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
2023(1523)
2022(1315)
2021(1307)
2020(912)
2019(2199)
2018(1924)
2017(3512)
2016(2134)
2015(2415)
2014(2440)
2013(2106)
2012(2030)
2011(1820)
2010(1802)
2009(1480)
2008(1407)
2007(1091)
2006(899)
2005(837)
作者
(4880)
(4061)
(3850)
(3847)
(2573)
(1892)
(1752)
(1569)
(1551)
(1417)
(1378)
(1293)
(1285)
(1264)
(1245)
(1232)
(1223)
(1200)
(1165)
(1145)
(1089)
(984)
(982)
(947)
(931)
(917)
(916)
(904)
(810)
(799)
学科
(6419)
经济(6408)
(5288)
管理(5149)
(4498)
企业(4498)
(2828)
方法(2793)
教学(2683)
数学(2500)
数学方法(2434)
理论(2170)
(2006)
财务(2006)
财务管理(1999)
企业财务(1970)
中国(1886)
学法(1680)
教学法(1680)
(1674)
教育(1583)
业经(1578)
学理(1457)
学理论(1457)
(1430)
金融(1430)
(1422)
农业(1243)
(1196)
银行(1196)
机构
学院(26692)
大学(25732)
(10369)
经济(10186)
研究(9479)
管理(8928)
理学(7908)
理学院(7810)
管理学(7674)
管理学院(7622)
中国(6612)
(5605)
(5275)
(4984)
师范(4955)
(4697)
科学(4672)
财经(4455)
研究所(4228)
中心(4227)
教育(4201)
(4200)
师范大学(4109)
职业(3824)
技术(3736)
(3701)
财经大学(3485)
北京(3409)
(3380)
经济学(3334)
基金
项目(17988)
研究(15256)
科学(14327)
基金(12625)
(10794)
国家(10679)
科学基金(9427)
社会(9048)
社会科(8583)
社会科学(8581)
教育(8552)
(6669)
编号(6579)
基金项目(6555)
(5792)
自然(5618)
成果(5502)
自然科(5493)
自然科学(5491)
自然科学基金(5422)
资助(5128)
课题(4996)
(4675)
(4376)
重点(4362)
教育部(4317)
(4121)
大学(4014)
(3999)
国家社会(3903)
期刊
(10513)
经济(10513)
研究(8852)
教育(8673)
中国(5992)
(4447)
管理(3763)
技术(3303)
职业(2931)
(2750)
学报(2704)
(2609)
金融(2609)
大学(2480)
科学(2447)
财经(2344)
农业(2153)
学学(2153)
技术教育(2145)
职业技术(2145)
职业技术教育(2145)
世界(2086)
(2046)
经济研究(1760)
(1563)
论坛(1563)
(1505)
国际(1406)
(1374)
财会(1219)
共检索到3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初熹  
自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全国各地陆续进入芙术新课程实验。五年以来,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美术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各方面都得以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取得美术学科、学生发展以及美术对社会的贡献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的整体格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凌飚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目前在评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归纳,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以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以及对新课程与教材本身的评价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作者还就高考的改革问题、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评价的功利与诚信等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静  田晶  
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他们对新课程的感受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课程实施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那么,学生眼中的新课程是什么样子,他们对新课程有哪些感受?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重庆、辽宁、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北7个省市实验区的学生进行了调研。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小学生有效问卷1192份,中学生有效问卷1088份。本文是对问卷结果的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华勇  龚润泽  
在实施新课改中,怎样构建新课程学校文化无疑是一个现实的值得探讨的课题。课改实验两年多,我校在营造立体的新课程学校文化方面,创出了一条新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美颖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万荣根  周志峰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我国现行作业具有布置数量过多、划一性、无趣味性、教师批改作业缺乏人文关怀的弊端并提出了改革的走向 :作业布置从关注“量”向重视“质”的转变 ,作业应走向生活化、个性化 ,作业批改应具有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我国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课程和教学的管理、实施、评价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师应以怎样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来回应和适应改革等 ,这些关乎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实施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为出发点 ,帮助教师提高认识 ,以积极的心态抓住机遇 ,形成自主的、持续的专业成长意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构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其次是更新各种教育理念;再次是牢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将各个观念落实到位。在新课改中,教师还应时常在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管理方式等方面反思、检验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课程改革的攻坚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建芳  
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如何改变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供其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空间,对学生而言,当前还缺少一个这样的学习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焕立  
新课程和新的培养目标,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挑战,教师的教学行为应相应发生转变,由重传授到重发展;由统一规格教育到差异教育;由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到综合信息交流;由居高临下到平等融洽;由教学模式化到教学个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丽华  
说课包括课外说课和课内说课。课内说课是指教师在新学期第一次课面向授课学生讲解课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课程作用、学习方法与要求等由不知到初步认知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不足、教师准备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速战速决的。新课程改革所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方法的实现,以及可能带来的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与新范式的形成,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路径在于明确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视野、立场与逻辑,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和建立“研究与发展”型教师队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的(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教师角色转型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新课程倡导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向"创生取向"的转变,蕴含了教师形象从"忠实执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角色是对课程与教师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教师价值的重新发现。那种认为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型是"把改革的成败推加在教师身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