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6)
2023(7564)
2022(6465)
2021(5791)
2020(4988)
2019(11555)
2018(11231)
2017(22136)
2016(11875)
2015(13703)
2014(13760)
2013(13608)
2012(12253)
2011(10989)
2010(11281)
2009(10333)
2008(9903)
2007(8687)
2006(7353)
2005(6185)
作者
(33679)
(28162)
(27871)
(26695)
(18031)
(13534)
(12849)
(11197)
(10708)
(10101)
(9720)
(9561)
(8960)
(8746)
(8705)
(8582)
(8300)
(8292)
(8168)
(8165)
(6982)
(6973)
(6885)
(6459)
(6382)
(6327)
(6260)
(6180)
(5750)
(5544)
学科
(58742)
经济(58684)
管理(37853)
方法(36517)
(36310)
数学(34172)
数学方法(33627)
(30140)
企业(30140)
(13583)
(12976)
中国(12613)
业经(10437)
(9767)
贸易(9758)
地方(9697)
(9420)
农业(8995)
(8947)
财务(8910)
财务管理(8887)
理论(8812)
企业财务(8514)
技术(7811)
(7685)
环境(7517)
(7457)
(7063)
(6893)
(6857)
机构
学院(174929)
大学(173885)
(74231)
管理(74018)
经济(72933)
理学(65529)
理学院(64970)
管理学(63616)
管理学院(63340)
研究(50241)
中国(37990)
(34817)
(32981)
科学(29649)
财经(27451)
业大(25084)
(25022)
(24521)
(24382)
中心(23880)
(23771)
经济学(23270)
研究所(21636)
北京(21589)
经济学院(21244)
(20821)
师范(20624)
财经大学(20555)
商学(20356)
经济管理(20244)
基金
项目(122727)
科学(98364)
基金(90547)
研究(88102)
(77908)
国家(77327)
科学基金(68507)
社会(57467)
社会科(54819)
社会科学(54803)
(48842)
基金项目(47014)
自然(45049)
自然科(44136)
自然科学(44129)
自然科学基金(43307)
教育(43249)
(40331)
资助(39437)
编号(35062)
(27846)
重点(27470)
成果(26483)
(25559)
(25219)
教育部(24561)
课题(24457)
人文(23892)
国家社会(23813)
创新(23791)
期刊
(72549)
经济(72549)
研究(46723)
中国(29498)
管理(26266)
(24780)
学报(23248)
科学(22314)
(19872)
教育(18919)
大学(18633)
技术(18097)
学学(17590)
农业(13801)
统计(13677)
(13643)
金融(13643)
财经(13496)
经济研究(13282)
业经(12560)
(12357)
(11424)
决策(11411)
技术经济(10276)
商业(10204)
问题(8996)
(8389)
理论(7372)
资源(7179)
科技(7133)
共检索到23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仁仁  
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消费成为当前国内消费的重要转变趋势之一。本文采用SEN-G模型,评估选取的我国31个省份的美好生活消费质量情况。研究发现:首先,大多数省份美好生活消费质量得到提升,但提升幅度有限,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次,美好生活消费质量影响要素均衡性表现较优的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而均衡性以及单项要素表现较差的多位于西部地区;最后,SEM-G模型在凸显评价对象间的发展关系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美好生活消费质量评价。基于此,文章从做好美好生活消费顶层设计、推动消费结构向美好生活型消费升级、持续加强美好生活消费观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美好生活消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赵佳  邹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消费经济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它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获取各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消费资料的意愿和消费的主观体验。围绕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要求、动力、方向,本文构建了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水平、品质、满意度三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应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收入分配、供需平衡、消费质量、消费效率、物质获得感、社会安全感、精神幸福感九个次级维度衡量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旨在为美好生活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科学发展经历了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阶段,实际上也到了需要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生活科学阶段,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生活科学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科学的发展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家彬  
过去一年,按照"北京电控"的战略部署,以牡丹集团为核心,联合北京益泰集团、北电科林公司,共同组建了"北京电控信息服务产业平台"。这标志着牡丹集团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本人有幸担任了平台建设负责人和三家企业的董事长,同时愈发感到人才、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平台继续坚持以技术进步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五有"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实施民生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的战略决策。从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87亿元,年均增长48.4%,受益人口逐步覆盖到6000多万人,人均受益近3000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学有所教基本实现。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3.7亿元,从四个方面推动了学有所教。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党新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如何响应这一变化,是值得企业思考的战略课题。一、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定义美好生活改革开放后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生产了与城市生活配套的绝大多数产品,而且拥有全球第一的规模。如今,我们的重点不是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龙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林业的影响也将是深层次、全方位的。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谋划,全力推进,促进林业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柳海民  
美好生活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下,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来实现一种总体上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在现实学校教育中,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学校教育应当观照人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重视人的德性养成,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重视智慧的成长,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践行美好、累积美好,从而唤醒、带领、指引、培养人过美好生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扩大开放、满足群众需求,倒逼产品提质、产业升级,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解读。三年五次降税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日用消费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日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卫华  
碳中和作为一项长远愿景将对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也符合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图。在碳中和背景下,实现美好生活发展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物质生活丰富,而是物质、精神和环境的全面提升和极大丰富。这为供给侧和消费侧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开展,将对全球产业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从消费端来看,以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观念将深入影响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和消费端的碳排放。消费转型为推动碳中和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消费转型和升级为基础,带动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裕国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宏伟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一全新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再凝炼、再发展。以实现人民
关键词: 满足程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永丽  王宇雄  赵鹭  
日常生活是美好生活产生的源泉,将美好生活转化为农民日常生活的新秩序,这既是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又是新时代农民日常生活新秩序建构的重要向度。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日常生活呈现日常生活状态的区隔性、日常生活方式的开放性和日常生活思维的传统性等特点。农民日常生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日常生活秩序的紊乱,即农民日常生活状态的区隔性使农民社会关系紧张、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开放性使农民价值观念冲突、农民日常生活思维的传统性使农民日常生活规范难以革新。以美好生活为指向重建农民日常生活秩序,当以美好生活的关系理性重构农民社会关系、以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重塑农民价值观念、以美好生活的道德旨归重树农民生活规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永丽  王宇雄  赵鹭  
日常生活是美好生活产生的源泉,将美好生活转化为农民日常生活的新秩序,这既是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又是新时代农民日常生活新秩序建构的重要向度。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日常生活呈现日常生活状态的区隔性、日常生活方式的开放性和日常生活思维的传统性等特点。农民日常生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日常生活秩序的紊乱,即农民日常生活状态的区隔性使农民社会关系紧张、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开放性使农民价值观念冲突、农民日常生活思维的传统性使农民日常生活规范难以革新。以美好生活为指向重建农民日常生活秩序,当以美好生活的关系理性重构农民社会关系、以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重塑农民价值观念、以美好生活的道德旨归重树农民生活规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正>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型,使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孙豪等著《从消费增长到消费升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路径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索了消费从水平提高到结构升级再到美好生活实现的递进性发展。整体而言,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框架系统。该书主要包括消费增长、消费升级与美好生活三篇。消费增长部分有七章,围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开展了系列研究。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丽  
加速实现农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事关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革命发展的战略性需求,更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集体学习时,针对食品安全提出了“四个最严”指示,其中首要的即为最严谨的标准。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强调指出,要“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