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1)
2023(14470)
2022(12301)
2021(11738)
2020(10128)
2019(23850)
2018(23236)
2017(44563)
2016(23779)
2015(27014)
2014(26700)
2013(26525)
2012(24482)
2011(22000)
2010(21942)
2009(20476)
2008(20363)
2007(17758)
2006(15154)
2005(13525)
作者
(67064)
(56235)
(55954)
(53482)
(35781)
(26946)
(25624)
(21854)
(21332)
(19914)
(19145)
(19052)
(17657)
(17595)
(17487)
(17480)
(16810)
(16671)
(16282)
(16106)
(13754)
(13694)
(13679)
(13003)
(12701)
(12657)
(12379)
(12118)
(11250)
(11113)
学科
(102070)
经济(101957)
管理(65401)
(63157)
(51539)
企业(51539)
方法(48994)
数学(43630)
数学方法(43068)
中国(27545)
(26697)
(25863)
(21100)
贸易(21090)
(20563)
(20097)
业经(19758)
(17768)
地方(17697)
农业(17069)
(17010)
财务(16957)
财务管理(16920)
企业财务(16117)
(15637)
金融(15633)
(15364)
银行(15325)
(14849)
(14650)
机构
大学(344627)
学院(339428)
(146946)
经济(144296)
管理(131286)
研究(117424)
理学(113940)
理学院(112655)
管理学(110600)
管理学院(109953)
中国(89323)
(72339)
科学(69610)
(66390)
(58605)
(54216)
财经(53707)
中心(53659)
研究所(53493)
(49025)
业大(48449)
(48264)
经济学(46485)
北京(45600)
(44848)
师范(44419)
农业(42842)
(42106)
经济学院(42020)
财经大学(40168)
基金
项目(229030)
科学(181837)
基金(170344)
研究(166082)
(148688)
国家(147528)
科学基金(126700)
社会(107490)
社会科(102011)
社会科学(101980)
基金项目(89555)
(85709)
自然(81874)
自然科(80069)
自然科学(80040)
自然科学基金(78646)
教育(77352)
(73964)
资助(70350)
编号(65663)
成果(54011)
(52867)
重点(52071)
(48632)
(47499)
国家社会(45750)
教育部(45691)
课题(44897)
科研(44527)
创新(44474)
期刊
(152812)
经济(152812)
研究(98644)
中国(61636)
学报(52292)
(51920)
科学(49291)
(48105)
管理(47216)
大学(40250)
学学(37702)
教育(33770)
农业(33047)
(29853)
金融(29853)
技术(29377)
财经(26378)
经济研究(26002)
(22692)
业经(22630)
问题(20649)
(20307)
(19039)
国际(18532)
统计(17428)
世界(17310)
技术经济(16995)
(16296)
(15457)
图书(15270)
共检索到495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周明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标志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这对于推动国际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存在基础薄弱、地域分散、规模较小以及质量不高等特征。中国共在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周明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标志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这对于推动国际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存在基础薄弱、地域分散、规模较小以及质量不高等特征。中国共在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发龙  和春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通过创新投资模式、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领域等方式,增强了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始终面临着非传统政治风险的现实威胁和潜在挑战。作为一种人为风险,对外投资的非传统政治风险兼具鲜明的建构性、主体间性、难预测性,有着复杂的诱发机制、作用机理、传导路径、影响效应,引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频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损失。在此情势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域内外国家应协力增进观念认同、利益共享、战略互信,为防范化解对外投资的非传统政治风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有力的战略支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东群  李丽原  邱君  蒋和平  
农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产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综合商社是日本农业对外投资的主力。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日本企业遇到了资金不足、土地使用成本高以及投资风险大等问题。日本政府为了发展农业对外投资,积极培养海外开拓型人才;建立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的半官方机构,并将触角伸向海外;实施支援制度,帮助企业启动对外投资活动;实施金融保险支持政策,为对外投资保驾护航。近年来,日本农林渔业关联产业对外投资企业数量增加,投资存量增大。亚洲是日本农林渔业关联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国应适应"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加紧培养适应国外经营活动的青年人才;建立大量对外经贸活动咨询机构,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加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统计和经验总结工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策略对接,做大做强农业投资项目;加紧培育国际粮商,鼓励众多中小型农业企业"走出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振伟  
目前全球的海外农业投资模式基本可以分为日本模式和韩国模式两种。韩国模式采用风险较大、成功率很小的直接土地交易的模式,海外农业投资失败的案例居多,而日本采用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参股并购的方式与当地企业合作,从而顺利地进入当地市场,减少了阻力和风险。就中国海外农业投资模式而言,在战略上应更多地借鉴、学习日本模式,吸取韩国模式的教训,使中国农业"走出去"之路更加顺利高效,更好地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合作共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齐欣  张庆庆  
发展导向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否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文章以世界经济论坛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中强于非沿线国家样本,二是在低知识产权保护度的国家样本中强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度的国家样本。"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度较低,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更多是处于被模仿的地位,需要通过双边或者多边协定,敦促沿线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章结论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政策导向提供了实证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尤苗  王连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引擎。本文以母国影响力为研究视角,对2003—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补充,研究发现:母国影响力、东道国优势和公司优势共同构成了全面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母国经济影响力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驱动力,政治影响力为对外投资保驾护航,文化影响力有助于打消东道国的顾忌。针对当前欧美加大海外投资审查力度的趋势,本文对中国如何发挥母国影响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杰琦  夏南新  
尽管投资便利化与中国企业蓬勃兴起的"走出去"是当前国际投资领域的热门议题,但系统考察两者间关系的文献相对稀缺。在构建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意涵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检验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广度(投资市场多元化)和深度(嵌入东道国市场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的平均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尽管各国投资便利化水平差距较大,但近年来呈收敛趋势。(2)东道国投资便利化不仅能促进中国企业区位布局的市场多元化,也提高了其嵌入当地市场的程度,这种促进效应可通过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与民心相通实现。(3)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全要素生产率跨越门槛值及政治风险低于门槛值,投资便利化的引资效果均趋强。(4)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OFDI广度对其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深度的创新效应呈"U型"变化,因而投资便利化基于OFDI渠道最终有利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本文有助于从投资便利化视角加强对中国OFDI动因的理解,也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沈晓敏  
境外园区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其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82个园区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园区建设能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分类型来看,加工制造型园区与资源利用型园区促进中国投资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促进作用最弱;分区域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参与建设的园区能显著扩大中国投资,但欧洲与非洲的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存在负向影响,中亚与西亚地区园区建设的投资促进效应尚不明显。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境外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模式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绍媛  张涵嵋  
日本对外援助历史悠久,成熟的援助优势在于将国内经济政治需求与受援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援助方式多样化,援助领域覆盖全面,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援助评价体系健全。我国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援助中,可以借鉴日本的援助方式,发挥我国特色与比较优势:援助次序以亚洲为主,以点带面逐步拓展;援助方式灵活多样,逐渐深入援助领域;援助主体多元化发展,完善援助评估体系,保障援外工作的实施效果;彰显大国责任,提高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良沛  揭筱纹  
基于东道国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视角,实证检验东道国市场规模、政府治理、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本等因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等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与其他类型国家相比,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建议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分析和预警,国内企业之间则应进行相应的沟通和协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良沛  揭筱纹  
基于东道国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视角,实证检验东道国市场规模、政府治理、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本等因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等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与其他类型国家相比,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建议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分析和预警,国内企业之间则应进行相应的沟通和协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富华  贺歌  姜玉梅  
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会强化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减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代表的多边投资协调机制会部分抵消双边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而双边投资协定会弱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捷  姜小鱼  陈秧分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背景下,系统评估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稳地“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风险管理理论,从政治、经济与市场、社会、行业四个方面构建了对外农业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比较分析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进而得出对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启示。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农业投资风险水平总体呈现减小趋势;投资风险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东南亚和沿线发达经济体的投资风险较低,中东欧和中亚次之,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高;经济与市场维度、行业维度的风险水平波动减小,政治和社会维度无明显变化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特征与国际经贸形势,立足沿线农业投资风险特征,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开拓潜在投资市场、重视防控文化差异风险、制定对外农业投资风险联合应对机制,以有效化解对外农业投资风险,稳步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