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0)
- 2023(15986)
- 2022(12808)
- 2021(12035)
- 2020(10142)
- 2019(23232)
- 2018(22923)
- 2017(44543)
- 2016(23924)
- 2015(26908)
- 2014(26742)
- 2013(26314)
- 2012(23889)
- 2011(21072)
- 2010(21075)
- 2009(19715)
- 2008(19770)
- 2007(17783)
- 2006(15170)
- 2005(13667)
- 学科
- 济(103644)
- 经济(103526)
- 业(94813)
- 企(85042)
- 企业(85042)
- 管理(82202)
- 方法(49133)
- 数学(40016)
- 数学方法(39518)
- 农(32888)
- 业经(32370)
- 财(32367)
- 务(23927)
- 财务(23873)
- 财务管理(23835)
- 中国(23813)
- 农业(23016)
- 企业财务(22566)
- 制(20223)
- 技术(20108)
- 理论(18923)
- 贸(18815)
- 贸易(18807)
- 和(18380)
- 易(18278)
- 地方(17865)
- 划(16912)
- 策(16439)
- 学(16036)
- 体(14889)
- 机构
- 学院(345864)
- 大学(338943)
- 济(143012)
- 管理(140304)
- 经济(140227)
- 理学(120975)
- 理学院(119827)
- 管理学(117999)
- 管理学院(117361)
- 研究(104556)
- 中国(81759)
- 京(69304)
- 财(66570)
- 科学(62530)
- 农(56907)
- 财经(53399)
- 江(52333)
- 所(51289)
- 中心(50148)
- 业大(50093)
- 经(48394)
- 研究所(46267)
- 农业(44957)
- 经济学(43135)
- 北京(42901)
- 范(41521)
- 州(41375)
- 师范(41084)
- 财经大学(39425)
- 经济学院(39246)
- 基金
- 项目(229350)
- 科学(181913)
- 研究(170530)
- 基金(166139)
- 家(143073)
- 国家(141782)
- 科学基金(123857)
- 社会(108419)
- 社会科(102813)
- 社会科学(102782)
- 省(91742)
- 基金项目(87913)
- 自然(79402)
- 教育(79329)
- 自然科(77616)
- 自然科学(77596)
- 自然科学基金(76235)
- 划(75599)
- 编号(70503)
- 资助(67233)
- 成果(55490)
- 重点(51262)
- 创(50836)
- 部(50774)
- 发(49810)
- 课题(47682)
- 创新(46811)
- 业(45630)
- 国家社会(44683)
- 科研(44076)
共检索到498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应品广
美式与澳式国企规则分别代表了竞争中性推行的两条不同路径。前者是基于所有制歧视的制度扩张,后者则是基于国内改革实践的制度推广。经比较分析可知,美式国企规则在奉行原则方面以"竞争中性"之名行"竞争非中性"之实、在制度归属方面偏离竞争政策框架实施所有制歧视、在贯彻落实方面采取双重标准且存在内部逻辑矛盾、在国际推广方面无国内实践基础且有违国际共识等逻辑谬误。中国可借鉴澳式国企规则的推行路径,在竞争政策框架内构建中式竞争中性制度体系,参与全球制度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思奇 金铭
自1994年美国签订NAFTA以来,其对于国有企业规则的诉求不断拓展与深化,重点反映在奥巴马时期谈判的TPP以及特朗普政府主导签订的USMCA。作为美国贸易协定新范式,USMCA的国有企业规则代表了美国的最新诉求,预示着国际国有企业规则的可能走向。随着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其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本文以NAFTA、TPP、USMCA为例,剖析美式国有企业规则的演进及特点,并从具体条款层面透视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晓萌
2018年3月,随着《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正式出台,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工资决定机制历来是劳动经济学最核心问题之一,不仅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会对工资水平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向市场化方向演进的工资决定机制始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主线。
关键词:
工资决定机制 市场化 分类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张梦莎
21世纪以来,发达经济体主导制定的国有企业规则渐成体系,其影响逐渐由双边和区域层面向全球范围扩展。在美国、欧盟、日本对外达成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国有企业条款大多独立成章,规制标准远高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且对新兴经济体颇具针对性。我国应理性看待国有企业规则的发展趋势,在坚守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阐明自身的立场和主张,积极探索与发展中国家相适应的国际竞争规则,向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迈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际规则 比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现林
面对错综复杂而又不断演进的经济世界,充满理性的实证主义者以选择性假设作为实证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做法,为实证分析的范围和效果预设了局限性,体现为理论研究的狭隘性、碎片化和逻辑谬误三个方面的缺陷;作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分析与经验检验未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放大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实证"方法缺失了客观公正的求实精神与价值诉求。实证主义应以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与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惟形式化与经验至上,方能建构适应实践真正所需的方法与理论体系。
关键词:
实证分析 选择性 碎片化 逻辑谬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光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是当代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从国际化拓宽到全球化。对于从事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管理人员来说,在他们的国际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控因素,其中有些因素是很难预测的,因而出现一些失误在所难免。但是,也有一些失误是人为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企业全球化经营中常见的许多谬误,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一些管理人员忽略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生活习惯及价值观等不同因而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露露 王凤彬 杨威
围绕“手段-目的”关系提出的后效与因果逻辑,作为两种重要的战略决策逻辑,为研究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行为的二元平衡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通过对79家中小型企业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比较分析(QCA)发现,后效逻辑的4个维度即手段、可承受损失、控制和意外导向,与代表因果逻辑决策标准的收益导向相互联结,形成了实现二元平衡的经典型、向利试探型、向利控制型和灵活控制型4条路径,以及与之构成因果非对称性的偏探索和偏利用各2条路径。本文揭示了后效与因果逻辑的悖论关系,深化了二元平衡问题的研究,并为解释一般的悖论现象提供了方向指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元 李玉平
通过对国有资本逻辑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在国有资本逻辑下,国有企业具有全面、充分披露其社会责任(CSR)信息的应然性。通过对采矿行业国有企业(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然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存在披露偏好、披露强度不高以及粉饰披露信息等问题,这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然状态存在一定差距。基于当前的披露状况,运用实证方法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国有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受到制度引导、监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基于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加强企业信息披露的制度引导和监管、建立社会责任负面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以及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鉴证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国有企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今朝 龙斧
根据《一评》12个命题所揭示的企业效率效益决定关系,逻辑和历史反证法分析将揭示,1949—1980年中国如果建立西方或非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经济要么屡遭失败,要么无法避免战争、军阀割据、外族侵略、政权更迭、社会革命。而用西方的效率效益决定关系来衡量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条件,再加上"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那中国经济只能是崩溃与失败得更快。然而事实却表明,中国1949—1980年不仅GDP、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人均寿命在短期内即得到极大提高。即使从1980—1995年看,如果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私有经济则要增长1 014倍才能实现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这些实证和反证分析从不同角度表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杨瑞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不应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共同发展的,关键是确认它们在各自适宜发展的领域发挥作用。本文从产品性质及行业特性两个维度来客观制定功能导向的分类方法,以此来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一部分宜进行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一部分宜实行民营化。在分类改革原则下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公共产品领域推进"长期导向"下的混合,在自然垄断领域推进"控制权导向"下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混合所有制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杨瑞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不应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共同发展的,关键是确认它们在各自适宜发展的领域发挥作用。本文从产品性质及行业特性两个维度来客观制定功能导向的分类方法,以此来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一部分宜进行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一部分宜实行民营化。在分类改革原则下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公共产品领域推进"长期导向"下的混合,在自然垄断领域推进"控制权导向"下的混合,在竞争性领域推进"流动性导向"下的混合,同时构建与国企分类改革战略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并分类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混合所有制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瑛 梁湘钏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篇章。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激发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在多重功能定位中肩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本文首先构建了新观念、新定位、新原则、新模式和新标准“五位一体”的理论逻辑框架,力图揭示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逻辑。接着本文基于广度、高度和深度等多维视角,从国企改革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外延性梳理国企改革十多年来的重要成就,并鉴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紧迫性,从改革的目标、逻辑、方向、模式和成效五大方位切入,总结出中国独特的国企改革经验范式。最后,立足于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境,提出国企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剑平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与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是国有企业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而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共同需要则是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共享的实践指向。国有企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在增强国家再分配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要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共享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需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核心,坚持分类改革原则,继续发挥上缴净利润和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既有共享路径,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共享规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机制与直接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前调节作用,下调基本民生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降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融资成本,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居民之间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差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其演进历程超越了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非此即彼的固化视角,形成了具有中国优势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文章系统梳理了西方国有化运动与私有化浪潮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重点回溯了我国国有企业混改实践的演进历程与现实进展,并从资源配置效应、内部治理效应和外部治理效应三个维度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提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渠道。鉴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内部调整视角与外部支持因素提出一系列国企混改优化路径与推进举措,有助于厘清国企混改现实进展与深化方向,多维度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中超
本文从金融结构变迁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视角,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逻辑与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从一开始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担,在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面临新一轮改革;与此同时,作为从初始设计就承担着为国企服务的中国金融体系,也面临着金融结构的渐进调整过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对中国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使得二者统一协调。文章在分析二者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国金融结构优化变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国有企业 经济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