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5)
- 2023(3492)
- 2022(2743)
- 2021(2966)
- 2020(2343)
- 2019(5379)
- 2018(5576)
- 2017(8003)
- 2016(5645)
- 2015(6501)
- 2014(6909)
- 2013(5713)
- 2012(5360)
- 2011(4928)
- 2010(5335)
- 2009(4535)
- 2008(4566)
- 2007(4338)
- 2006(3839)
- 2005(3671)
- 学科
- 教育(18756)
- 中国(10827)
- 济(9328)
- 经济(9319)
- 管理(8696)
- 业(7532)
- 教学(7103)
- 理论(7060)
- 技术(5852)
- 企(5680)
- 企业(5680)
- 学(5180)
- 研究(4250)
- 方法(4002)
- 发(3770)
- 发展(3511)
- 学法(3465)
- 教学法(3465)
- 革(3403)
- 数学(3396)
- 展(3388)
- 改革(3330)
- 高等(3213)
- 数学方法(3186)
- 思想(3168)
- 学校(3072)
- 农(3049)
- 政治(3012)
- 学理(2969)
- 学理论(2969)
- 机构
- 大学(71791)
- 学院(66177)
- 研究(28910)
- 教育(27950)
- 范(20974)
- 师范(20907)
- 京(18604)
- 师范大学(17523)
- 科学(17313)
- 管理(17199)
- 济(16000)
- 经济(15231)
- 中国(15045)
- 所(14794)
- 理学(14111)
- 理学院(13800)
- 技术(13580)
- 北京(13438)
- 研究所(13366)
- 管理学(13202)
- 管理学院(13030)
- 职业(12545)
- 江(11962)
- 中心(11757)
- 教育学(10692)
- 院(10643)
- 州(9564)
- 职业技术(8557)
- 研究院(8437)
- 财(8222)
共检索到119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国栋
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 ,现代信息和通讯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因科技应用而发生的变化 ,有的被认为是具有实际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教育改革措施 ,有些却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对此 ,美国教育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本文主要阐述在科技迅速发展以及机遇和压力交替作用的社会背景下 ,科技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诸多作用与影响 ,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科技应用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科技 美国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高明
二战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期,进入80年代人们对战后这3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通过重点对80年代5篇著名教育改革文献的深入剖析,发现扩张期中的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5条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提高高等教育的标准与要求;形成"完整的核心"和"充实的专业";平衡教学与科研,丰富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学校环境改善为教师工作的场所;构建学习社区,让学生投身学习。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大扩张 危机 对策与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国栋
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在学术领域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综合的趋势已经变得愈来愈来显著。在这种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表现在教育领域内,最为明显的一个例证便是教育技术学(Educationaltechnol...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学义 龚波
胡锦涛总书记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引起了教育界乃至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和一致共鸣。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深感总书记对教育、教师、人才培养问题最为重视,特别是对教育的价值、教师的价值、人才的价值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兴韵
1920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就"是否应保持独立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展开了激烈论争,时值美国教育专家杜威、孟禄相继访华,南北各派学人借机争夺二人以壮本派声威,谋求中国教育变革的龙头地位。不同的学术团体和个人推动、接受或抗拒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的背后,牵连的是民国教育界各种派系的人事关系和学校存废、发展方向的现实问题。杜威、孟禄访华期间的许多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教育界各方力量的较量和势力消长,以及学人矛盾对近代教育制度变革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杜威 孟禄 中国高等教育界 派别纷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目前国内一些文章在介绍美国高等教育时,在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授予比例、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数量、高校规模、生师比、非专业教师比重、资金来源、私立高校的作用、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校办企业等问题上的认识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和相关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澄清。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认识误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丽君 吴绍芬 杨亚辉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胜利闭幕,全党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本刊对高教界部分党的十八大代表学习大会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体会和思考进行了梳理、集纳,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要悟 赵国栋
计算机教学技术之效能──美国教育界的基本估计刘要悟,赵国栋新技术革命对当代教育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计算机技术直接应用于学校教学,以及由此引起的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当代技术领域最新成就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中,给学校改革注入了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浩
非法移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美国移民改革的一个焦点。关于非法移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争论缘起于1982年的普莱勒案(Plyler v.Doe)。以该案为起点,作者梳理了美国非法移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呈现了当前非法移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况、争论及前景。
关键词:
美国 非法移民 高等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要悟 赵国栋
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教育界的调查及初步结论刘要悟赵国栋编译一、为什么要进行全国性调查自从微型计算机于八十年代初进入美国中小学的教学领域后,有关其成效的肯定性传闻层出不穷。有报告说,以前厌恶学习的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后,很快就对学习产生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通过对《美国教育家传记辞典》、《美国现代教育家传记辞典》以及《美国国民传记辞典》所收录的教育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知名教育家在出生时间和地区、学术活动阶段和地区、学术工作领域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阶段和区域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美国教育精英群体分布特征产生的原因,以探究教育家精英群体及其学术传统形成的社会过程。
关键词:
美国教育家 精英群体 教育学科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培根
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是从人的存在的意义上去认识,这既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又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的创新教育是让学生具有改善生存环境的主动意识,具有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的自觉意识,敬畏自然、懂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尊重。学校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并把上述认识落实到高等教育的具体工作中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强
本文从媒体要素被引入教学模式入手 ,分析了信息传递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发生认识原理论述了聋人认知形成的特点 ,提出了在发生认识论原理模式下的结构强化的发生认识论聋人教育模式 ,分析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发生认识论 聋人 高等教育 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许小青
郭秉文活跃于民国早期教育界的年代(1914—1925),正值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界亦在民国初期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场域"。郭秉文凭借学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网络,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广泛传播新教育理念,组织新式教育社团,大力推行新教育实践,郭秉文一跃成为民国新教育运动活跃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力远非以一校一地所能涵盖得了。同时,他亦是中外教育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成为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代言人。他领导塑造的南高—东大,成长为二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与北大一道构成了民国早期中国高等教育"双峰对峙"新景象。1925年郭秉文因东南大学的风潮离开国内教育界,标志着民国自由...
关键词:
郭秉文 新教育 民国教育界 南高学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中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