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3885)
- 2022(11573)
- 2021(10581)
- 2020(9215)
- 2019(20972)
- 2018(20623)
- 2017(40158)
- 2016(22151)
- 2015(24772)
- 2014(24924)
- 2013(24714)
- 2012(22949)
- 2011(20595)
- 2010(20929)
- 2009(19941)
- 2008(20577)
- 2007(18774)
- 2006(16488)
- 2005(15312)
- 学科
- 济(97643)
- 经济(97498)
- 业(93332)
- 企(84458)
- 企业(84458)
- 管理(83099)
- 方法(43490)
- 财(35079)
- 数学(34377)
- 数学方法(34064)
- 农(31418)
- 业经(31060)
- 制(25109)
- 务(24897)
- 财务(24866)
- 财务管理(24825)
- 企业财务(23589)
- 中国(22910)
- 农业(21675)
- 技术(18792)
- 体(18595)
- 和(17579)
- 划(17166)
- 贸(16926)
- 贸易(16919)
- 学(16730)
- 理论(16505)
- 易(16429)
- 策(16371)
- 地方(16251)
- 机构
- 学院(328396)
- 大学(325776)
- 济(139128)
- 经济(136386)
- 管理(129864)
- 理学(111138)
- 理学院(109991)
- 管理学(108471)
- 管理学院(107843)
- 研究(106276)
- 中国(83694)
- 财(69421)
- 京(67911)
- 科学(62561)
- 农(57246)
- 财经(54238)
- 所(54135)
- 江(51546)
- 经(49002)
- 中心(48860)
- 研究所(48374)
- 业大(47448)
- 农业(45007)
- 经济学(42623)
- 北京(42572)
- 州(40086)
- 财经大学(39800)
- 范(39086)
- 师范(38657)
- 经济学院(38621)
- 基金
- 项目(209267)
- 科学(165923)
- 研究(154322)
- 基金(153176)
- 家(132306)
- 国家(131123)
- 科学基金(113321)
- 社会(99748)
- 社会科(94432)
- 社会科学(94403)
- 省(82263)
- 基金项目(81078)
- 自然(72158)
- 教育(70487)
- 自然科(70452)
- 自然科学(70431)
- 自然科学基金(69257)
- 划(68009)
- 编号(62188)
- 资助(62107)
- 成果(50704)
- 部(47345)
- 重点(47174)
- 创(46003)
- 发(44766)
- 业(43599)
- 制(43302)
- 课题(42626)
- 创新(42356)
- 国家社会(41320)
- 期刊
- 济(160526)
- 经济(160526)
- 研究(97123)
- 中国(63278)
- 财(59391)
- 农(53716)
- 管理(51620)
- 学报(48131)
- 科学(45924)
- 大学(37339)
- 农业(35928)
- 学学(35523)
- 融(31362)
- 金融(31362)
- 技术(29242)
- 教育(29186)
- 财经(27984)
- 业经(27583)
- 经济研究(24696)
- 经(24096)
- 问题(21590)
- 业(21157)
- 技术经济(18668)
- 财会(17330)
- 贸(16653)
- 版(16057)
- 现代(16007)
- 商业(15779)
- 世界(15716)
- 统计(15006)
共检索到494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平剑 张立君
运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方法,考察美、日等国家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历史进程,逻辑一致地给出了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理论解释。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是押随着某项资本重要性发生变化,该项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比例也相应发生变化,导致企业治理结构由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演进,而这一过程又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焰 赵红雨
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考察美、日等国家企业治理模式的差异与趋同性,试图给出企业治理模式变迁的理论解释。制度博弈与制度模仿决定了不同国家企业治理模式的趋同性,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则导致了企业治理模式的差异。
关键词:
比较制度分析 差异 趋同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成民
本文以班纳德孙-范氏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国美电器从"家族经营-家族所有权"到"家族经营-所有权分散",再到"职业经营-所有权分散"的治理结构变迁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微观层面的最佳治理结构选择是由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因素决定的,即公司治理结构会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伶
日本企业一般以人为基准展开工资制度,而美国企业则主要以工作为基准设立工资制度。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日本企业朝着以工作成果为基准的成果主义方向改革,而美国企业引入诸如胜任力的以人为中心的要素来展开工资改革,从中可以摸索我国企业工资制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工资制度 美国 日本 企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卫平
改革以来 ,国有企业就业制度的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新旧两种就业体制转接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本文提出并探讨这些难点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小映
本文详细分析了建国以来城市土地制度从国有划拨制到出让制和租赁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 ,企业制度演变对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着重分析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城市土地市场化处置面临的困难和各种处置方式的特点和产权制度基础。认为企业制度变迁是引致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外生条件 ,与土地国有制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括划拨制、出让制和租赁制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就必须在法律上严格规范土地使用权尤其是承租土地使用权 ,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种土地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 ,细化各种土地资产处置方式适用的用地目录。
关键词:
企业制度 城市土地 制度变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玲慧
在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金融结构都不断地在发生变化 ,这说明金融因素与实际因素密切相关。具体地讲 ,金融结构与企业的融资结构、治理结构和绩效之间不无联系。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找出金融结构变迁与企业制度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融资结构 治理结构 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风蕊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从任命制到聘任制的变迁。职称制度作为高校师资管理的核心制度,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看,其结构变迁的方向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制度的影响,并与教育场域内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结果密切相关;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变迁产生了"制度锁定"的路径依赖,延滞了制度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打破行动集团的博弈均衡,突破历史否决点,才能实现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转变和创新。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哲
中国征地制度经历了初创、过渡、稳固和创新四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看,征地制度存在结构性和历史性两个维度的变迁。就结构性变迁而言,宏观制度背景决定征地制度的选择,中观政治变量影响征地制度的安排,微观主体行为推动征地制度的变迁。就历史性变迁而言,路径依赖维系征地制度的存续,历史否决点影响征地制度的变革,关键节点提供征地制度创新的时机。在结构性和历史性变迁中,中国征地制度呈现"利益驱动型的调试性变迁"特征,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后果。未来需从界定"成片开发建设"的适用范围、缩小"区片综合地价"与市场化补偿的差距以及深化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国征地制度的良序变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东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简称HCIA1 ) ,既是经济学的新领域也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本文拟主要运用 HCIA的方法 ,对美国日本企业制度差异的成因进行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首先介绍 HCIA方法 ,作为分析的框架与基础 ;然后分别介绍与分析美国和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特点与原因 ;最后简要归纳有关结论与启示 ,这些对我国进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日企业 历史 制度 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宇 陶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连玉 李海霏
研究根据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1949-2018年间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制度变迁是一种兼具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范式特征的混合模式,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国家治理范式导致了如上制度变迁。研究反思70年来相关制度变迁的绩效发现,高校内部治理制度创新完善应保持政治认同与学术本位之间的合理张力,高校应真正走出"单位制"并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应以基于章程和法治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善治作为制度创新所追求的理想形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红艳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政策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为分析该项政策的制度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宏观的制度情境及其变化,经济、利益与观念等多元变量的排列序列以及情境中政治行动者的行为互动与选择构成了大学治理政策变迁的结构逻辑。由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等机制对初始行为选择的强化,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政策表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的色彩。对大学治理政策变迁中路径依赖困境的破解有赖于作为历史否决主体的政治行动者对新的制度变革情境的深刻认知、对历史否决点的准确把握以及治理智慧的有效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