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2)
- 2023(10346)
- 2022(8492)
- 2021(7781)
- 2020(6649)
- 2019(14670)
- 2018(14660)
- 2017(28462)
- 2016(15493)
- 2015(17249)
- 2014(17297)
- 2013(17125)
- 2012(15855)
- 2011(14192)
- 2010(14760)
- 2009(14314)
- 2008(14793)
- 2007(13651)
- 2006(12251)
- 2005(11517)
- 学科
- 业(79401)
- 企(73585)
- 企业(73585)
- 济(67790)
- 经济(67659)
- 管理(66714)
- 财(27169)
- 业经(27035)
- 方法(26302)
- 农(24236)
- 制(20173)
- 务(20165)
- 财务(20143)
- 财务管理(20117)
- 企业财务(19075)
- 数学(17972)
- 数学方法(17788)
- 农业(17371)
- 技术(16497)
- 中国(15629)
- 体(15135)
- 划(14312)
- 策(14237)
- 和(13800)
- 理论(13569)
- 体制(13227)
- 贸(12284)
- 贸易(12278)
- 易(11938)
- 银(11633)
- 机构
- 学院(234453)
- 大学(230528)
- 济(101331)
- 经济(99439)
- 管理(94122)
- 理学(80026)
- 理学院(79230)
- 管理学(78287)
- 管理学院(77843)
- 研究(76729)
- 中国(62127)
- 财(51737)
- 京(48442)
- 科学(43006)
- 财经(39750)
- 农(39650)
- 所(38923)
- 江(37983)
- 经(35859)
- 中心(34442)
- 研究所(34422)
- 业大(31712)
- 农业(31028)
- 北京(30424)
- 经济学(30166)
- 州(29115)
- 财经大学(29042)
- 院(27474)
- 范(27315)
- 商学(27279)
- 基金
- 项目(144617)
- 科学(116334)
- 研究(109126)
- 基金(106951)
- 家(91353)
- 国家(90505)
- 科学基金(79531)
- 社会(71451)
- 社会科(67655)
- 社会科学(67639)
- 省(56611)
- 基金项目(56506)
- 自然(50200)
- 教育(49100)
- 自然科(49074)
- 自然科学(49060)
- 自然科学基金(48298)
- 划(46263)
- 编号(43326)
- 资助(42820)
- 成果(36212)
- 业(34629)
- 创(33591)
- 制(33450)
- 部(32968)
- 重点(32183)
- 发(30902)
- 创新(30460)
- 课题(29876)
- 国家社会(29503)
- 期刊
- 济(122742)
- 经济(122742)
- 研究(72144)
- 中国(47565)
- 财(44670)
- 管理(41718)
- 农(39063)
- 科学(31451)
- 学报(30466)
- 农业(26523)
- 融(25148)
- 金融(25148)
- 大学(24517)
- 学学(23280)
- 业经(21473)
- 教育(20900)
- 技术(20720)
- 财经(20675)
- 经济研究(18206)
- 经(17816)
- 业(16231)
- 问题(15853)
- 技术经济(13540)
- 世界(13532)
- 贸(13336)
- 财会(12974)
- 现代(12793)
- 国际(12252)
- 会计(11398)
- 商业(11280)
共检索到366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李晶
美日20世纪70年代以来制造业中竞争力优势的易手,原因在于在世界产业分布格局调整和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结构高级化过程中,两国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竞争战略。企业制度创新、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行业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成为夺取制造业竞争力优势的重要手段。对制造业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创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求生
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成功经营在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低成本、交货期的短期化,成为其竞争优势,而这主要源于和谐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队伍和高度的综合技术体系、经营管理机制。由此探讨了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经营和改革所带来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大龙
文章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德国的贸易和技术专业化,采用单位值方法来确定德国制造产品的竞争优势是源于价格还是质量。同时,文章也对德国出口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了估计,对德国、韩国、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的相应指标进行了计算,用以衡量全球价值链在提升德国制造业地位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德国专业化生产中等技术产品,质量是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而研发是德国制造业产品取得并保持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永容 陈圻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数据,通过ARIMA相关理论来构建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的发展趋势模型ARIMA(p,d,q),利用所建模型预测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跃 王图展 刘莉
当前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份额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增减变化,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区域制造业转移表现出东出西进、就近转移和空间集聚等诸多特征。以往有关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争论往往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对立起来,本文则从理论上指出两者是分别代表区域内相对优势、区域外绝对优势的互补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显示性和潜在性比较优势对区域制造业转移均有影响,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要素和2个变数也同样发挥作用,只是某些变量的估计结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细分行业中略有差异。本文不仅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非此即彼的理论争鸣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经验证据,而且对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分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玥 都阳
文章结合汇总数据和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微观数据,全面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工人工资上涨冲击时,其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发现在2004年之前,总体上看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化解了工资的上涨,单位劳动力成本始终下降。而在2004年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轨迹开始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依然下降。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需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来带动。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优势 单位劳动力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震 张宏
以无偏性假设为起点,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放松无偏性假设,即在有偏性假设下,分别构建完全信息的静态及动态博弈模型,对OFDI的内生性作用加以证明;最后放松完全信息假设,构建有偏性、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完成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选择OFDI,且快于竞争对手选择OFDI,可获取先动优势,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震 张宏
构建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对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利用面板GMM方法从实证角度验证O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促进国际竞争优势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昌 朱开明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先进制造基地可持续发展和拥有较高竞争力的服务相关支撑要素和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文章认为基于客户价值创新的资源筹措能力是促成制造基地产生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因。并且根据先进制造基地集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源的客观要求,提出了集聚要素的需求层次理论。除了创新、市场、文化、传统资源等要素之外,集聚整体合力是先进制造基地中集聚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制造业应重构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转变为集成服务的供应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震 张宏
构建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对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利用面板GMM方法从实证角度验证O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促进国际竞争优势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医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步提升之中。本文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基本上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要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竞争优势 产业演化 科技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震 张宏
以无偏性假设为起点,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放松无偏性假设,即在有偏性假设下,分别构建完全信息的静态及动态博弈模型,对OFDI的内生性作用加以证明;最后放松完全信息假设,构建有偏性、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完成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选择OFDI,且快于竞争对手选择OFDI,可获取先动优势,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