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8)
- 2023(12120)
- 2022(10241)
- 2021(9100)
- 2020(7798)
- 2019(17823)
- 2018(17612)
- 2017(34732)
- 2016(18533)
- 2015(21290)
- 2014(21603)
- 2013(21849)
- 2012(21261)
- 2011(19348)
- 2010(19638)
- 2009(18143)
- 2008(18183)
- 2007(16676)
- 2006(14613)
- 2005(13418)
- 学科
- 济(96246)
- 经济(96165)
- 业(55482)
- 管理(53345)
- 企(43017)
- 企业(43017)
- 方法(40642)
- 数学(36002)
- 数学方法(35776)
- 农(25957)
- 中国(25885)
- 地方(25132)
- 业经(20711)
- 财(19997)
- 技术(18210)
- 农业(17892)
- 贸(17467)
- 贸易(17457)
- 易(16841)
- 学(16374)
- 制(15362)
- 融(14551)
- 金融(14548)
- 地方经济(14467)
- 银(14210)
- 银行(14176)
- 行(13646)
- 环境(13554)
- 产业(13525)
- 发(13073)
- 机构
- 学院(283147)
- 大学(281392)
- 济(124426)
- 经济(121952)
- 管理(107798)
- 研究(99796)
- 理学(91947)
- 理学院(90913)
- 管理学(89626)
- 管理学院(89078)
- 中国(75080)
- 京(60111)
- 科学(59484)
- 财(54865)
- 所(51524)
- 农(49681)
- 研究所(46365)
- 中心(45875)
- 江(44186)
- 财经(43418)
- 业大(41407)
- 经(39305)
- 农业(38975)
- 经济学(38723)
- 北京(38528)
- 范(37472)
- 师范(37088)
- 院(35425)
- 州(35371)
- 经济学院(35199)
- 基金
- 项目(181923)
- 科学(142977)
- 研究(134391)
- 基金(130209)
- 家(112694)
- 国家(111734)
- 科学基金(95225)
- 社会(85899)
- 社会科(81713)
- 社会科学(81692)
- 省(72718)
- 基金项目(68725)
- 教育(61502)
- 划(60492)
- 自然(59336)
- 自然科(57953)
- 自然科学(57938)
- 自然科学基金(56924)
- 编号(54569)
- 资助(53972)
- 发(45277)
- 成果(44172)
- 重点(41451)
- 部(40835)
- 创(38481)
- 课题(38418)
- 发展(36812)
- 展(36200)
- 创新(36090)
- 国家社会(35438)
- 期刊
- 济(141431)
- 经济(141431)
- 研究(85118)
- 中国(58399)
- 农(45937)
- 学报(42074)
- 财(41695)
- 科学(39709)
- 管理(39371)
- 大学(31722)
- 农业(31385)
- 教育(30390)
- 学学(29833)
- 融(28782)
- 金融(28782)
- 技术(28027)
- 业经(24187)
- 经济研究(22813)
- 财经(22045)
- 问题(19271)
- 经(19061)
- 业(17213)
- 技术经济(17000)
- 贸(15876)
- 商业(14450)
- 统计(13979)
- 世界(13792)
- 科技(13583)
- 国际(13435)
- 理论(13126)
共检索到43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大量详实数据表明,当前美日欧汽车产业技术研发(R&D)正走向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对世界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三极化并不意味着实力完全相当,在汽车产业的一系列技术领域中,日本已成为美国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并与美国一起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形成了强劲攻势;欧盟的研发基础非常坚实,投入量也比较可观,但相对美日来说,则处于防守地位。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
关键词:
美日欧汽车产业 技术研发 策略性技术联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潘志刚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仍十分薄弱 ,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 ,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艰辛而漫长的路要走。本文根据国内汽车业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中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方式进行了双创新策略分析 ,旨在通过双创新间的紧密融合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现实模式。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合作创新 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晓安 李彬彬 顾宝炎
技术创新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而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选取韩国汽车业为研究对象,介绍其技术创新的表现及实现途径,并选取1990年~1996年完全自主创新阶段的韩国汽车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出口、产值、就业三个角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EG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证实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 韩国汽车产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显君 庞丽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在汽车产业经济贡献提升较为显著的地区,汽车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产出效率并不完全一致。汽车产业投入产出过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除了受产业本身集聚规模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经济增长 差异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陶欣然 应望江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具有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其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激励和引导。文章以我国2013—2022年47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受企业所处产业链位置、地理位置和所有制性质等特征影响,其激励作用具有明显异质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激励效应更显著,所得税优惠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更显著,财政补贴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激励效应更显著。因此,应优化政策供给,采用差异化策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力度,丰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形式,增强财政补贴的针对性。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新能源汽车 研发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苏生 李金子 黄建宏
本文主要针对跨国并购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安全影响作定量分析,在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汽车产业国际竞争指标、汽车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外资产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控制程度三大指标构建了汽车产业安全评价模型。模型中所有一级、二级指标均与外资并购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得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在跨国并购日益成熟频繁的大环境下的安全级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献金 陈晓乐
本文采用我国24个主要汽车生产省份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测算,发现在我国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年份中技术效率TE的增长贡献较大,而技术进步TP的增长贡献较小;并进一步选取变量建立半对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的增长均有较大贡献,而FDI、R&D主要是通过对TE产生作用进而促进TFP的提升;政策并未对TP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鼓励兼并重组主要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海龙 黄明 林德明
为探讨产业模块化与不连续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构建了产业模块化指数与不连续创新指数的测度指标,基于全球汽车产业1972~2011年的专利数据,主要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就产业模块化对不连续创新的影响及其因果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模块化对不连续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德良 张清立
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商业组织等所普遍接受的理念。日本汽车产业作为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日本政府环境法规的规制下、在"绿色消费"等因素的驱动下,日本汽车企业大力开展了环境经营的各种实践,力图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日本汽车企业形成了反映本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经营理念,并制定了相应的方针和行动计划进行落实,在内部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产品开发、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回收利用等涵盖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日本汽车企业都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现汽车产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汽车企业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瑜 万宇艳
参照以上汽为主导的上海汽车产业群,此文对以神龙为主导的武汉汽车产业群、以奇瑞为主导的芜湖汽车产业群分别从集成式创新的三个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不足;最后针对发展轴轮式优势产业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轴轮式产业 集成式创新 中部汽车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五力模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丰伦
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应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技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大领域。根据现地考察,剖析日本汽车业界共同开发体制的特点:如内部统一和谐的S·E·D系统、生产与技术开发的同步工种、主机厂与零部件厂之间的同步开发等,可以揭示出其开发机制形成的“人本主义”的开发哲学理念及其制度文化,对开发程序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还可以详尽地了解最具日本开发特色的主查制度。
关键词:
日本 汽车产业 技术开发 现状 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岳中刚
作为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方式,逆向研发外包已成为我国企业驱动创新的战略选择。本文首先从创新资源寻求的视角,结合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分析了海外研发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并购等逆向研发外包三个维度的创新效应,然后进一步利用汽车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及稳健性回归分析,发现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吸收能力对海外研发中心或海外研发合作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些结论为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走出去"布局海外研发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逆向研发外包 反哺式创新 创新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亚非 韩文玲
现在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应用在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而且日益广泛地引入到经济和管理之中,成为经济和管理研究的新的方法。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是我国汽车产业产销繁荣的时期,但汽车产业存在问题也随之不断暴露;本文在阐明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生态位与企业竞争、共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生态位理论的视角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