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6)
2023(3479)
2022(2911)
2021(3042)
2020(2587)
2019(5969)
2018(6039)
2017(11286)
2016(6436)
2015(7156)
2014(7251)
2013(6967)
2012(6833)
2011(6129)
2010(6302)
2009(5933)
2008(6289)
2007(5857)
2006(5089)
2005(4697)
作者
(18104)
(14920)
(14824)
(14221)
(9586)
(7208)
(6993)
(5868)
(5664)
(5421)
(5171)
(5000)
(4762)
(4701)
(4614)
(4553)
(4500)
(4428)
(4342)
(4331)
(3847)
(3665)
(3649)
(3477)
(3437)
(3413)
(3275)
(3267)
(3075)
(3070)
学科
(21296)
经济(21249)
管理(16272)
(14929)
(11540)
企业(11540)
方法(8683)
数学(7137)
数学方法(6937)
中国(6770)
(6765)
(6460)
(5451)
(5378)
(4882)
金融(4882)
(4773)
贸易(4769)
农业(4731)
(4722)
银行(4710)
(4666)
业经(4593)
(4467)
理论(4275)
教育(3857)
地方(3698)
(3554)
(3554)
财务(3536)
机构
大学(90818)
学院(86666)
(33367)
研究(32849)
经济(32508)
管理(29459)
中国(26106)
理学(24299)
理学院(23940)
管理学(23404)
管理学院(23216)
(20563)
科学(19551)
(17555)
(17453)
研究所(15488)
中心(15228)
(14425)
(14122)
(14109)
师范(13981)
北京(13568)
财经(12941)
业大(11765)
(11715)
(11685)
师范大学(11586)
农业(11412)
(11250)
教育(10524)
基金
项目(52153)
科学(40119)
研究(39487)
基金(36977)
(32509)
国家(32215)
科学基金(26304)
社会(23884)
社会科(22486)
社会科学(22480)
教育(19194)
(18936)
基金项目(18661)
(16889)
编号(16653)
自然(16160)
成果(15824)
自然科(15805)
自然科学(15800)
资助(15664)
自然科学基金(15521)
(12242)
重点(11904)
课题(11694)
(10972)
项目编号(10579)
教育部(10522)
(10373)
(10347)
大学(10333)
期刊
(40400)
经济(40400)
研究(29328)
中国(21745)
教育(16064)
学报(15058)
(14476)
(14440)
科学(12567)
管理(12228)
大学(12006)
学学(10670)
(10257)
金融(10257)
农业(9967)
技术(7381)
图书(6738)
国际(6688)
财经(6636)
(6360)
世界(6118)
(5966)
经济研究(5921)
(5783)
问题(5306)
业经(5050)
书馆(4993)
图书馆(4993)
(4900)
(4634)
共检索到147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维和  孙元欣  王佳圆  
中美2015年将启动负面清单谈判,系统地分析美国已经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为中国谈判提供参考,对我国合理设置负面清单维护国家利益大有裨益。本文基于2005年美国—乌拉圭双边投资协定、2007年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美国—卢旺达双边投资协定,以美国的负面清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行业选择、涉及原则和限制措施等方面予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在未来的中美负面清单谈判提供了方向性指导:选择性地开放不同行业;对敏感度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对影响力不清晰的产业设置"互利互惠"缓冲带;将国有企业列入第二类负面清单;条款设置须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峰  于传治  
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涉外投资规则基本框架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美版BIT进行考察,认清负面清单的制度价值在于为相应策略的灵活运用留有余地,并意识到仍存在亟待完善投资审查等配套制度等问题,初步建构负面清单变通适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完善途径,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外资准入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陶燕兰  宾建成  
"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这一新的模式,越来越在世界范围内的外国投资领域变得越来越"热门",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安排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模式的外资管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并以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为试验点,层层推进。本文探讨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的法律要求及其与WTO相关规则的差异,并提出了这种规则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建明  姚鹏  吴立鹏  
本文基于美国自由贸易协议(FTA)的负面清单,定量刻画了其单内行业的外资进入壁垒强度,并利用"投入—产出"关系测算了其对单外行业的间接限制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美国2000-2015年的细分行业数据,分单内行业和单外行业两个样本,考察了外资进入壁垒对外资流入行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面清单对解释美国外资流入的行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小企业更加难以进入单内行业,这限制了单内行业外资流入的整体规模;签署负面清单模式FTA对外资流入具有促进作用,但行业进入壁垒越高,促进作用越小;来自FTA成员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流向单内行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与单内行业投入—产出关联越紧密的单外行业,其外资进入所受到的抑制作用也越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美国负面清单模式实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冰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对中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影响深远,一方面有利于突破现有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外资监管与风险防控能力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降低进一步开放带来的监管风险,为保留根据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外资政策的灵活性,中国需要在缔结中美BIT之前通过统一内外资法律、制订专门的外资管理法、完善外资准入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规范化与制度化反垄断审查工作先行改革与完善国内外资管理体制,予以有效应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庞明川  朱华  刘婧  
外资准入制度是一国外资政策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中国现行的外资准入制度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调整,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与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的持续推进,国际投资领域多数国家通行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势必会突破中国现行的外资准入框架,给外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世界第二大引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国内外资管理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准入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司文  
自贸协定中文化产业领域的外资准入清单设置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利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针对当前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国家缔结的自贸协定中相关清单的模式加以研究,并对我国相关清单的设置提出建议。此类清单主要有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两种模式,采用负面清单的国家又存在多种变通方法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我国应当借鉴先进国际经验,在形式上设置"减码"和"加码"清单,分别将禁止类和限制类的产业门类纳入其中,采用通行的产业分类标准,提升清单透明度,灵活地设置负面清单的条款和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司文  
自贸协定中文化产业领域的外资准入清单设置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利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针对当前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国家缔结的自贸协定中相关清单的模式加以研究,并对我国相关清单的设置提出建议。此类清单主要有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两种模式,采用负面清单的国家又存在多种变通方法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我国应当借鉴先进国际经验,在形式上设置"减码"和"加码"清单,分别将禁止类和限制类的产业门类纳入其中,采用通行的产业分类标准,提升清单透明度,灵活地设置负面清单的条款和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基于2004~2019年中国266个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对中国在FDI“稳存量”与“扩增量”目标实现中的现实作用。研究发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对FDI流入具有促进效应;这种促进作用对中西部的城市与城市群中的城市更加强劲;负面清单缩减对FDI的促进效应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扩展,更体现在“广延边际”扩展;市场化程度提升发挥了有效传导效应。因此,应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优化相关配套措施,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市场,从而更好地释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对稳定利用FDI的政策红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嬛  赵晓雷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负面清单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将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国际上现有贸易协定中金融负面清单,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和韩国自贸区协定(KORUS)和美国与乌拉圭双边投资协定(BIT)进行分析,对其条款数量、条款涉及行业以及条款内容进行比较。对上海自贸区金融负面清单的设计提出建议,包括条款设计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产业分类标准兼顾全面性和简洁性;通过业务限制实现有步骤有区别的金融产业开放;通过准入限制构建更为完整的风险防御体系;以及保持政府在金融产业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嬛  赵晓雷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负面清单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将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国际上现有贸易协定中金融负面清单,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和韩国自贸区协定(KORUS)和美国与乌拉圭双边投资协定(BIT)进行分析,对其条款数量、条款涉及行业以及条款内容进行比较。对上海自贸区金融负面清单的设计提出建议,包括条款设计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产业分类标准兼顾全面性和简洁性;通过业务限制实现有步骤有区别的金融产业开放;通过准入限制构建更为完整的风险防御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楠  李振宁  
投资准入在国际条约层面既可按欧式投资协定依"东道国法律"准入外资,也可按美式投资协定依"负面清单"准入外资,所体现的是一国投资市场的开放程度。我国正在尝试在国内法领域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准入外资,国际规则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可以为国内规则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设计和理念提供借鉴。"负面清单"内规定的限制措施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改革外资准入备案制提高准入透明度与便利性,尽可能参照"棘轮机制"增强投资准入规制的稳定性,协调好内资与外资、国内负面清单与国际负面清单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琳娜  尹昌斌  陈世雄  
[目的]旨在依据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按照"生态红线"和"底线约束"的要求,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农业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区域资源管护和生态治理。[方法]以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农业资源承载力、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剖析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背景、意义及其内涵,基于"减规模、转方式、控规模、退出生产"要求探讨负面清单编制原则以及禁止类、限制类农业产业目录与管控条件的编制方法,重点分析农业资源超载、生态环境退化典型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管控对策。[结果](1)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实施节水保水型耕作方式,限制冬小麦种植面积;(2)在中—重度重金属污染区实施3~5年休耕,在轻微—轻度重金属污染区域,实施清洁去污型休耕模式,优先种植生物量高、吸收积累作用强的富集型植物;(3)在长江中下游传统双季稻主产区,适度调减双季稻田,实施"双改单",控制水网密集区生猪、奶牛养殖规模;(4)在生态严重退化区,实行生态修复型休耕,种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5)在东北黑土区,适度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增加食用大豆生产,推进种养结合;(6)在生态保护发展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舍饲半舍饲。[结论]采取开展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试点、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龚柏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是其亮点也是难点。"负面清单"模式是国际贸易或投资协定中做出义务承诺的一种方式。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模式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谈判模式的先试先行。本文将探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的法律问题,如"负面清单"是否包括了未来出现的产业,"负面清单"内容是否可增加及这样做可能的理由,对"负面清单"内容发生理解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宋赛虎   李娜  
以2018年“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的实施为标志性事件,基于2011—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多种识别策略检验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表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稳健性、政策干扰排除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负面清单”制度主要通过FDI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三个渠道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据流入制造业FDI的“质优”转向新特点进行的异质性分析证实,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后,并未导致低水平FDI的泛滥,而是促进了“质优”型FDI的流入,对弥合我国区域差距、倒逼企业创新、推动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企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调节效应的拓展分析发现,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融资约束水平越低及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负面清单”制度政策效应的发挥。文章把企业因素、产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较为全面揭示了外资对本国企业创新能力变化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