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9)
2023(8873)
2022(7437)
2021(6985)
2020(5802)
2019(13087)
2018(12725)
2017(23819)
2016(12956)
2015(14779)
2014(14682)
2013(14604)
2012(13754)
2011(12644)
2010(12554)
2009(12013)
2008(11851)
2007(10427)
2006(9294)
2005(8815)
作者
(36044)
(30364)
(30231)
(28816)
(19279)
(14422)
(13649)
(11624)
(11552)
(10715)
(10526)
(10082)
(9856)
(9844)
(9779)
(9448)
(9116)
(8811)
(8793)
(8494)
(7691)
(7237)
(7155)
(6865)
(6821)
(6767)
(6755)
(6541)
(6046)
(5907)
学科
(56736)
经济(56646)
管理(40455)
(35349)
(29459)
企业(29459)
方法(21313)
中国(18853)
数学(18737)
数学方法(18561)
(16596)
(15747)
(14317)
(13187)
贸易(13176)
(12942)
(12411)
业经(12218)
(10732)
银行(10721)
(10371)
(10015)
金融(10012)
环境(9410)
体制(9361)
(9321)
农业(8818)
(8700)
(8638)
地方(8619)
机构
大学(191222)
学院(186978)
(88930)
经济(87401)
研究(72470)
管理(68594)
理学(58254)
理学院(57576)
管理学(56903)
管理学院(56525)
中国(56523)
(42091)
(41110)
科学(38547)
(35664)
财经(32645)
研究所(31998)
中心(31312)
(29923)
经济学(29157)
(28108)
(27545)
北京(26532)
(26098)
经济学院(26087)
财经大学(24414)
(23837)
师范(23634)
业大(23338)
农业(21656)
基金
项目(121188)
科学(97381)
基金(91714)
研究(91375)
(79838)
国家(79244)
科学基金(67512)
社会(61918)
社会科(58799)
社会科学(58788)
基金项目(47074)
(42781)
教育(42030)
自然(40692)
自然科(39758)
自然科学(39747)
自然科学基金(39101)
(37530)
资助(37394)
编号(34646)
成果(30334)
(29664)
(28796)
重点(28006)
国家社会(27450)
中国(26396)
教育部(26149)
(25973)
(25370)
课题(25090)
期刊
(99532)
经济(99532)
研究(62532)
中国(42908)
(33139)
管理(28386)
(26801)
学报(26678)
科学(26629)
大学(21203)
(20639)
金融(20639)
教育(20456)
学学(19826)
农业(17760)
财经(17425)
经济研究(16385)
(15146)
技术(15073)
(14019)
问题(13413)
国际(13311)
业经(12949)
世界(12495)
(10459)
技术经济(8734)
(8694)
论坛(8694)
(8383)
经济问题(8150)
共检索到29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冷战结束后,美日韩三边合作针对的主要对象一直是“朝核威胁”。然而,拜登入主白宫后,三边合作开始出现“牵制中国”的转向,即主要目标从应对“朝核威胁”向应对“中国挑战”发生转移:三国干预中国台湾和南海问题的态度逐渐公开化,组建针对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同盟的意愿日益提升,在“Quad+”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的态势增强,三国各自出台的“印太战略”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合流”。三边合作之所以会转向“牵制中国”,美国外交议程重设和战略手段调整固然是主要驱动力,但日韩国内政治变化也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在拜登政府不断充实其“印太战略”的背景下,美日韩三方联合“牵制中国”的态势可能继续维持甚至有所强化,但鉴于韩国内部共识不足、日韩关系短板依旧、半岛局势恶化倒退和“印太经济框架”内容华而不实等因素的制约,三边合作要彻底向“牵制中国”方向调整不会成功。因此,中国应以沟通为核心要义,减少美国对华战略误判,凝聚和改善中日韩关系,走出一条与美日韩三边合作兼容的共存之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季剑军  
在制度开放方面,以美日韩三国为代表的经济体一直走在前列,这些国家积极推进高标准贸易投资协定的签署,在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构建中更加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竞争中立、数字贸易等新议题。中国是开放速度最快、开放领域最广、开放政策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在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主动推动制度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在未来推动制度开放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比较主要经济体制度开放演进历程,借鉴主要经济体制度开放进程采取的经验做法,有助于中国从国内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在自贸试验区进行探索试验,做好风险测试和压力测试,奠定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闫屹  程晓娜  
本文简单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并对这三个国家的助学贷款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助学贷款体系里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静  
本文主要从R&D资金投入、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企业间关系和交流、市场结构、其 他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等)的作用等5个角度来对美、日、韩三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 ,探讨了欧美日韩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决定。分析结果表明 ,欧美日在华制造业投资区位主要受市场规模大小和集聚经济效果的影响 ,并具有向高工资地区集中的趋向 ;而韩国在华投资的分布则主要决定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文化联系。从省级地域单元来看 ,地区平均税负水平的高低对外商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永琦  张宇璇  
本文构建了中国对他国的进口非竞争投入产出表,提出了最终需求对不同行业进口诱发效应的测度方法,考察了中国最终需求对从美国、日本、韩国(以下简称美日韩三国)进口诱发效应的不同作用和行业分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存货增加与贵重物品净值以及固定资本形成对从美日韩三国进口的诱发效应相对更强;家庭最终消费和政府最终消费对从美国进口的诱发效应最大,对从日本进口的诱发效应最小;固定资本形成、出口、存货增加与贵重物品净值对从韩国进口的诱发效应最大,对从美国进口的诱发效应的最小;最终需求对从美日韩三国56个进口行业所产生的进口诱发效应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产品制造行业等少数几个行业上。相对来说,中国最终需求对从美国进口的诱发能力较强的行业比较多元化,而对从日本进口的诱发能力较强的行业全部集中在制造业。因此,要充分分析和利用最终需求对从不同国家进口的诱发效应,实现中国进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华川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最大特征是相互间矛盾冲突与利益并存 ,竞争与合作同在。从影响中俄印三边关系的内外因素来看 ,不论是现实或是可预见的将来 ,三国都不大可能结成针对美国的战略三角 ,但三国建成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协调与协作的三边合作关系则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中国应选择积极参与中俄印三边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红  
一、引言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先后进行了13轮正式谈判和数次非正式磋商,于2012年3月21日达成协定,并于2012年5月13日正式签署。三国政府均认为该投资协定的签署对促进相互之间的投资和各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对强化三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多数媒体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三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必定促进三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并促进三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事实上,上述观点要获得支撑还需要明确两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超  吴君民  
本文通过对美、日、韩三国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美、日、韩三国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异同与效应,进一步分析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为适时推出我国的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制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朴光姬  
互利因素 二战以来至90年代中期,在亚太地区中,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曾一度被誉为“东亚奇迹”。关于东亚经济的崛起、特别是其工业的迅速发展,存在着各种解释,但总起来看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香港、韩国和日本经济之间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日本属于经济发达国家,香港与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而中国则是一个资源与市场大国,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依赖与互补关系。自80年代以来,中国、香港地区、韩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丽丽  
文章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以来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根源在于我国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完善的担保体系。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美日韩三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机制,总结并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仇朝兵  
TPP协定对中、美、日、韩关系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由于四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深,TPP协定能够在经贸领域及政治安全领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重要但有限的。各方需要转变观念,从积极角度审视TPP协定的潜在影响:中日韩三国需要升级经贸合作水平,加强贸易规则与制度建设,推动经济深度一体化;中美需要加快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并拓展和深化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地区和全球大国,对塑造东北亚地区未来和平、稳定、繁荣负有重要责任。四国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的合作,有助于化解TPP协定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晏莹  龙方  
本研究以美国、日本、韩国3国为研究对象,从配置目标、配置制度和配置模式3个方面对国外粮食安全保障资源国际配置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科学分析及综合评价。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和障碍,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资源国际配置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旨在保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慧  郑舒婷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证明,美国、日本、韩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比较符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在总结美日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财政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金俊平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日本、韩国等开始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尽管美日韩居民用电阶梯电价的用电量档次及其价格不同,但都遵循多用电者多付费的定价原则,在促进节约用电的同时,保障了低收入居民生活。我国应借鉴美日韩实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的做法,发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引导居民家庭节约用电、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低收入居民生活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