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7)
2023(8207)
2022(6933)
2021(6414)
2020(5440)
2019(12206)
2018(12340)
2017(23428)
2016(13034)
2015(14729)
2014(15101)
2013(14355)
2012(13394)
2011(11984)
2010(12230)
2009(11598)
2008(11750)
2007(10888)
2006(9602)
2005(9130)
作者
(37033)
(30637)
(30414)
(29279)
(19627)
(14511)
(14140)
(11713)
(11655)
(11143)
(10603)
(10540)
(10036)
(9950)
(9847)
(9447)
(9158)
(9010)
(8798)
(8784)
(7853)
(7595)
(7400)
(7129)
(7053)
(6961)
(6871)
(6837)
(6255)
(6152)
学科
(41550)
经济(41449)
管理(40351)
(34525)
(30074)
企业(30074)
(23941)
(21390)
银行(21245)
(19919)
(16045)
方法(15171)
(14689)
金融(14682)
(13784)
中国(13305)
(13266)
制度(13264)
数学(12336)
数学方法(12173)
(11360)
业经(11013)
体制(10865)
业务(10506)
(9934)
(9641)
财务(9608)
财务管理(9576)
银行制(9114)
企业财务(9106)
机构
大学(179522)
学院(176879)
(70221)
经济(68407)
管理(64307)
研究(61848)
中国(55786)
理学(53186)
理学院(52570)
管理学(51769)
管理学院(51411)
(40596)
(38901)
科学(34931)
(31450)
(30574)
财经(30369)
中心(29935)
(29756)
研究所(27945)
(27391)
(25134)
北京(24705)
农业(24165)
业大(24049)
银行(24040)
(23540)
财经大学(22632)
(22629)
(22448)
基金
项目(111719)
科学(87276)
研究(84457)
基金(80216)
(69421)
国家(68842)
科学基金(58347)
社会(52975)
社会科(50057)
社会科学(50049)
(42989)
基金项目(41448)
教育(39620)
(36615)
自然(36090)
自然科(35231)
自然科学(35222)
编号(34616)
自然科学基金(34613)
资助(33043)
成果(30773)
(26545)
(25822)
重点(25500)
课题(25030)
(23359)
(23194)
(22929)
教育部(22282)
国家社会(21987)
期刊
(81432)
经济(81432)
研究(59673)
中国(43283)
(35485)
金融(35485)
(34043)
(28699)
学报(27568)
管理(25638)
科学(24095)
教育(23235)
大学(21558)
学学(20197)
农业(17499)
财经(16007)
技术(14227)
(13549)
经济研究(12232)
业经(11952)
问题(10312)
理论(9637)
(9232)
国际(8748)
实践(8684)
(8684)
财会(8646)
(8593)
(8585)
论坛(8585)
共检索到293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羡、日等国对其银行监管体制进行调整或改革,以适应金融一体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银监会的成立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为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专业化水平及权威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在对美日银行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角伞型网状”监管模式的设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洁  
美国和日本均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近期日本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大幅滑坡,同时也暴露出日本银行体制的诸多弊端,因此日本已决定对其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体制进行改革;与之相比,美国经济则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而近期美国银行的强强联合,更稳固了其在世界上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香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经济萧条,而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一些相似的情况。文章从两国的银行体制的发展出发,对两种银行体制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种体制在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牟益斌  
加拿大的银行监管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牟益斌一、加拿大的银行监管加拿大政府参与银行监管的部门主要有四个。(一)财政部,批准设立银行的最终签署者是财政部长,而且金融机构监督总局也隶属财政部,所以财政部对银行机构审批、规划银行的业务范围具有间接管理职责。(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静  曹家和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银行体系实行双线多重的伞形监管模式,这种模式曾被认为是高效、完善、成熟的监管体制,但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却暴露出该种银行监管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漏洞。2009年,美国政府总结教训,提出了一套对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方案,其中针对银行监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对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促进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松威  王喆  
该文梳理了瑞士、美国、新加坡、香港地区的私人银行监管体系,并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状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私人银行监管模式、监管机构的设置应当与国家治理体系保持一致;监管机构的行政权力应当界定清晰,保持监管的适度性;有效监管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主动性;监管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调整之中。文章最后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扬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一直都是各国关注的问题,各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准入、风险管理、业务限制、所有权管理以及监管方式等。我们可以从这些经验中得到很多启发与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立明  
中韩两国在对外资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既有很多相似处,监管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比较研究的启示是:设立专门的外资银行监管机构,修订、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规,重视对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监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聪  段新玉  
资本项目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和必然结果,而资本自由流动会对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本文在比较银行国际监管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外资银行准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毅坤  黄晓艳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国际银行卡产业监管的共性规律和个性安排,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监管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国际银行卡产业监管框架及监管要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监管政策的演变趋势均体现为对市场准入等管制的放松和对风险监管的加强。这启示我们,要站在全球视角,按照前瞻性、系统性、国情性原则,出台监管政策,建立监管目标、主体、对象、内容均明确的银行卡产业监管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锦  马明光  
本文从社会诚信基础、监管信息系统、监管重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根据国情构建中国特色有效银行监管框架,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存  
80年代后半期,美日银行业相继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盈利剧减、倒闭和兼并大量增加。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在1985年后开始下降,税后净收入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由1981年的0.76%降为1990年的0.5%,税后净收入占其资本总额的比例由1981年的13.09%降为1990年的7.77%。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银行倒闭增加,1985年末美国商业银行数为13898家,1990年末为11992家,5年间净减少1906家。与美国相似,到1990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晶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功能,高杠杆率使该体系蕴含巨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失效,监管体制落后等不足。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美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有序清算和破产、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监管改革,这些对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