11866)
业经(11000)
问题(10100)
(9474)
(8990)
国际(8832)
世界(8211)
(8139)
理论(8019)
(7269)
实践(6995)
(6995)
共检索到252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清算机制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在致力推广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集中清算制度。基于不同的原因,美欧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清算的立法和监管制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这些制度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基于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也是美欧各国增强本国金融机构和市场吸引力的需要,更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基于长期利益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结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危机后,强化场外衍生品监管制度成为各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重点,推进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无疑是改革的基石。构建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监管制度,必须首先解决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问题,确定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制度、集中清算的主体范围以及程序来执行适格清算标准。本文总结了危机后美国、欧盟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监管制度发展及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立法实施现状,对完善中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和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伟岸  魏建国  
次贷危机后,OTC衍生品市场的清算方式已成为监管者视野内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央清算制度的核心运作机制,论证了其具有的有效降低OTC市场交易对手风险、改善竞争环境与操作效率、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效应,也讨论了其实施所包含的争议问题,并结合中国OTC衍生品市场现状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次贷危机后,为避免对手方风险,各国及地区加快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引入中央对手方进行中央清算的步伐。目前,国际上对中央清算机制的保证金模式主要有基准模式、实体隔离模式、完全法律隔离模式、有追索权的法律隔离模式、可选择模式五种。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清算应以上海清算所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在结合各品种的具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场内期货交易所的成熟经验,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以实体隔离模式为主的可供选择的保证金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鲍晓晔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场外衍生品市场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交易商的审慎监管。美国《华尔街透明度和问责法案》等法律文件确立了多层次审慎监管框架,并提出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一系列措施。而我国场外衍生品交易商监管存在着立法缺乏统一规则且立法层次较低、市场参与主体分类监管不清晰、偏重于事先市场准入和事中数量管控而限制市场创新等问题。为此,应从统一明确交易商分层监管标准、强化过程监管等方面着手,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发展交叉性综合经营业务,避免从事高风险、高杠杆的复杂衍生品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颜延  彭润中  
信息披露问题是金融工具交易监管的核心问题,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加强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方面的立法,提升市场透明度。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及时掌握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动态,美、欧国家近年来均通过专门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向指定的数据仓库报告具体衍生品交易的资料。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场外衍生品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未臻完备。应当借鉴域外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的备案和报告制度。以卖方作为报告主体,建立统一的报告标准和数据仓库,提高报告频率,规定实时报告义务。同时,为投资者使用报告资料提供便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妍  
G20宣言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G20)2009年在匹兹堡发表宣言,要求所有场外衍生品交易合约必须向交易数据库(Trade Repository,TR)报告,所有标准合约必须根据情况通过交易所或电子交易平台交易,以及必须通过中央对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CCP)进行集中清算,非集中清算的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小川  
次贷危机后,欧盟高度重视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规则重建:一方面积极落实国际承诺并推动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及时完善自身规则,如制定《欧洲市场基础设施条例》和修改《金融工具市场指令》。这两部法规主要涉及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对手方、交易数据库、风险管理以及交易平台等内容。在落实和执行国际和经济体自身规则方面,欧盟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这既有欧盟自身市场发展的问题,也与国际标准更新快、跨境监管问题复杂等因素有关。本文介绍分析了欧盟场外衍生品监管规则的法律渊源、制度发展和落实情况,指出其未来亟待完善的内容;同时也指出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借鉴的内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远  冉鹏  
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或称OTC市场,泛指期货交易所之外从事商品远期、商品互换、商品期权等衍生品交易,交易标的有贵金属和基础金属、原油和其他石油产品、天然气、海运费、天气指数等。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差别主要在于多为非标准化合约,用以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主要采用协议转让等交易方式。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课题组  陈小云  
从整体来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合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通用的,一些国际性行业组织,如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应运而生,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化协议范本,以降低场外衍生产品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其中ISDA发布的一系列标准文件范本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晴  
所谓衍生性,是较基础性而言,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衍生的无限性扩张。当金融创新的链条过于冗长时,每一个节点的断裂都会成为整个系统发生瘫痪的随机概率。以本轮金融危机为例,假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最原始的基础性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派生出的次级抵押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