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0)
2023(11081)
2022(9284)
2021(8537)
2020(7460)
2019(17248)
2018(17087)
2017(33555)
2016(18411)
2015(20752)
2014(20759)
2013(20789)
2012(19319)
2011(17131)
2010(17344)
2009(16365)
2008(16759)
2007(15289)
2006(13140)
2005(12017)
作者
(52550)
(44011)
(43941)
(41617)
(28218)
(21106)
(20178)
(17198)
(16359)
(15716)
(14856)
(14739)
(13975)
(13814)
(13555)
(13513)
(13495)
(12986)
(12793)
(12676)
(11014)
(10721)
(10692)
(10131)
(9993)
(9835)
(9797)
(9771)
(8901)
(8737)
学科
(83195)
经济(83090)
(82836)
(75390)
企业(75390)
管理(66702)
方法(37184)
数学(28810)
业经(28797)
数学方法(28590)
(28215)
(27563)
(20963)
财务(20943)
财务管理(20916)
农业(20306)
企业财务(19754)
中国(17428)
技术(17405)
(17129)
(15846)
地方(15759)
(14614)
贸易(14608)
理论(14562)
(14546)
(14347)
(14131)
(12795)
企业经济(12567)
机构
学院(268864)
大学(263529)
(113134)
经济(110817)
管理(108472)
理学(92651)
理学院(91685)
管理学(90528)
管理学院(89999)
研究(83621)
中国(67415)
(55369)
(53375)
科学(49959)
(47466)
(42513)
(42197)
财经(42088)
中心(39785)
业大(39127)
(37940)
研究所(37818)
农业(37544)
北京(34490)
经济学(33632)
(33475)
(32775)
师范(32514)
经济学院(30639)
财经大学(30609)
基金
项目(170785)
科学(135069)
研究(128239)
基金(123193)
(105359)
国家(104330)
科学基金(90789)
社会(81103)
社会科(76728)
社会科学(76703)
(68848)
基金项目(66326)
教育(58073)
自然(58017)
自然科(56614)
自然科学(56598)
(56174)
自然科学基金(55656)
编号(53439)
资助(49152)
成果(42461)
(38527)
(38280)
(37917)
重点(37778)
(37552)
课题(35611)
创新(35146)
(32889)
国家社会(32755)
期刊
(130541)
经济(130541)
研究(76647)
中国(49461)
(46497)
(44277)
管理(42128)
学报(35614)
科学(35333)
农业(30150)
大学(27243)
学学(25701)
技术(25472)
(24823)
金融(24823)
教育(23945)
业经(23941)
财经(21044)
(19305)
经济研究(19279)
(18189)
问题(17857)
技术经济(16171)
财会(14896)
现代(14173)
(13709)
商业(13399)
世界(13328)
(12341)
会计(12144)
共检索到400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思奇  金铭  
自1994年美国签订NAFTA以来,其对于国有企业规则的诉求不断拓展与深化,重点反映在奥巴马时期谈判的TPP以及特朗普政府主导签订的USMCA。作为美国贸易协定新范式,USMCA的国有企业规则代表了美国的最新诉求,预示着国际国有企业规则的可能走向。随着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其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本文以NAFTA、TPP、USMCA为例,剖析美式国有企业规则的演进及特点,并从具体条款层面透视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应品广  
美式与澳式国企规则分别代表了竞争中性推行的两条不同路径。前者是基于所有制歧视的制度扩张,后者则是基于国内改革实践的制度推广。经比较分析可知,美式国企规则在奉行原则方面以"竞争中性"之名行"竞争非中性"之实、在制度归属方面偏离竞争政策框架实施所有制歧视、在贯彻落实方面采取双重标准且存在内部逻辑矛盾、在国际推广方面无国内实践基础且有违国际共识等逻辑谬误。中国可借鉴澳式国企规则的推行路径,在竞争政策框架内构建中式竞争中性制度体系,参与全球制度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艳  李伍荣  
由于国有企业在一国和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和影响,所以成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国有企业的运营和治理规则除了出现在一些国家的管制政策中,也出现在部分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协定中。但是,这些规则要么没有突出服务业,要么缺乏贸易视角,或两者皆无。因此,有必要从服务贸易视角对国有企业的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由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23个经济体组成的"服务业挚友"(RGF)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近年来,伴随着TPP谈判和OECD的相关研究,以"竞争中立"原则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条款越来越受到关注。TPP的国有企业条款旨在消除国有企业补贴、消除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给予的特惠融资措施、保护外国私营企业经济活动、撤销政府采购的优惠偏好等,但是美国要求该条款仅约束中央级国有企业,表明美国推动的TPP国有企业条款不仅"制度非中性",而且带有强烈的歧视性。可以预见,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中国将与美国就该问题进行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牟涛   张志红   刘惟晗   赵宏阳   汪冬梅  
文章在梳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相关研究的前提下,从总体和不同功能分类对比两个方面分析山东省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实践情况,并归纳披露实践体现出的亮点工作;随后选取山东高速等七个省内外国有企业作为典型,分别从省内典型和省际同行业对比两个角度对这些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地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灿  
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实施的KPI制度为例,从实施范围、指标及权重、指标目标值、考核数据的管理以及考核结果的运用五个方面对制度中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探讨了其启示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蔺安林  王成璋  
本文分别介绍和评述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中国企业理论的发展做了简要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对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理论思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璐瑶  葛顺奇  
一、议题提出"国有企业"议题的提出,本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和跨国企业扩张背景下,推动贸易投资规则重点从边境措施向边境后措施转移,以加强企业和国家利益保护的体现,目的是防止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不当支持,扰乱市场公平竞争,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和国家经济利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健  纪建悦  
M B O( 管理层收购) 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并购形式,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 M B O 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有效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决策效率等作用。它是大公司实现资产剥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管理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研究 M B O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党印  
国有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组织形式从分权模式更多地朝着集权模式的方向演变,也有部分国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双重所有权管理模式。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家的职责应为:制定国家所有权政策;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其所有者权利;不应干预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提高运营透明度是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必要手段。中国深化国企改革,应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重新定位,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问责机制,提高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迅  李东升  
法国国有企业高管主要是来自于知识精英阶层,政府做为选拔的主体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合同制对享有高度集中控制权的高管进行制约,并根据高管在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薪酬,而知识精英阶层的声誉机制,确保了激励方式作用的有效发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祥松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本文借鉴德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谈谈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一、德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基础:有宏观协调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在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经济体制。它既有别于法国的那种依赖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东明  
联邦德国对国有企业所有制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始终是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公共经济运行原则而进行的。两德统一后,联邦政府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有制企业和国有企业也进行了同样的改造,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成功的教训,探讨德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式,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登永  
德国东部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转换及其启示洪登永在所有实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国家之中,原东德无疑是一个例外。两德统一使原东德的计划经济几乎在一夜之间转变为市场经济,原东德地区数以万计的大小国营企业一下子被推向市场竞争。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森  
十几年来,经济学家在探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时,思路基本上是堵两边、走中间,即国有企业改革不可能最终退回到传统的集中计划型体制中去,也不可能全盘私有化。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求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式。尽管如此,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方式选择的观点仍然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在这里,虽然后来中国的产权学派(主张通过产权明晰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学者们)曾一度占有上风,但是由于具体操作上的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