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1)
- 2023(10802)
- 2022(8935)
- 2021(8419)
- 2020(7084)
- 2019(15823)
- 2018(15695)
- 2017(31129)
- 2016(16821)
- 2015(18778)
- 2014(18667)
- 2013(18708)
- 2012(17425)
- 2011(15831)
- 2010(16494)
- 2009(16200)
- 2008(15290)
- 2007(14016)
- 2006(12910)
- 2005(11965)
- 学科
- 济(68051)
- 经济(67939)
- 业(57767)
- 管理(47060)
- 农(46877)
- 企(35728)
- 企业(35728)
- 农业(31111)
- 融(27671)
- 金融(27669)
- 中国(27306)
- 银(26669)
- 银行(26654)
- 行(25851)
- 制(23759)
- 方法(23709)
- 财(21607)
- 数学(21209)
- 数学方法(21038)
- 业经(20831)
- 体(15715)
- 地方(14524)
- 贸(13830)
- 贸易(13815)
- 易(13625)
- 务(12594)
- 财务(12562)
- 财务管理(12530)
- 体制(12278)
- 企业财务(11959)
- 机构
- 学院(241121)
- 大学(237231)
- 济(107937)
- 经济(105707)
- 管理(91068)
- 研究(81874)
- 理学(77259)
- 理学院(76523)
- 管理学(75547)
- 管理学院(75126)
- 中国(72989)
- 农(54744)
- 财(54414)
- 京(49356)
- 科学(44934)
- 财经(41593)
- 农业(41573)
- 所(41053)
- 中心(40310)
- 业大(37740)
- 经(37614)
- 江(37524)
- 研究所(36262)
- 经济学(33378)
- 北京(31218)
- 财经大学(30451)
- 经济学院(30229)
- 州(29907)
- 范(29343)
- 师范(29121)
- 基金
- 项目(149445)
- 科学(117903)
- 研究(115872)
- 基金(108516)
- 家(92711)
- 国家(91817)
- 科学基金(78210)
- 社会(75456)
- 社会科(71278)
- 社会科学(71262)
- 省(58515)
- 基金项目(57559)
- 教育(51226)
- 编号(48807)
- 划(48002)
- 自然(46411)
- 自然科(45205)
- 自然科学(45198)
- 自然科学基金(44408)
- 资助(43330)
- 成果(40416)
- 制(35078)
- 部(34847)
- 发(33854)
- 重点(33345)
- 课题(32906)
- 国家社会(31467)
- 创(31410)
- 性(31337)
- 农(31225)
- 期刊
- 济(127280)
- 经济(127280)
- 研究(76442)
- 农(58596)
- 中国(53892)
- 融(44192)
- 金融(44192)
- 财(40894)
- 农业(38869)
- 学报(32815)
- 科学(32237)
- 管理(31072)
- 大学(26913)
- 学学(25686)
- 业经(25505)
- 教育(21916)
- 财经(20868)
- 技术(18889)
- 问题(18455)
- 业(18221)
- 经济研究(18053)
- 经(17789)
- 农村(15497)
- 村(15497)
- 农业经济(14387)
- 世界(13526)
- 贸(13020)
- 理论(12833)
- 经济问题(12615)
- 版(12186)
共检索到38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速韬 朱斌 李体欣
美国土地广袤,大型农场、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但农场以家庭为主。日本人多地少,在上世纪和中国几乎同时完成了土改,传统的封建"佃耕农"变成了自耕农,以农户家庭为主的精细化农业比较发达。美日两国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生产,对我国当前的城镇化下的农地制度及农业金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农地金融制度 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晓霞
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从1988年贵州湄潭县的农地金融制度试验开始,发展到目前遍地开花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本文挑选浙江嘉兴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和丽水的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案例,将它与贵州湄潭农地金融制度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延敏 罗剑朝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地金融设立的背景和作用的分析, 对比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以及政府的作用。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近期, 应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试点农地金融业务的机构; 中长期, 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土地银行, 但应逐步减弱政府在农地金融制度中的作用, 增强农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发达国家 政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21世纪初期的美国农地金融制度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和调整政策之一,它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式的组织机构体系,拥有以股金和债券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农户贷款的操作方式详细而规范。本文即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得出了我国未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组织机构 资金来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文亚
农业生产融资困难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问题,而土地是农民可以动用的最大最有价值的资源,将农地与金融结合起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印度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点。本文总结了印度农地金融制度的基本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中国应从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高效完善的农地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用观念等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提供经验启示。
关键词:
农地金融 印度 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秀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我国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给农村金融部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构建以农户土地承包权为抵押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台湾地区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发展中国大陆农地金融制度。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农地金融制度 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农地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它不但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农地金融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及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我国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制度 农地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强 高桥五郎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日本 农地制度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长明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农地制度 改革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金融的简称,它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农地金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以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实现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农村土地资产非资本化的约束,"三农"领域资金短缺、特别是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艺晟 曾福生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还处在构建阶段,国内先后出现多个试点。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农地抵押制度已经相当完善,研究其农地抵押制度能够为中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构建提供经营借鉴。本文重点分析对比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农地抵押制度,结合中国国情,由此得出对中国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有志 向国成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启示朱有志向国成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梯级上,纵观西周以来3000余年的历史行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农地制度历经了三次大的变迁:一是终结于战国时期的井田制(即国王——领主所有制)向土地私有制的变迁;二是终结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迎春 文贯中
美国的农地征收制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积累的法治经验是人类优秀文明共同的成果,对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行新一轮的农地征收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美国的土地制度、农地征收的宪法准则、农地管制性征收和补偿机制的研究,以发现我国农地征收制度上的不足,并借鉴美国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法制框架下的农地征收经验,对中国当前农地征收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