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7)
- 2023(11702)
- 2022(9947)
- 2021(9073)
- 2020(7568)
- 2019(16999)
- 2018(16927)
- 2017(32669)
- 2016(17937)
- 2015(20156)
- 2014(20518)
- 2013(19810)
- 2012(18581)
- 2011(16849)
- 2010(17302)
- 2009(16269)
- 2008(16221)
- 2007(14850)
- 2006(13215)
- 2005(12236)
- 学科
- 济(70534)
- 经济(70429)
- 管理(54856)
- 业(49528)
- 企(41254)
- 企业(41254)
- 方法(24407)
- 贸(22366)
- 贸易(22355)
- 易(21690)
- 农(21036)
- 财(20246)
- 制(20027)
- 数学(19983)
- 数学方法(19695)
- 中国(19601)
- 业经(17878)
- 地方(17125)
- 体(14407)
- 银(13668)
- 银行(13643)
- 融(13293)
- 金融(13286)
- 学(13220)
- 行(13161)
- 农业(12684)
- 策(12398)
- 产业(12124)
- 理论(12010)
- 技术(11897)
- 机构
- 学院(255693)
- 大学(253077)
- 济(111011)
- 经济(108622)
- 管理(95258)
- 研究(88915)
- 理学(80492)
- 理学院(79649)
- 管理学(78465)
- 管理学院(77965)
- 中国(68141)
- 财(54931)
- 京(53140)
- 科学(49621)
- 所(44283)
- 财经(41548)
- 江(41367)
- 中心(40487)
- 研究所(39356)
- 农(39171)
- 经(37326)
- 经济学(34120)
- 业大(33682)
- 北京(33561)
- 范(33327)
- 师范(32989)
- 院(32637)
- 州(32229)
- 经济学院(30702)
- 农业(30581)
- 基金
- 项目(161992)
- 科学(127647)
- 研究(125549)
- 基金(115227)
- 家(98360)
- 国家(97535)
- 科学基金(83191)
- 社会(79790)
- 社会科(75718)
- 社会科学(75709)
- 省(64355)
- 基金项目(59271)
- 教育(57565)
- 划(53279)
- 编号(52266)
- 自然(49904)
- 自然科(48679)
- 自然科学(48668)
- 自然科学基金(47794)
- 资助(47472)
- 成果(44734)
- 课题(37754)
- 发(36943)
- 重点(36778)
- 部(36715)
- 制(35652)
- 创(34337)
- 性(33032)
- 国家社会(32677)
- 创新(32161)
- 期刊
- 济(129978)
- 经济(129978)
- 研究(81982)
- 中国(56069)
- 财(42459)
- 管理(37869)
- 农(37640)
- 学报(34090)
- 教育(32064)
- 科学(31928)
- 融(28039)
- 金融(28039)
- 大学(27140)
- 农业(25533)
- 学学(25415)
- 技术(22330)
- 业经(22312)
- 经济研究(21385)
- 财经(20557)
- 贸(19364)
- 问题(18068)
- 经(17859)
- 国际(17324)
- 世界(13612)
- 业(13098)
- 商业(12255)
- 坛(11999)
- 论坛(11999)
- 现代(11995)
- 技术经济(11602)
共检索到405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形成了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自上而下的变迁为变迁强度类型、以从WTO法律体制进行制度移植为主要制度变迁方式、以渐进式(例如逐渐开放的政策)为制度变迁进度类型为特征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问题上形成外因引致的制度变迁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内因引致的制度变迁为一体的制度变迁体制。本文从目前中国有关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体制性问题入手,并借鉴美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体制的经验,提出中国有必要建立起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体制,并从机构设置和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学义
传统意义上将产业政策认为是一国内部的经济管理政策。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时也越来越受到WTO贸易规则的约束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影响。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发挥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推动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相协调,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党的十八大政府报告在开放型经济部分中明确指出,要"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位贸易大国,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未来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任务极为艰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贸易强国和经济强国的进程,强化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领域的实践越发完善,但在某些行业也存在政策实施效果与政策目标背离的现象。本文以聚氯乙烯产业发展历程为例,分析聚氯乙烯产业在经历不同政策背景后所涌现出的各种问题。本文观点:要想最大程度的惠及各类产业的发展,政府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需要更加充分地协调。
关键词:
贸易政策 产业政策 政策协调 聚氯乙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燕 张波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日益走向制度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逐步走向法制化、影响力日趋国际化,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继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推动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制定与国际贸易规则相协调,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博弈,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涉华制度性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国内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WTO规则对我国国内产业政策制定的约束,最后提出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制定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贸易政策 协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伟
2003年8月,我国原外经贸部最终裁定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铜版纸征收4%-71%不等的反倾销关税,执行期5年。然而短短三年后,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06年10月31日,美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威
本文以日本贸易与环境政策的国内、国际协调机制为出发点,分别探讨了日本的循环经济战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管理贸易体制,主办亚太环境会议和贸易与环境国际协调的构建主义目标、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等问题,及其对中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 贸易与环境 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郎贵飞
在许多国家,汽车产业都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拉动效应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占世界汽车产量前三位的美、日、德三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汽车产业政策 美国 日本 德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达 朱文晖
国际经济协调是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为维持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的经济协调大大加强。这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仅想就国际经济协调的一个具体领域——贸易政策协调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建良
在开放经济下 ,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 ,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实施难度与外汇市场干预风险加大 ,政府出口津贴的财政负担加重 ,对外贸易摩擦凸显等。为此 ,应加大人民币汇率体制市场化改革力度 ,重新调整贸易政策和贸易发展战略 ,建立新的汇率体制与贸易政策协调机制 ,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和减少对外贸易摩擦。
关键词:
开放经济 汇率体制 贸易政策 协调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海平
作为国内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竞争政策已经引起世人瞩目。特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传统的边境贸易壁垒大大削弱,于是非边境性壁垒的影响凸现出来,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趋势也使得对市场准入的限制性变得日益显著。同时,竞争政策的影响已经延伸至国境之外,对国际经济活动以及国际竞争格局的演变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其范畴也在不断扩大,正逐渐将原先的贸易政策纳入其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济光
中国粮食问题:国内贸易政策协调与流通体制改革王济光(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作为一个在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具有明显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中国在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中一直被周期性的粮食问题所困扰着。中国的粮食问题,既是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本推动力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超
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反倾销法和竞争政策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诸多冲突之处。国际社会对二者的协调提出三种方案,其中,以在《反倾销协议》中引入竞争政策的改良方案比较切合目前实际。但长远看,还是需要在WTO内建立一个协调各国竞争政策的法律框架和机制。当然,这最终取决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各国实力的彼此角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恩专
各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的改革深受各种制度变量的制约。在不同的国家,人们对改革的政治态度与政府实施改革的行政能力的组合状况总是互有差异。因此,尽管改革的理想目标是要消除各种限制性规定及那些可能导致贸易扭曲的差别性投资措施,但在计划和进程上各国却不能也不应强求一致。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导向的贸易与投资政策的改革中,既要强强调加快适应国际规范调整的步伐,更要注意谋求全社会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加强行政体制改革,以减少改革的政治和组织障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戴建中
国际服务贸易的有关政策协调体系戴建中(南京大学)国际社会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某些领域(如海运业、知识产权等)的政策协调早在18—19世纪就已经出现。在二次大战后,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关于国际眼务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