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5)
- 2023(16027)
- 2022(13566)
- 2021(12938)
- 2020(10639)
- 2019(24771)
- 2018(24698)
- 2017(46105)
- 2016(25911)
- 2015(29335)
- 2014(29716)
- 2013(28403)
- 2012(25947)
- 2011(23454)
- 2010(23973)
- 2009(22182)
- 2008(20851)
- 2007(18542)
- 2006(16448)
- 2005(14848)
- 学科
- 济(87759)
- 经济(87622)
- 管理(73462)
- 业(67555)
- 企(57872)
- 企业(57872)
- 方法(38069)
- 中国(34645)
- 数学(32498)
- 数学方法(32092)
- 融(28460)
- 金融(28452)
- 财(28225)
- 银(26996)
- 银行(26951)
- 行(25961)
- 制(24409)
- 农(24260)
- 教育(23827)
- 学(21907)
- 业经(21551)
- 理论(20276)
- 地方(19250)
- 务(18361)
- 财务(18282)
- 财务管理(18246)
- 企业财务(17377)
- 体(16752)
- 农业(15913)
- 技术(15569)
- 机构
- 大学(356292)
- 学院(350351)
- 管理(132225)
- 济(131378)
- 经济(128058)
- 研究(119966)
- 理学(113484)
- 理学院(112123)
- 管理学(110144)
- 管理学院(109471)
- 中国(90873)
- 京(77463)
- 科学(71999)
- 财(65862)
- 所(59838)
- 中心(55212)
- 研究所(54228)
- 范(54017)
- 师范(53561)
- 农(53424)
- 江(53107)
- 财经(51669)
- 北京(49837)
- 业大(49807)
- 经(46811)
- 师范大学(43772)
- 院(43352)
- 州(43099)
- 教育(41968)
- 农业(41671)
- 基金
- 项目(234477)
- 科学(184675)
- 研究(179289)
- 基金(166640)
- 家(143535)
- 国家(142188)
- 科学基金(121499)
- 社会(110042)
- 社会科(104018)
- 社会科学(103993)
- 省(92741)
- 教育(88015)
- 基金项目(87792)
- 划(79334)
- 自然(76909)
- 编号(75759)
- 自然科(75058)
- 自然科学(75041)
- 自然科学基金(73667)
- 资助(68186)
- 成果(65052)
- 课题(54819)
- 重点(53414)
- 部(53047)
- 发(50318)
- 创(49101)
- 项目编号(47200)
- 教育部(46233)
- 制(46145)
- 创新(45593)
共检索到53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秀英 余守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因此必须加强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文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和特点,以期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投融资体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投融资体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地 刘佳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准公共产品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延杰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教育是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混合产业,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所体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不同,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准公共产业、半公共产业和准私人产业等具体类别。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立足于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的投融资特点,选择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投融资模式,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投入机制密不可分,高等教育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目前拥有3600多所高等院校。与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相应的,是美国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堪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典型模式之一。2003—2004年,政府拨款、销售服务收入和学费收入是美国高等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国刚
社会事业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特性以及各类投资主体的特性, 决定了确定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投资分工与合作格局。如果将社会事业的提供与生产视为一个投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 那么, 提供和生产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在各种组合方式中, 不同提供者和生产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以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 外部性、社会公平分配问题、代理问题和产品质量的可见性成为社会事业投资模式选择的重要标准。这里我们补充两方面的标准: 其一是政府的效率; 其二是政府负担能力。社会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 即政府出资、服务收费及民间捐赠, 社会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有赖于这三种融资方式的规范、有序与高效运行。
关键词:
社会事业 投融资 体制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仿松
教育投融资是整体经济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教育投融资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现实问题。尤其在我国受教育人口基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露晞 孙泽平
重庆直辖十年来,政府运用财政、金融、土地、税费等政策和价格杠杆、产权制度改革等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促进了重庆地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重庆市高校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市高等教育投融资模式以"城乡统筹"特区建设为契机进行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重庆 高等教育 投融资 城乡统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昌新
目前,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高教园区、举办独立学院等方面,北京开展了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诸多实践,学术界围绕高等教育的非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产业化、政府投资力度、多渠道筹资办学、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高等教育投融资现状分析和国内外比较研究,提出北京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唐祥来
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的新模式。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教育投融资体制中引入PPP模式,能有效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转移风险,提高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国外的成功实践、良好的项目运作环境和充足的市场资金来源为PPP模式的引入提供可能。我国应从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PPP试点。政府应营造PPP模式正常运行的法制环境,协调各方利益,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关键词:
PPP 教育投融资 基础设施 政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庆 张淑珍
近年来,政府及银行为优化金融环境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减亏增盈成效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银行改革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志刚
随着经济新常态到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财政收入减少及地方性债务规模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城建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比较了各地城建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加快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建立新型投资管理机制等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志刚
随着经济新常态到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财政收入减少及地方性债务规模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城建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比较了各地城建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加快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建立新型投资管理机制等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静 王煜宇
农村投融资体制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融通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农村投融资体制对于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在比较国际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共性与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相关的国际经验启示,力图为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投融资 体制改革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科研所课题组 苏道俨 刘家凯 黄力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