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2)
- 2023(11321)
- 2022(9979)
- 2021(9498)
- 2020(8085)
- 2019(18777)
- 2018(18771)
- 2017(35955)
- 2016(19711)
- 2015(22203)
- 2014(22210)
- 2013(21909)
- 2012(20044)
- 2011(17765)
- 2010(17814)
- 2009(16250)
- 2008(16404)
- 2007(14077)
- 2006(12048)
- 2005(10671)
- 学科
- 济(71696)
- 经济(71612)
- 管理(57883)
- 业(53896)
- 企(46797)
- 企业(46797)
- 方法(34774)
- 数学(29374)
- 数学方法(28917)
- 财(21749)
- 农(18094)
- 学(17978)
- 中国(17968)
- 业经(16483)
- 务(15826)
- 财务(15762)
- 财务管理(15731)
- 企业财务(14740)
- 理论(14372)
- 地方(14038)
- 贸(12802)
- 贸易(12795)
- 和(12554)
- 制(12537)
- 易(12408)
- 农业(12098)
- 技术(11495)
- 环境(11426)
- 教育(11226)
- 银(10494)
- 机构
- 大学(273092)
- 学院(271975)
- 管理(109301)
- 济(100110)
- 经济(97623)
- 理学(94702)
- 理学院(93656)
- 管理学(91908)
- 管理学院(91415)
- 研究(87436)
- 中国(65027)
- 京(59376)
- 科学(55396)
- 财(49845)
- 所(44328)
- 农(39937)
- 研究所(39834)
- 业大(39810)
- 中心(39479)
- 江(39427)
- 财经(38910)
- 北京(38011)
- 范(37504)
- 师范(37197)
- 经(35052)
- 州(32500)
- 院(32082)
- 农业(31199)
- 师范大学(30120)
- 技术(29456)
- 基金
- 项目(183855)
- 科学(143132)
- 研究(136829)
- 基金(131037)
- 家(113178)
- 国家(112171)
- 科学基金(96462)
- 社会(82557)
- 社会科(78010)
- 社会科学(77988)
- 省(72261)
- 基金项目(70157)
- 自然(63711)
- 教育(63649)
- 自然科(62189)
- 自然科学(62174)
- 自然科学基金(61011)
- 划(60683)
- 编号(57936)
- 资助(54349)
- 成果(47542)
- 重点(40629)
- 部(40089)
- 课题(39360)
- 发(38165)
- 创(37820)
- 项目编号(36467)
- 科研(35239)
- 创新(35083)
- 大学(34758)
- 期刊
- 济(110830)
- 经济(110830)
- 研究(81897)
- 中国(50507)
- 学报(41790)
- 财(41634)
- 管理(39189)
- 科学(37788)
- 农(35794)
- 教育(35528)
- 大学(31637)
- 学学(29218)
- 农业(25544)
- 技术(24269)
- 融(20206)
- 金融(20206)
- 业经(18361)
- 财经(18020)
- 图书(17331)
- 经济研究(17251)
- 会计(16956)
- 经(15092)
- 财会(14332)
- 问题(14016)
- 理论(13951)
- 科技(13169)
- 实践(13048)
- 践(13048)
- 业(13021)
- 技术经济(12996)
共检索到39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家澍 陈秧秧
过去一年多来,世界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全球金融与非金融机构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曾被视为次级抵押贷款领域孤立性质的危机,已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人们认为,引起或促成本次金融危机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低利率,快速的住房增值,多品种抵押贷款产品,宽松的承保标准,不断增长的杠杆,被认为可能比担保更安全的创新投资工具,以及不充分的监管。①不仅金融机构遭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FASB 公允价值 准则应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9月FASB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SFAS157),制定了新的公允价值定义和计量指南。本文介绍SFAS157的主要理论:脱手价计量目标、市场参与者观和公允价值级次,分析这些理论的形成背景和现实意义,归纳SFAS157的主要特征并探讨它对改进我国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借鉴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永生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备受关注。危机期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积极研究解决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凯
文章通过对美国公允价值发展过程的案例研究,系统梳理了公允价值计量发展的整个过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孕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发展和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美国次贷危机前)、反思和完善阶段(美国次贷危机以来)。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 案例研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考察不同时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及其转变,发现1930年代的"恶意资产重估增值"导致SEC长期抵制公允价值应用,而1970至80年代的通货膨胀、市场波动和危机事件促使SEC彻底改变态度,成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推动者和捍卫者。SEC的明确支持和肯定是公允价值会计渡过2008金融危机的关键,SEC主要官员的态度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有实质性地影响。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SEC 2008金融危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韩东平 王亚鸣
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当前现实经济环境中应用障碍的分析,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现实情况下应谨慎使用的启示,并力图寻求解决其在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 市场价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世驰 陈炳辉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 ,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 ,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 ,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 :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 ,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 ;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 ,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 ,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金龙 王玉珍
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91年10月正式着手制定有关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的财务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引起了激烈争论。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观点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支持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表不具有相关性,因为它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与当前价值相关的信息。公允价值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现行会计模式的极端背离。公允价值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不具有可靠性,因为这些信息并非建立在正常交易基础之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永生
2004年6月23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s)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FVM)。FVM 在对美国现行所有会计准则、公告和声明中有关"公允价值"的论述或规范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框架。FVM 代表了美国公允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治安 任世驰
美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甚至错误,表现在公允价值定义与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冲突、价值与价格混淆、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认识不准确、计量重点把握不当、公允价值理论体系混乱复杂等多个方面。美国公允价值研究的真正突破表现在:(1)对公允价值可靠性认识态度发生了悄然转变;(2)明确提倡价值计量,为澄清价值计量属性和货币计量单位提供了契机;(3)提出了后续计量概念,这是会计动态反映观的开始。这三个方面的突破,实际上暗示了公允价值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于永生
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告(SFAS157),目的是统一和改进其公认会计原则(GAAP)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及相关披露,为进一步拓展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