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0)
- 2023(7325)
- 2022(6423)
- 2021(5635)
- 2020(5049)
- 2019(11706)
- 2018(11565)
- 2017(22984)
- 2016(12529)
- 2015(14438)
- 2014(14872)
- 2013(15129)
- 2012(14662)
- 2011(13598)
- 2010(13954)
- 2009(13176)
- 2008(13109)
- 2007(12134)
- 2006(10749)
- 2005(9877)
- 学科
- 济(79586)
- 经济(79527)
- 管理(32938)
- 方法(30719)
- 业(30346)
- 数学(27569)
- 数学方法(27380)
- 企(23395)
- 企业(23395)
- 地方(18889)
- 中国(15603)
- 农(15502)
- 学(15099)
- 财(13792)
- 地方经济(13086)
- 业经(12922)
- 贸(11613)
- 贸易(11610)
- 易(11173)
- 制(10737)
- 农业(10420)
- 和(9869)
- 融(9797)
- 金融(9795)
- 环境(9496)
- 银(8956)
- 银行(8933)
- 行(8548)
- 经济学(8238)
- 体(8020)
- 机构
- 大学(200028)
- 学院(198117)
- 济(95600)
- 经济(93813)
- 管理(72553)
- 研究(72070)
- 理学(61829)
- 理学院(61089)
- 管理学(60142)
- 管理学院(59756)
- 中国(53582)
- 科学(42470)
- 京(41711)
- 财(40748)
- 所(38028)
- 研究所(34448)
- 农(33762)
- 财经(32681)
- 中心(32142)
- 经济学(31442)
- 江(30266)
- 经(29371)
- 业大(28413)
- 经济学院(28237)
- 北京(26713)
- 农业(26688)
- 范(25419)
- 师范(25179)
- 院(24595)
- 财经大学(23911)
- 基金
- 项目(122821)
- 科学(95472)
- 研究(89188)
- 基金(88609)
- 家(76736)
- 国家(76134)
- 科学基金(63870)
- 社会(57685)
- 社会科(54686)
- 社会科学(54668)
- 省(47441)
- 基金项目(46531)
- 教育(40485)
- 划(39816)
- 自然(39497)
- 自然科(38531)
- 自然科学(38517)
- 自然科学基金(37827)
- 资助(37644)
- 编号(35731)
- 成果(29754)
- 发(28177)
- 部(28087)
- 重点(27926)
- 课题(24728)
- 创(24640)
- 国家社会(24005)
- 教育部(23995)
- 科研(23562)
- 大学(23255)
共检索到300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雅玲
1995年美元兑日元汇率剧烈动荡,从年初的1:100.67猛跌至4月19日的1:79.75,创下二战以来美元汇率的最低点,跌幅达20%;1996年美元兑日元却一路上扬,从年初的1:103.40上升到4月15日的1:108.60,创下26个月来的美元汇率最高点,升幅为10.5%。正值此时,西方七国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举行会议,评述当前市场状况时,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美元汇率步入回升轨道的走势较为合理,并希望各方继续加强合作,维护市场的价格平稳。 近年来外汇市场两种主要货币间的大幅波动,是与双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因为通常汇率的基本决定因素在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扬
世界经济综合实力前两名的美国和日本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同时出现经济不景气,然而刚刚进入新世纪这两个国家就都进入了经济衰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对其他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考察美、日两国经济衰退的原困和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安礼伟
美日作为两大经济强国,其经济发展的态势在20世纪90年代截然不同。本文首先对两国经济在90年代的表现作了客观的描述和对比,然后从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经济体制、金融和经济全球化等四个角度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以期能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美日经济 比较 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建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美日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比较研究,阐述了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然后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协整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永秀
“假日经济”形成和产生既有其直接原因,又有深层原因;“假日 经济”包括双休日经济、节日经济、大节日经济三个层次,“假日经济”具有五个 方面的特征。“假日经济”在我国刚露头角,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但其发展中存在 五个制约因素,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假日经济”,促其发展。
关键词:
假日经济 原因 特征 趋势 培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泽瑞
PECC对1996年美日经济的预测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杨泽瑞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是包括环太22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推动太平洋地区合作的国际组织。PECC下属的太平洋经济展望专题组(PEO)近年来以其准确的对太平洋各国和地区经济的预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雪洁
This article holds the particularty that in world economy the U. S. and Japan are both the powerful economic nations, and, the members of APEC has made their relationship in APEC more noticible. Though the benefit consideration was not umanimous, corpo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as still the keynote of...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喻开志 董文赜 陈翔
汇率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9月数据,在IS-LM-BP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FAVAR计量模型,分析了美元、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元、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相似,但经济发展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影响更大。美元或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短期内我国经济将发生如下变化:消费者信心指数增大、CPI上涨、国际资本流动交错变化、利率上升、房地产投资减少、净出口增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进
宏观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源于19世纪各方面的数量经济研究,在某种更窄的意义上讲,本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计量学会和考尔斯经济研究委员会的合并才标志着该学科大踏步发展的开始。而世界范围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其渊源可追溯到策动者Jacob Marchak,他于1943-1944年间在考尔斯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研究队伍。从那时起,发展到今天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建模与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丁跃进
战后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美国。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的发展似乎突然停止了,而美国经济却持续快速增长,且持续增长时间之长为美国历史上所仅见。是什么原因导致美日两国在经济增长上自90年代以来出现巨大的反差?通过美日两国在创新系统、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寻找出美日两国90年代经济增长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体制创新 信息产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理 汪韧 陈璐
莱斯特·瑟罗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 ,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与经济学教授。他研究的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公共财政、收入分配、世界经济与管理学 ,著述颇丰。他1996年撰写的《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 ,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已被译成中文出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施锦芳 吴学艳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EKC曲线为基础,收集整理了1984—2014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以及1960—2014年日本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存在拐点;日本的EKC曲线呈"N"型,存在拐点。最后,通过研究日本1960—2014年的EKC曲线,预测中国EKC曲线的未来走势,发现中国的碳排放有上升趋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施锦芳 吴学艳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EKC曲线为基础,收集整理了1984—2014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以及1960—2014年日本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存在拐点;日本的EKC曲线呈"N"型,存在拐点。最后,通过研究日本1960—2014年的EKC曲线,预测中国EKC曲线的未来走势,发现中国的碳排放有上升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丽娟 方栓喜
中日两国同是人口大国,同为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样经历过较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日本形成了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而中国到目前中产阶层只占人口总数的23%左右,远低于1975年日本工业化中后期的77%。这一现象来自于两国服务发展、教育、人口城市化、社会保障、税制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中产阶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归泳涛
在对华“脱钩”政策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开始推进“集体韧性”战略,即纠集所谓的志同道合国家构筑排除中国的技术联盟和供应链联盟。日本在这一新的联盟网络中处于关键地位。美日两国在出口管制、外资审查、半导体制造、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贸易规则等一系列经济安全政策领域启动了双边及多边合作,迈出了走向经济安全同盟的步伐。但美国的政策服务于本国优先的国内政治和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与日本等盟友的立场存在分歧。日本则试图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在安全与经济之间保持平衡。面对经济安全政策、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这三股相互竞争的潮流,美日两国都提升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有可能形成“联手制华”的格局。对此,中国应坚持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方向,在加强自身竞争力和韧性的同时,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