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3)
2023(5466)
2022(4528)
2021(4584)
2020(3844)
2019(9033)
2018(8906)
2017(16793)
2016(9005)
2015(10412)
2014(10227)
2013(10276)
2012(9774)
2011(9202)
2010(9236)
2009(8726)
2008(8660)
2007(7507)
2006(6676)
2005(6188)
作者
(25943)
(21684)
(21601)
(20493)
(14037)
(10245)
(9785)
(8544)
(8349)
(7700)
(7647)
(7260)
(7066)
(7003)
(6968)
(6636)
(6460)
(6279)
(6203)
(5935)
(5535)
(5232)
(5222)
(4962)
(4902)
(4835)
(4800)
(4593)
(4442)
(4417)
学科
(38512)
经济(38458)
管理(19230)
(17427)
方法(17067)
数学(15455)
数学方法(15316)
中国(13667)
(12533)
企业(12533)
(12161)
贸易(12156)
(12006)
(9695)
(8086)
(7307)
(7278)
(6956)
金融(6955)
(6873)
银行(6858)
(6716)
业经(6548)
关系(6199)
农业(6119)
(6053)
环境(5774)
(5598)
(5392)
(4968)
机构
大学(138565)
学院(131612)
(63259)
经济(62328)
研究(55582)
管理(46798)
中国(43178)
理学(39533)
理学院(38977)
管理学(38447)
管理学院(38187)
(31393)
科学(31130)
(28821)
(27142)
研究所(26454)
中心(23158)
财经(21848)
经济学(21516)
北京(20986)
(20965)
(20234)
(19618)
(19582)
师范(19476)
经济学院(19319)
(17814)
科学院(16817)
业大(16752)
农业(16658)
基金
项目(85257)
科学(67812)
基金(65158)
研究(62562)
(57914)
国家(57525)
科学基金(47596)
社会(41631)
社会科(39496)
社会科学(39489)
基金项目(33092)
自然(29154)
教育(28800)
自然科(28555)
自然科学(28542)
自然科学基金(28100)
资助(27577)
(27488)
(26105)
编号(23084)
(21482)
成果(20888)
中国(20674)
重点(19811)
国家社会(18940)
(18529)
教育部(18490)
(17082)
课题(16654)
大学(16640)
期刊
(68765)
经济(68765)
研究(45487)
中国(27313)
科学(20739)
学报(20706)
(19351)
(18909)
管理(17620)
大学(16010)
教育(15528)
学学(14532)
农业(13863)
(13260)
金融(13260)
经济研究(12383)
国际(11355)
世界(11352)
财经(11210)
(11121)
技术(9984)
(9812)
问题(9105)
(8861)
业经(7679)
图书(6954)
技术经济(6732)
(6218)
论坛(6218)
(5927)
共检索到20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郁晓华  
美国iPad项目与中国电子书包新一轮发展有着几乎一致的需求和目标,但同样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美国iPad项目更显成效。iPad项目在发展初期以高校试点为主,属于一种零星、松散的单个组织行为,但2011年秋季进入中小学校领域后则逐渐呈现出一种以地区为单位整体分阶段推进的特征。截至2013年2月,超过450万台iPad在美国教育领域应用。本文在对大量相关报道和官方发布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美国iPad项目的方案、成效、面临的争议和问题,并从经费、进度、培训和管理四个方面探讨了对中国电子书包的启示。本文认为中国电子书包应确立自己的发展里程碑,聚集各方力量探讨共力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小翠  傅文奇  
2010年开始美国图书馆界陆续发起DCL、eVoke 2.0、Enki和eShelf等图书馆自建电子书平台的项目,发展至今已有多个州的图书馆参与自建电子书平台的探索,并在资源建设、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DCL、Enki、eVoke2.0等平台实施情况加以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图书馆自建电子书平台改变了原有图书馆被动接受的电子书商业模式,大大地提高了电子书资源的保存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其在资金、资源、信息组织和阅读软件等方面面临的障碍也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启示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群  王琼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阅读方式的普及,图书馆电子服务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如何更好地将国外有益的经验融入到我国的电子书服务中,提升读者使用体验,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面临的障碍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美国电子书服务的经验。[结果/结论]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电子书服务的对策,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春  焦建利  
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书包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不同人群对电子书包褒贬不一,直接影响其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梳理与总结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与理解,从而找出电子书包应用和推广的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研究者对广东省佛山市197名高中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电子书包内涵有一致的理解并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认为自己适合使用电子书包的学科是语文和英语;女生与电子书包使用经验丰富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网龄长的学生对待网络管理方式更开放;男学生、电子书包经验少的学生、网龄长的学生对使用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对此笔者建议:持续跟踪电子书包一线教学的发展,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艳杰  
本文介绍了EBL的概况及服务模式,提出了电子书馆际互借的设想,分析了实现电子书馆际互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玉龙  蒋家傅  
当前,电子书包已经从零散的试点应用逐步进入标准化、一体化的建设阶段。而现有关于电子书包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如主要是从经验角度出发,开展电子书包设计与应用;孤立看待电子书包,重点关注其装备工具效能,而未能从系统论角度将其置于宏观的教育传播系统加以审视。为此,笔者提出借助隐喻思维,重识电子书包。认为电子书包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式、开放性、可移动的数字化教育传播系统"。进而依据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生态系统模型,并结合项目实践详细阐述了其核心功能设计。本研究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对电子书包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认知视角,希望对其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丽喃  
我国电子书包工程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缺乏政策引导与技术规范。公共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覆盖全社会的服务体系、无障碍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为电子书包工程的普及与推广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有效的支持。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教学提供辅助服务,为学生和家长构筑共同成长的空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佳  张玮  张莹璐  
通过对包括集成商、出版商在内的国内成熟的面向图书馆的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大众类电子书平台进行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资源建设、技术特性和商业模式3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有代表性的大众类电子书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大众类电子书平台市场普遍存在新书占比少、纸电同步率不高;阅读体验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同时,各供应商之间的资源整合也会给图书馆提供统一服务造成困难。提出大众类电子书服务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应提高数据开放程度,通过与图书馆合作深入调研用户阅读行为,加强电子书的阅读推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志刚  
电子书包是一种个性化的认知教育、学习交流、技术传导和辅助教学的系统教育学习的电子平台,已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一个宝囊,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如果把电子书包的应用扩展到高校专业教育教学上,对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改革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子书包在国内外应用现状,提出了电子书包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和关键环节,设计了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电子书包的开发方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江丰光  郑娟  贺平  
电子书包试点学校已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教师作为电子书包的第一使用者,了解其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对电子书包未来设计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了解教师对AiSchool电子书包的满意度和需求,以期对未来电子书包的设计和开发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晨蕊  孙众  
电子书包发展已十余年,但对使用满意度的研究为数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电子书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网络对我国某省市使用电子书包的71所小学的5,788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建立电子书包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感知有效性以及互动学习活动可作为预测因子积极影响电子书包满意度,而自我效能感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学生个人背景信息中,性别差异对电子书包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影响,年级、电子书包使用频率、家长对学习重视程度的不同显著影响电子书包满意度水平。最后,从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技术角度对提升电子书包满意度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强  刘术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接触率不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正版电子书数量显著增加,网络文学等原创电子书质量有所提高,移动阅读终端成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入口,电子书相关标准规范的研制有了新进展,电子书产业链条角色融合加剧。这些新变化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和服务影响深刻。图书馆需要适应新形势,转变思维,有重点地加强电子书馆藏建设,提高电子书服务体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牟智佳  张文兰  
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书包试验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书包在实验班级中近一年的课堂应用,对影响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教师、感知有用、感知易用、电子教材和课堂测评系统是影响学生对电子书包使用意向的主要因素。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看,课程教师和电子教材间接影响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使用意向,课堂测评系统、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直接影响学生的使用意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宝  唐明珍  
随着电子书包在试点学校的开展,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已经成为电子书包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试图根据目前电子书包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个性化资源建设中资源的情景知识网络结构化、有效拓展、非线性组织、碎片化与易获易读和个性化推送等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个性化资源建设的服务模型,并分析个性化资源服务的实质是一种自组织的学习空间(SOLS),同时列举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服务示例,展望了服务模型的发展前景,以期对电子书包环境下资源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蹇瑞卿  胡海燕  
电子书馆际互借是馆际互借这一图书馆传统服务在电子书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文章分析电子书馆际互借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传统的馆际互借模式与基于在线电子书平台的新馆际互借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在这些模式的指导下,要充分利用在线电子书平台,综合考虑电子书的不同来源、版权保护、读者获取电子书的方式等状况,开展图书馆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