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2)
2023(4840)
2022(4158)
2021(3862)
2020(3194)
2019(7182)
2018(7005)
2017(14447)
2016(7939)
2015(8764)
2014(8838)
2013(8863)
2012(8520)
2011(7740)
2010(8058)
2009(7424)
2008(7401)
2007(6793)
2006(6185)
2005(5623)
作者
(22111)
(18333)
(18128)
(17630)
(12003)
(8547)
(8484)
(7058)
(7049)
(6937)
(6143)
(6026)
(6006)
(6001)
(5915)
(5724)
(5574)
(5381)
(5306)
(5290)
(4796)
(4522)
(4461)
(4246)
(4199)
(4177)
(4101)
(4041)
(3724)
(3721)
学科
(36270)
经济(36238)
(23546)
管理(22614)
(18536)
企业(18536)
方法(12148)
(11447)
数学(10354)
数学方法(10178)
地方(9800)
中国(9253)
业经(9056)
产业(8823)
(8362)
(7850)
(7462)
贸易(7460)
农业(7226)
(7145)
(7108)
技术(6438)
(5915)
及其(5788)
地方经济(5742)
(5597)
银行(5592)
政策(5529)
结构(5455)
(5454)
机构
学院(115353)
大学(112796)
(53967)
经济(52904)
管理(45770)
研究(40828)
理学(38864)
理学院(38485)
管理学(37988)
管理学院(37749)
中国(30667)
(24931)
(23485)
科学(22223)
(20262)
财经(18865)
(18710)
中心(18659)
研究所(18002)
(16924)
(16766)
经济学(16357)
北京(15130)
(15078)
师范(14964)
(14769)
经济学院(14728)
(14723)
业大(14499)
财经大学(13646)
基金
项目(71867)
科学(57470)
研究(56684)
基金(51192)
(43115)
国家(42744)
科学基金(36885)
社会(36305)
社会科(34571)
社会科学(34568)
(28751)
基金项目(26005)
教育(25186)
(23647)
编号(23456)
自然(21925)
资助(21825)
自然科(21376)
自然科学(21373)
自然科学基金(21002)
成果(19729)
(17871)
课题(16861)
(16310)
重点(16014)
发展(15414)
(15339)
(15174)
(14799)
国家社会(14598)
期刊
(63842)
经济(63842)
研究(38031)
中国(22068)
管理(17755)
(17539)
(15890)
(13587)
金融(13587)
科学(13281)
教育(12566)
学报(12178)
业经(11401)
农业(10963)
经济研究(10334)
技术(10173)
大学(9863)
学学(9208)
财经(9077)
问题(8521)
(8003)
(7640)
国际(6776)
技术经济(6290)
世界(5997)
现代(5982)
商业(5883)
统计(5793)
(5739)
论坛(5739)
共检索到180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万才  
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迟缓 ,原因是多方面的 ,政府干预过多过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在克服“有效供给不足”、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方面不能不说是成功的。经济全球化也是一个市场化过程 ,在国内市场机制趋向成熟、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政府的过多干预难免不会“失灵”。相比之下 ,美国政府虽也干预经济 ,但始终站在经济的“边缘” ,这是美国政府在 80年代克服“滞涨”后管理经济日益成熟的一个明显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支东  Tim Turpin  
在阐述中澳两国SMEs发展的一般政策背景,并从融资、技术、市场、集群及管理服务五个方面考察中澳两国促进SMEs发展与创新的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些政策,发现澳大利亚在这五个方面基本上有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的政策经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洁雯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基础、发展路径与发展重点的不同,在产业结构上也有着较大的不同。文章通过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双方的产业结构都能对彼此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形成了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自上而下的变迁为变迁强度类型、以从WTO法律体制进行制度移植为主要制度变迁方式、以渐进式(例如逐渐开放的政策)为制度变迁进度类型为特征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问题上形成外因引致的制度变迁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内因引致的制度变迁为一体的制度变迁体制。本文从目前中国有关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体制性问题入手,并借鉴美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体制的经验,提出中国有必要建立起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体制,并从机构设置和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磊  
韩国和德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其有效的产业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德国企业继续保持着蓬蓬勃勃的向上势头,韩国经济却面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中,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也是由于他们采取的产业政策不同所致。金融危机以后,韩国开始审视并重新制定完善其产业政策,至今经济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发展。中国应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律律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历经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已基本形成体系,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这一政策体系在培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尚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周振  
相关论争分析表明,产业政策研究不能过度关注政策有效性的论证,产业政策实施要遵循市场机制作用规律,产业政策转型研究要与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相结合。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楼迎军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导向完成了从追求政府政策保护下的进口替代,向开放条件下的出口型导向的历史性转变,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虽然政策干预对一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利弊兼具,经济学理论认为政策干预往往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和社会福利的损失。进入90年代后,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积极的政策干预在未来的相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周振  
相关论争分析表明,产业政策研究不能过度关注政策有效性的论证,产业政策实施要遵循市场机制作用规律,产业政策转型研究要与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相结合。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增华  薛凤珍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虽然几经调整,但是始终离不开财政支持。财政支持政策取决于重点产业发展的路径。哈乌两国重点产业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从原料生产到制造,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从国产化到本土化,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两国重点产业发展的路径,哈乌两国实行了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国洲  孙鹏  李海露  
在国际贸易中,中越两国都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优化产业结构。采用2010—2019年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网站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对中越产品特征差异和产业演化路径内在动力差异进行研究表明:中国显性比较优势产品数量众多,产品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网络空间大,积累的要素禀赋势能较大,显性比较优势产品在大部分产品复杂度区间数量多;相对而言,越南的显性比较优势产品数量少,产品空间由于品类发展不齐全,网络空间小,积累的要素禀赋势能较小,显性比较优势产品在各个产品复杂度区间数量少。此外,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积累的生产能力要素禀赋对阻止产业失势和促进产业升级有显著作用,越南积累的生产能力要素禀赋对阻止产业失势有显著作用,而对产业升级作用不显著,此结论与中越产品特征差异相吻合。因此,在RCEP正式实施的背景下,中国和越南可通过双方生产能力要素禀赋等比较优势,拓展两国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两国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淑茹  徐丽丽  
一国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必定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以美国的产业结构作为对比参照系,将中国的产业结构体系与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是比重和结构偏离度仍然偏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趋势缓慢,制造业处在价值链底端;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加速第二产业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坚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才奉  李红艳  储雪林  
本文通过中韩两国科技政策的对比 ,分析了两国的技术发展战略 ,意在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郎贵飞  
在许多国家,汽车产业都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拉动效应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占世界汽车产量前三位的美、日、德三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少洪  全毅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其实施的成效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本文旨在分析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实践经验,为我国入世后调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