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2)
2023(13391)
2022(11817)
2021(11110)
2020(9331)
2019(21660)
2018(21544)
2017(42034)
2016(22740)
2015(25207)
2014(25279)
2013(25169)
2012(23178)
2011(20660)
2010(20447)
2009(18591)
2008(18233)
2007(15730)
2006(13584)
2005(11725)
作者
(64992)
(54047)
(53514)
(51098)
(34455)
(26005)
(24553)
(21161)
(20342)
(19250)
(18375)
(17979)
(17240)
(16929)
(16581)
(16383)
(16169)
(15979)
(15391)
(15379)
(13376)
(13025)
(13005)
(12152)
(12057)
(11957)
(11831)
(11805)
(10858)
(10673)
学科
(92996)
经济(92906)
管理(63217)
(61409)
(51319)
企业(51319)
方法(43244)
数学(37071)
数学方法(36690)
(23868)
贸易(23855)
(23806)
(23118)
(22875)
中国(21175)
业经(21084)
地方(20846)
(19531)
(15737)
农业(15685)
财务(15677)
财务管理(15655)
理论(15305)
(14928)
技术(14869)
企业财务(14799)
(14006)
环境(13874)
产业(13281)
(12211)
机构
大学(319730)
学院(318412)
(129380)
管理(126859)
经济(126691)
理学(110776)
理学院(109547)
管理学(107718)
管理学院(107153)
研究(106341)
中国(75981)
(67479)
科学(66228)
(56475)
(52987)
(50760)
研究所(48547)
业大(48491)
中心(47428)
财经(46307)
(45065)
北京(42175)
(42083)
(41410)
师范(41014)
农业(40099)
(39368)
经济学(38377)
(37007)
经济学院(34931)
基金
项目(222726)
科学(174668)
研究(162223)
基金(161537)
(140725)
国家(139599)
科学基金(119848)
社会(101394)
社会科(96183)
社会科学(96157)
基金项目(86984)
(86983)
自然(78908)
自然科(77064)
自然科学(77044)
自然科学基金(75658)
教育(73222)
(72940)
资助(66334)
编号(66011)
成果(52595)
重点(49447)
(48881)
(47793)
(46532)
课题(44711)
创新(43361)
科研(42661)
教育部(41837)
大学(41503)
期刊
(137178)
经济(137178)
研究(91841)
中国(54390)
学报(50614)
科学(46346)
管理(45437)
(45237)
(42227)
大学(38014)
学学(35841)
教育(32073)
农业(32029)
技术(26675)
(23730)
金融(23730)
业经(23099)
经济研究(22438)
财经(21723)
问题(19558)
(18740)
(18642)
(16776)
图书(16296)
国际(16060)
科技(15683)
技术经济(15476)
理论(14845)
现代(14412)
商业(14364)
共检索到454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倩青  
本文利用计量模型,以中美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的化学工业为代表,检验了美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之间的关系,发现中美双边产业内贸易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正相关,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较大;美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负相关,且影响不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直接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首先,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中,基于HS分类的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商品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而且在此类商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类别商品的贸易几乎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别的商品中,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的商品是中间产品。其次,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电子产品行业。由于美国在该行业的公司内贸易比率很高,而且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属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形式,因此,美国直接投资是中国与新加坡双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会君  朱延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FDI)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采用1989-2010年的数据,分析日本FDI和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FDI与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日本FDI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并没有改变中日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中国的实际贸易竞争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飞  
本文把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性和垂直性两种,并利用修改后的Grubel和Lloyd指数,计算了我国与1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根据本文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比重达到80%;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一般都不超过10%。与此同时,本文还时影响我国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我国总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人力资本正相关;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正相关。地理空间位置与它们都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兴坤  
日本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本文以电气机械产业为例,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日本对华FDI对中日贸易以及对我国竞争优势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日本对华FDI对中日双边贸易、中日产业内贸易以及中国相对于日本的生产优势和组装优势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日本对华FDI与双边进出口、产业内贸易以及中国竞争优势结构之间的长期和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来科  廖春  
本文研究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中贸易逆差有明显的扩大效应。成本导向型的美国直接投资扩大了中方对美国的出口;市场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又缩小了美国对华的出口;同时,中国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顺差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因此,适当调整我国的外资政策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亚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资本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在国际经济贸易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相关性及影响的分析,提出利用国际资本发展加工贸易的策略,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三兴  
本文利用联合国SITC(REV.04)标准和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表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其他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G-L指数较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并不具一致性。如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东盟与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对制造业无明显影响。而教育支出则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规模最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行业内贸易,但对其他行业影响不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培源  胡日东  
计量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互补关系,尤其制成品的出口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制成品的出口是美中贸易逆差的因。因此,美国进入中国的FDI,尤其是进入制造业的FDI越多,美国从中国进口就越多,美中贸易逆差越大。这种贸易不平衡的扩大,主要是由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和国际分工地位的不同,因而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而且会随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进一步转移而加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伍荣  余慧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可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放  李季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88~2008年中日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日市场规模差异与中日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利用G-L指数对1988~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 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美市场规模及其差异,以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美人均GDP差异与中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悦  陈明伟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向欧盟出口以及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向欧盟进口均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协整关系。这说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欧双边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比较稳定,而且欧盟对华的直接投资与中欧双边贸易在规模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时,从短期看来,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欧盟进出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盾  
近年来,中韩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1986-2005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在不同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既可以是替代关系也可以是互补关系。现实中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反映了二者之间真实的经济互补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虚假的统计互补关系。垂直联系机制和水平联系机制构成经济互补关系的传递渠道,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存成为统计互补关系的基础。在经验分析中,只有控制同时影响二者的外生因素,才能剔除统计互补的影响,得出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