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7)
- 2023(5918)
- 2022(5088)
- 2021(4836)
- 2020(3927)
- 2019(9050)
- 2018(8782)
- 2017(17085)
- 2016(9011)
- 2015(10089)
- 2014(10094)
- 2013(9618)
- 2012(9106)
- 2011(8257)
- 2010(8727)
- 2009(8054)
- 2008(8121)
- 2007(7391)
- 2006(6852)
- 2005(6150)
- 学科
- 济(35256)
- 经济(35201)
- 业(26590)
- 管理(26526)
- 企(21796)
- 企业(21796)
- 贸(19404)
- 贸易(19394)
- 易(18882)
- 方法(13622)
- 农(12013)
- 数学(11317)
- 数学方法(11142)
- 中国(10333)
- 财(10302)
- 策(8735)
- 业经(7918)
- 制(7614)
- 出(7551)
- 关系(7395)
- 地方(7087)
- 农业(7057)
- 银(6407)
- 银行(6405)
- 行(6204)
- 融(6195)
- 金融(6195)
- 口(5989)
- 出口(5987)
- 出口贸易(5987)
- 机构
- 学院(129527)
- 大学(128083)
- 济(61919)
- 经济(60742)
- 管理(50747)
- 研究(45249)
- 理学(42857)
- 理学院(42457)
- 管理学(41934)
- 管理学院(41679)
- 中国(34828)
- 财(29085)
- 京(26229)
- 科学(23146)
- 财经(22104)
- 所(21885)
- 中心(20567)
- 江(20366)
- 经(20004)
- 研究所(19358)
- 经济学(18835)
- 农(17824)
- 经济学院(16985)
- 北京(16802)
- 院(16725)
- 范(16337)
- 师范(16258)
- 财经大学(16197)
- 贸(16049)
- 州(15687)
- 基金
- 项目(80102)
- 科学(63634)
- 研究(63249)
- 基金(58554)
- 家(50419)
- 国家(49533)
- 科学基金(42081)
- 社会(40667)
- 社会科(38679)
- 社会科学(38666)
- 省(30030)
- 基金项目(29395)
- 教育(28633)
- 编号(26487)
- 自然(25426)
- 划(25332)
- 资助(25074)
- 自然科(24807)
- 自然科学(24798)
- 自然科学基金(24385)
- 成果(22637)
- 部(18797)
- 课题(18218)
- 发(17818)
- 重点(17687)
- 性(16914)
- 国家社会(16769)
- 教育部(16600)
- 创(16571)
- 人文(16347)
共检索到208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东
近年来,全球范围带有连锁性和示范性贸易保护政策的频繁使用,中国则在易保护政策风潮的冲击下身受其害,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WTO)成员国。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事例频繁发生,尤其是美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在美国,各种利益集团有着极其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决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利益集团可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组织、商业性利益集团和非商业性利益集团。就其在对华贸易政策决策领域的影响力而言,政府组织具有最高的影响权重系数,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中,非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后。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决策 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晶 马静
美国是一个利益集团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益集团的数量和种类堪称世界之最。美国任何一项政策出台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利益集团活动的身影,任何一项政策的制订都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屠新泉
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为其对华贸易政策设置的优先目标在不断调整。冷战时期经贸关系服务于战略与安全目标,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冷战后的过渡期中国战略地位的下降和人权问题的凸显使中美经贸关系遭遇最大危机;1994年之后经济利益逐渐占据上风,并使获取贸易和投资利益成为美国在中国"入世"谈判中的主要出发点;中国"入世"以来,中国制造的冲击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从进攻性的出口政治转变为防御性的进口限制。
关键词:
美国 对华贸易政策 WTO 最惠国待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恒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给贸易各方及世界整体带来巨大利益,然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却是贸易保护,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这源于决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缺位。通过研究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并在分析基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及其调整方向,最后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讨论了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裴长洪
高伟凯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的代表性成果《自由贸易与国家利益》一书,已于2010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以下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传统贸易模型和新贸易模型均认为贸易可以产生双赢的结果,通过贸易各国的福利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市场等严格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原始模型的假设进行修正,即考虑到产业具有保留性,后来者通过学习技能能够实现追赶的情形,就会发现贸易国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国家利益冲突,对一国最有利的结果往往不利于另一国。这就意味着国际贸易在某些条件下是一种零和竞争的结果。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冲突使各国频繁使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应对贸易引发的竞争。当前,从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内在动机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会有更多的产业与美国在贸易领域展开竞争。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正逐步被竞争关系取代,遏制中国的崛起与赶超,同时为美国能够在中国发展中谋取更大的利益,是美国的现实诉求。如果美国无法达到这一既定战略目标,中美贸易战就有可能一直处于持续并升级的重复博弈之中。据此,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保持强大且理性的战略定力,制定符合多重博弈特征的博弈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家利益冲突 多重博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伟凯
自由贸易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国家利益思想。自由贸易理论既重视自由贸易为一国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也重视自由贸易带来的普遍利益,并且认识到自由贸易对国家利益认证和维护的作用。但是,自由贸易理论关于国家利益的论述是不充分的,存在一定缺陷。为此,自由贸易理论需要进一步坚持自由贸易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辩证认识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国家利益,强调相对国家利益在自由贸易中的重要性。总之,坚持国际政治经济分析方法是全面理解自由贸易理论的国家利益观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
自由贸易理论 国家利益 评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伟凯
在自由贸易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利益的传统地位、基本内涵以及作用方式均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强调自由市场的国际贸易之间,国家需要寻找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无条件的自由贸易会对一国的产业、能源、环境和金融等领域的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只有对国家利益的概念作出重新审视,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由贸易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关键词:
自由贸易 贸易自由化 国家利益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永莲
文章以国家利益为视角,分析从GATT到WTO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说明国家利益是贸易自由化的内在动力,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既要遵循国际惯例,更要遵循"国家利益原则"。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国家利益 GATT WTO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治来
自由贸易与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历来是学术界关心的热门话题。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石,贸易是国与国相互依存的重要途径。随着自由贸易的迅猛发展,自由贸易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必然受到更多关注。高伟凯博士推出新作《自由贸易与国家利益》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高著"),较好地推进了学术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伟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涵
自由贸易理论无法正确地揭示国际贸易的性质、发生原因及运行规律,源于“国家利益”在其理论体系中缺位。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国家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影子主体”,国家利益原则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思路、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认同程度等。各国的贸易政策选择无不遵循国家利益原则。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对如何通过贸易政策实现国家利益有着不同的看法,进而对贸易政策选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家利益原则 贸易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智 张晓桐
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的高度依赖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利益,在贸易往来中处于比较劣势的美国进口竞争产业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议员表达对华贸易保护的利益诉求;国会议员为赢得选举或连任,必然重视其呼声,从而将贸易保护主义嵌入到对华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美国州级层面的“进口竞争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美国产业受到中国进口竞争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且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州域;其次,文章利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票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受进口竞争影响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低技术产业会促使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赞成票,知识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则与之相反;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进口竞争产业通过劳工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对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的投票具有正向中介作用,而商业利益集团起到的负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施加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