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2)
- 2023(4354)
- 2022(3787)
- 2021(3621)
- 2020(2764)
- 2019(6285)
- 2018(6130)
- 2017(12186)
- 2016(6697)
- 2015(7261)
- 2014(7405)
- 2013(7330)
- 2012(7092)
- 2011(6577)
- 2010(6879)
- 2009(6378)
- 2008(6306)
- 2007(5757)
- 2006(5288)
- 2005(5006)
- 学科
- 济(24344)
- 经济(24319)
- 管理(20061)
- 业(18547)
- 企(15323)
- 企业(15323)
- 方法(8614)
- 中国(8136)
- 农(7957)
- 财(7897)
- 策(7824)
- 数学(7171)
- 数学方法(7016)
- 制(6019)
- 贸(5901)
- 贸易(5898)
- 易(5774)
- 业经(5588)
- 银(5578)
- 银行(5577)
- 及其(5449)
- 行(5383)
- 政策(5340)
- 理论(5146)
- 融(5062)
- 金融(5062)
- 农业(4936)
- 学(4882)
- 地方(4691)
- 方针(4682)
- 机构
- 学院(93958)
- 大学(93622)
- 济(42339)
- 经济(41333)
- 管理(36430)
- 研究(33516)
- 理学(30476)
- 理学院(30169)
- 管理学(29743)
- 管理学院(29556)
- 中国(28345)
- 财(22026)
- 京(19331)
- 科学(17296)
- 所(16595)
- 财经(16325)
- 中心(15763)
- 江(15067)
- 经(14833)
- 研究所(14610)
- 范(13071)
- 师范(13017)
- 经济学(12720)
- 北京(12712)
- 财经大学(11964)
- 州(11907)
- 院(11807)
- 农(11593)
- 经济学院(11338)
- 银(10809)
- 基金
- 项目(53247)
- 研究(42789)
- 科学(42517)
- 基金(38729)
- 家(32092)
- 国家(31794)
- 科学基金(27534)
- 社会(26843)
- 社会科(25461)
- 社会科学(25456)
- 教育(19864)
- 省(19510)
- 基金项目(19269)
- 编号(18519)
- 划(16947)
- 资助(16841)
- 自然(16817)
- 成果(16656)
- 自然科(16397)
- 自然科学(16394)
- 自然科学基金(16121)
- 课题(12765)
- 部(12677)
- 性(11881)
- 策(11698)
- 重点(11635)
- 发(11508)
- 项目编号(11384)
- 教育部(11273)
- 人文(11027)
共检索到156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查贵勇 温耀庆
近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刮起了一股“人民币升值”的风潮,本文试图针对主要鼓噪者美日等国的贸易逆差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中国出口、中美贸易逆差、中日贸易逆差都与人民币汇率无密切关系,而美日“人民币升值”论是别有用意,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国内经济和政治问题,而非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长荣 丁剑平
近10年来,人民币异军突起,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在全球贸易融资、贸易支付以及外汇交易等领域逐渐成为主要货币,这引起了国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界,成果丰富。本文基于学术史视角梳理、分析并总结,有助于把握我国学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有别于传统视角偏重于"问题与观点",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本线索,将我国学界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初探阶段(1989-2000年),人民币"区域化"热潮阶段(2001-2007年),重视全球货币体系改革与"脱区域化"阶段(2008年至今)。尝试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徐凯
我国人民币近几年面临源自国际社会的升值压力,其大的积极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准确地讲是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单向发展,而直接的导火线是美元进入贬值周期和中国对主要大国存在持续巨额贸易顺差,其深层原因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远快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进而透视出观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从2009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3.1%,世界贸易总额增长率亦有望从-11.9%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前不久,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些国际组织也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新一轮要求人民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陈文博 谭小玉
随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收益与成本、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程度衡量、前景测算、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汇率并轨 金融危机 充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吕江林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此,旨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青山 王社教
我国目前正面对着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出现通货膨胀因素的不确定性,中国货币当局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并就汇率制度进行怎样的改革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近一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民币汇率的观点各异,但从国际分工、贸易结构等方面分析来看,保持汇率稳定是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我们应打破僵化的汇率制度,逐步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翟仁祥
本文从真实汇率视角构建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模型,分析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能够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就业比例和产出比重、增加工资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了持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实践层面上,需要增加服务品供给和居民消费需求。由于有效需求的增加和供给能力的提高具有时滞性,因此人民币升值速度必须控制在实体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洪忠 杨善林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当前中美关系的焦点。文章从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问题,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美国新时期对华实施经济遏制的主要手段,而中国方面出于自身经济安全的考虑也不会同意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石松
人民币升值可以通过产品出口、原材料进口、资产负债比和劳动效率等渠道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其影响程度受产品市场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和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制造业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短期和长期就业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人民币趋势性升值和周期性升值都对就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维持汇率稳定和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的负面冲击和就业促进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
汇率 制造业就业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表面看,美中人民币汇率争端与当年美日汇率争端同出一辙,都是因为两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所致,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汇率压力要远远小于当年其对日本的压力。这是因为,中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入世承诺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在汇率政策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等。日元升值后由于日本内外经济政策处置失当导致其长期经济衰退,中国应吸取其教训,对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除在国际法层面提出抗辩外,还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缓相应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日元升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本文分析了特殊制度安排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方面强调分析框架的微观基础,通过供求曲线的分析着重指出非均衡成为人民币汇率机制运行的常态,另一方面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应纳入整个宏观政策整体安排的视野进行分析。面对升值压力,在实际的策略实施中,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建议不宜采纳,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逐渐扩大汇率变化的区间等建议似乎更为可行。短期内也没有开放资本项目的必要。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 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