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7)
2023(2843)
2022(2139)
2021(2330)
2020(1830)
2019(4400)
2018(4678)
2017(6450)
2016(5200)
2015(6143)
2014(6405)
2013(5053)
2012(4567)
2011(4344)
2010(4621)
2009(3898)
2008(3699)
2007(3530)
2006(3178)
2005(2959)
作者
(10131)
(8248)
(8168)
(8119)
(5312)
(4002)
(3993)
(3425)
(3272)
(3101)
(2864)
(2855)
(2655)
(2573)
(2570)
(2567)
(2489)
(2488)
(2486)
(2467)
(2317)
(2297)
(2154)
(1978)
(1957)
(1938)
(1861)
(1854)
(1745)
(1733)
学科
教育(20019)
中国(9299)
教学(7044)
理论(6233)
管理(5429)
学校(4668)
研究(4314)
思想(4139)
政治(3960)
思想政治(3834)
政治教育(3834)
治教(3834)
德育(3813)
(3675)
(3466)
学法(3458)
教学法(3458)
改革(3425)
高等(3386)
(3307)
(3256)
经济(3248)
发展(3170)
(3047)
工作(2847)
学理(2826)
学理论(2826)
教育改革(2812)
(2745)
计算(2493)
机构
大学(61415)
学院(51881)
教育(28888)
研究(22247)
(21485)
师范(21439)
师范大学(17629)
(15132)
科学(12085)
职业(11492)
教育学(11147)
北京(10920)
(10832)
技术(10543)
管理(10302)
(9929)
研究所(9815)
(9686)
经济(9077)
中国(9020)
中心(8342)
理学(8270)
教育学院(8252)
理学院(8024)
(7994)
(7916)
职业技术(7908)
管理学(7557)
管理学院(7425)
技术学院(6845)
基金
研究(32060)
项目(28917)
教育(25705)
科学(23346)
成果(18902)
编号(17271)
课题(16270)
社会(15335)
(14893)
基金(14783)
社会科(14109)
社会科学(14105)
(13600)
(13358)
规划(11059)
(10966)
研究成果(10898)
项目编号(10663)
国家(10661)
(10506)
年度(9522)
(9403)
(9079)
(8807)
(8778)
阶段(8760)
高校(8666)
(8411)
重点(8208)
教育部(8186)
期刊
教育(52823)
研究(29744)
中国(24672)
职业(11893)
(10944)
经济(10944)
技术(8555)
高等(7493)
图书(7431)
技术教育(7112)
职业技术(7112)
职业技术教育(7112)
成人(6479)
成人教育(6479)
高等教育(6467)
大学(6143)
(5808)
论坛(5808)
书馆(5742)
图书馆(5742)
学报(5556)
(4567)
(4527)
发展(4257)
(4257)
比较(4222)
教研(4042)
高教(4042)
科学(3724)
职教(3679)
共检索到9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大为  何兰英  
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是现代大学本科课程的两大支柱。本文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尤其是近年来的讨论为线索,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为参考,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与制度进行考察,试图为中国高校本科教育提供更为全面与细致的美国高校经验的认识与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贡福海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质量也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通识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四"惑":未确定相应的地位、未形成独立的体系、未建立必要的制度、未采取合适的教法。解决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变"惑"为"通"则需采取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模式、健全保障制度、改革教学方式等措施,促进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改革中不断深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莉萍  
美国高校双专业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通识教育支持者的质疑和挑战:深度专业化与通识教育理念相悖;专业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过强的工具性目的与通识教育目标背道而驰;通识教育体系下专业的核心地位产生动摇。为此,美国高校的双专业教育一直在通识和专业之间寻求均衡发展,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尝试:规范双专业要求和申请程序;限制学生修读专业的数量;提倡兴趣导向的专业选择;探索个性化的跨学科项目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淑秀  周万春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历经沧桑却一直不变的坚守。21世纪,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实施了许多新举措,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坤锦在2009年10月18日《解放日报》撰文提出,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论,在美国大学有三大派:(1)"理想常经主义",提倡学生分类必修人文、社会、自然。以芝加哥大学、圣约翰大学为典型。学生应尽心去读、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通识教育在美国著名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其目的是突破工业化时代专门教育给人带来的在知识、能力及兴趣等方面的限制,强调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获得全面发展。本文选取了2003年在美国新闻周刊中排名前50位的10所公私立大学为对象,对各学校所实施的通识教育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香港的大学在中国高校中最早开设通识教育,历经数十年发展和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融会东西文化,倡导现代文明,推进现代大学创新,培养时代英才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常斐  
港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大陆高职院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借鉴。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其应以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切入点,统筹规划通识课程资源,明确区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注重课程质量,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通识课程考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瑞玲  
近十年来,为了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国高校相继开展了通识教育。重点大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独自形成了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使其逐渐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可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基本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亟需改革。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识教育改革的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雁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含着文化的信念与价值,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的年轻一代,维护国家、民族认同与归属的使命,并坚守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构建与延续文化认同是通识教育的精神与动力,也是其生长、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必须转变"横向移植"的形式化取向,强调中国的文化认同;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担负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柯森  
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已实施了近百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潜伏了不可忽视的危机。分析表明,这些问题与危机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概念不清;与专业教育的整合不到位;水平质量下降;不被师生重视;被"虚化",以及缺少核心课程。造成危机的原因在于通识教育本身性质的广泛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市场化以及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本文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两个层面入手,对美国大学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生成、变化、基本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自17世纪至今,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变化大致呈现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在理念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仍然存在差异,但与二战之前相比,两者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并逐渐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吸收实践性和实用性内容,更加强调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服务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美国本科教育重要的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太善  
近年来,在许多高等学校中蓬勃开展的通识教育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找到了专业教育之外的又一个坚实的落脚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事"的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密切配合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晓玲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然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多处于剥离状态,两者的融合状况堪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融合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二者的融合路径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