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52.14.176.20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0)
2023(17732)
2022(15150)
2021(14169)
2020(12225)
2019(27875)
2018(27647)
2017(53186)
2016(28708)
2015(32471)
2014(32216)
2013(31428)
2012(28937)
2011(25983)
2010(26323)
2009(24212)
2008(24085)
2007(21880)
2006(18693)
2005(16627)
作者
(84170)
(70210)
(70113)
(66522)
(44782)
(34021)
(31958)
(27451)
(26454)
(25340)
(23878)
(23719)
(22496)
(22225)
(21914)
(21760)
(21183)
(20856)
(20443)
(20210)
(17469)
(17288)
(17218)
(16025)
(15752)
(15750)
(15539)
(15456)
(14292)
(13990)
学科
(118362)
经济(118257)
(84840)
管理(84738)
(71796)
企业(71796)
方法(58473)
数学(50927)
数学方法(50140)
(30325)
(30252)
中国(30156)
(28427)
贸易(28412)
(27565)
业经(25526)
技术(24352)
(24344)
(22568)
地方(22026)
理论(21070)
(19882)
财务(19810)
农业(19769)
财务管理(19768)
(19209)
银行(19150)
企业财务(18744)
(18629)
金融(18626)
机构
学院(412672)
大学(411733)
(171186)
经济(167687)
管理(160559)
理学(138996)
理学院(137459)
研究(137443)
管理学(134773)
管理学院(134000)
中国(103617)
(86255)
科学(84803)
(76399)
(70732)
(69905)
中心(63639)
研究所(63542)
业大(63345)
(62171)
财经(61586)
(55992)
农业(55844)
北京(53718)
经济学(52469)
(51804)
师范(51192)
(49848)
(48970)
经济学院(47527)
基金
项目(278569)
科学(220120)
基金(203437)
研究(198425)
(178921)
国家(177506)
科学基金(152780)
社会(125605)
社会科(119334)
社会科学(119298)
(109964)
基金项目(107186)
自然(101543)
自然科(99368)
自然科学(99340)
自然科学基金(97618)
教育(93681)
(92449)
资助(84650)
编号(78921)
重点(63184)
成果(63176)
(61600)
(61369)
(59050)
创新(56898)
课题(55191)
科研(54050)
教育部(52822)
大学(52281)
期刊
(180089)
经济(180089)
研究(115173)
中国(79725)
学报(66796)
(62146)
科学(61327)
管理(61116)
(60677)
大学(50754)
学学(48082)
教育(44319)
农业(42248)
技术(40068)
(37668)
金融(37668)
财经(30830)
经济研究(30023)
业经(28948)
(26622)
(24273)
问题(24235)
(23619)
技术经济(22665)
统计(21963)
(20783)
科技(20477)
国际(20232)
(19818)
商业(19447)
共检索到60476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本文借用固定市场份额法,对美日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和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效应进行分解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技术创新产业选择方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转换出现了较大差异,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琦  
美日欧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体,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也是各国产品竞争最激烈的区域。本文借鉴Tysynski等人提出的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将我国1998到2003年间对美日欧市场的出口增长分解成“特定市场进口增长效应、出口产品结构效应和产业竞争力效应”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探讨我国产业间由于竞争优势的不同而出现的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差异,以及相应带来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琦  
本文借用固定市场份额法,通过实证得出:美日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技术创新产业选择方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转换出现了较大差异,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正新  郑弘浩  胡稳权  
本文基于1992—2014年UN Comtrade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考察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竞争力效应是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额波动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次之,二阶效应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为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本文提出优化出口结构以发挥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继续提高竞争力效应,以及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正新  郑弘浩  胡稳权  
本文基于1992—2014年UN Comtrade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考察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竞争力效应是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额波动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次之,二阶效应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为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本文提出优化出口结构以发挥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继续提高竞争力效应,以及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辉  
总体上来看 ,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一般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综合获利能力、企业品牌竞争和促销手段以及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的各种优惠政策等方面。凭借这些优势 ,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产业控制力有所加强。以加入WTO为契机 ,顺应产业国际化趋势 ,我国应加大国内市场开放力度 ,统一税负 ,保持市场的可竞争性 ,积极吸引大跨国公司投资 ,提高引资用资的综合效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琦  
本文通过协整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美国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获取和维持其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又对进一步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市场条件,形成互动性良性循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琦  
日本钢铁业的崛起及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与美国钢铁业的衰落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丧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协整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日美两国钢铁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元珏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市场分布3方面分析2001—2016年巴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发现巴西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产品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中国取代欧美成为了巴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基于CMS模型分解出口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层面的结构效应是促进巴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第二层面的增长效应是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首要贡献因素,其次是整体竞争效应、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削弱了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据此提出促进巴西农业生产规模收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稳定中巴农产品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兵  刘丹  
本文针对2000-2009年美国农产品出口现状,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农产品出口波动主要依赖于世界市场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总体需求水平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着显著影响,而产品的结构和竞争力对出口贸易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琦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本土技术研发,也受到外国技术溢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本土技术研发与贸易竞争优势间形成了良性的正向互动关系,但外国技术溢出却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的形成有明显的双向负面关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凌远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1997年以来中国加入WTO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世界市场服务需求的扩大和中国服务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导致中国服务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长期以来,世界服务进口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服务出口的增长;另外,中国服务出口结构与世界服务进口结构的交互变化对于中国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但中国加入WTO后表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我国在改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同时,还应打破服务行业垄断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提高其行业效率,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章家清  张磊  
水果贸易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MS模型对水果出口变动进行阶段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和东盟水果市场进口需求规模是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出口水果的产品结构;RCA指数测算表明我国苹果、梨等主要出口水果在东盟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芒果、香蕉等国际竞争力较弱。最后本文就改善中国水果出口结构、提高中国水果出口国际竞争力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念  王蔚宇  王志丹  吴敬学  
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的统计数据,分析了1992-2011年中国甜瓜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包括出口数量、金额、价格。将以多产品和多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变型为以单一产品为研究对象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4期分析了1992-2011年中国甜瓜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判定市场规模效应、市场分布效应以及竞争力效应对我国甜瓜出口产生的作用和贡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益  李垣  杨铁定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