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3)
2023(18419)
2022(15697)
2021(14349)
2020(12050)
2019(27488)
2018(27079)
2017(52293)
2016(28435)
2015(32038)
2014(32200)
2013(31983)
2012(30196)
2011(27324)
2010(28212)
2009(26719)
2008(27173)
2007(25244)
2006(22689)
2005(21011)
作者
(83600)
(69988)
(69833)
(66300)
(44793)
(33380)
(31733)
(26999)
(26416)
(25392)
(23895)
(23545)
(22618)
(22468)
(21990)
(21412)
(20877)
(20859)
(20318)
(20222)
(17682)
(17350)
(17052)
(15994)
(15953)
(15713)
(15710)
(15658)
(14118)
(14066)
学科
(124560)
经济(124390)
(104527)
管理(99121)
(91402)
企业(91402)
方法(48059)
(38692)
(38581)
数学(37905)
数学方法(37430)
中国(35864)
业经(35741)
(30119)
地方(28446)
农业(26221)
(25372)
财务(25314)
财务管理(25260)
技术(24431)
企业财务(23929)
(23104)
贸易(23083)
(22508)
银行(22471)
(22378)
(22100)
(21977)
理论(21836)
(21584)
机构
学院(418330)
大学(414442)
(175741)
经济(171893)
管理(161109)
研究(143121)
理学(135848)
理学院(134360)
管理学(132285)
管理学院(131464)
中国(113450)
(88775)
(87197)
科学(84029)
(73348)
(70580)
(68608)
财经(66441)
中心(65860)
研究所(65125)
(59856)
业大(57938)
北京(56761)
农业(54885)
(54086)
(54042)
师范(53578)
经济学(52340)
(51254)
财经大学(48379)
基金
项目(258425)
科学(204164)
研究(194225)
基金(185366)
(159264)
国家(157745)
科学基金(136088)
社会(123242)
社会科(116701)
社会科学(116669)
(103223)
基金项目(97076)
教育(89122)
自然(85643)
(85270)
自然科(83632)
自然科学(83609)
自然科学基金(82169)
编号(79792)
资助(75746)
成果(66777)
(59340)
重点(58094)
(57584)
(57301)
课题(56343)
创新(53102)
(51273)
(50054)
国家社会(49987)
期刊
(212669)
经济(212669)
研究(131238)
中国(94661)
(71877)
管理(67495)
(67181)
学报(59380)
科学(57075)
教育(49638)
(46794)
金融(46794)
大学(46056)
农业(44980)
学学(43042)
技术(39015)
业经(36033)
财经(33926)
经济研究(32317)
(29261)
问题(27303)
(26005)
技术经济(23139)
(22855)
现代(20315)
世界(20169)
国际(20010)
商业(19772)
科技(19531)
(19322)
共检索到667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健旋  
2009年以来,美国政府陆续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等重大举措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以期保持美国制造的全球领先地位。德国政府先后推动实施了"2006高科技战略"、"2020高科技战略"、"工业4.0战略",持续聚焦智能制造优势,以保持德国制造的技术领先和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中国制造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路线图和系统性举措。德、美、中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方面的战略重点及政策举措,具有许多共同点,但各自着力点又有所不同,值得深入比较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笑楠  
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动力引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创新的复杂性、外部性和系统性等特性导致了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创新失灵问题,由此政府干预成为必然。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生产组织、商业模式的先进性和创新特性,探讨了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和转型失灵三类创新失灵的作用机理,并以《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和服务型制造为引领,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辅,构建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政策模型,并针对三类失灵问题设计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政策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绍波  叶勇  
开放式创新强调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可分为内向型创新发展和外向型创新发展。文章还探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并从开放式创新政策的完善、开放式创新集群的打造、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构建和人才战略的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勇  
软科学硬研究是决策支持研究的发展方向.在林业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战略研究还是新尝试,本项研究通过建立由5个制约方面、lO个制约因素和6个重点领域方案组成的层次结构和相应的判断矩阵,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对所选6个营林科技发展战略重点进行了定量化的优先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名列前茅.研究还指出,AHP方法的应用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业华  刘馨忆  
关键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冬阳  彭青青  赵盼  
根据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利用2013-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研究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按照制造业投资强度分类进行实证去挖掘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结论有: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2013-2017年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在与创新驱动联系紧密的制造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强度越强,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越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明显。第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后对比看,制造业投资强度在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中所产生的影响正在逐步变大。基于此,提出了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制造业投资强度,提高制造业投资的创新含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俊  郭周明  
服务业开放度低和贸易逆差这两大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推动实施服务贸易开放平衡战略,加快服务业开放,完善服务出口促进体系,扭转服务逆差扩大趋势,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开放地区布局、开放产业时序、开放路径、防范开放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服务业开放的主要任务,从服务出口主体、服务出口方式、服务出口平台、服务出口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扩大服务出口的主要任务,并从体制机制、促进政策和统计监测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堂林  
通过北京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北京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重点,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俊荣  李志远  
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振兴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并进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点。在回溯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演化及其与发达地区装备制造业区际比较的背景下,从装备制造业的约束环境、驱动机制、实现路径、核心业务、发展模式、成长目标等视角探究了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设计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占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集聚效应最为明显。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角度,基于门槛效应模型框架,采集我国1998-2017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探讨金融集聚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无论是资本还是劳动力要素,当且仅当它们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在一定门槛值以下时,金融集聚助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效应才能成立。而若要素价格扭曲过高,则会负向调节金融集聚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系,变促进作用为抑制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