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3)
2023(5381)
2022(4372)
2021(4246)
2020(3634)
2019(8226)
2018(8031)
2017(14544)
2016(8897)
2015(10356)
2014(10241)
2013(9394)
2012(8726)
2011(8046)
2010(8500)
2009(7786)
2008(7838)
2007(7210)
2006(6431)
2005(5713)
作者
(25040)
(20993)
(20947)
(20125)
(13551)
(10197)
(9435)
(8167)
(8114)
(7738)
(7341)
(7150)
(6856)
(6679)
(6662)
(6488)
(6273)
(6236)
(6177)
(6161)
(5431)
(5334)
(5181)
(4839)
(4779)
(4761)
(4658)
(4655)
(4329)
(4284)
学科
(26764)
经济(26726)
管理(21481)
(18430)
(15049)
企业(15049)
方法(12397)
教育(11235)
数学(10950)
数学方法(10724)
中国(8129)
(8101)
(7295)
(7271)
(7109)
理论(6319)
研究(6064)
业经(5394)
教学(5337)
(5098)
财务(5092)
财务管理(5085)
企业财务(4935)
(4920)
贸易(4918)
农业(4864)
(4818)
金融(4817)
(4776)
(4678)
机构
大学(130962)
学院(122814)
(44854)
研究(44028)
经济(43618)
管理(40988)
理学(35524)
理学院(34983)
管理学(33938)
管理学院(33713)
中国(28858)
(27686)
科学(26835)
(22679)
(22434)
(21751)
师范(21563)
(21397)
研究所(20508)
(19733)
业大(18959)
中心(18602)
财经(18040)
北京(17633)
师范大学(17133)
农业(16933)
(16471)
教育(16420)
(15966)
(15531)
基金
项目(81497)
科学(63805)
研究(62339)
基金(57353)
(49820)
国家(49350)
科学基金(41601)
社会(37831)
社会科(35753)
社会科学(35742)
教育(33367)
(32644)
基金项目(30047)
(28169)
自然(26404)
编号(26004)
自然科(25838)
自然科学(25825)
自然科学基金(25386)
成果(24421)
资助(23583)
课题(19980)
重点(19083)
(18996)
大学(18077)
(17265)
教育部(16652)
(16531)
(16453)
(16447)
期刊
(48478)
经济(48478)
研究(41670)
教育(32701)
中国(31804)
学报(21745)
(18922)
科学(18423)
(17424)
大学(17265)
学学(14812)
管理(14181)
农业(13140)
(9740)
金融(9740)
图书(9225)
财经(9215)
技术(8715)
(8025)
(7308)
经济研究(7238)
(7029)
书馆(6990)
图书馆(6990)
(6583)
业经(6519)
职业(6455)
问题(6161)
(5794)
(5751)
共检索到18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会杰  
美国高校招生过程中学生享有多重选择权。学生不但可以立足自身优势自主地选择采用不同招生模式的高等学校、不同考试机构供给的标准化的高校入学考试、高校预科课程及其统一考试,还可以独立申请多所高校并有机会同时被多所高校预录取,以及进入大学后校际转学等。招生选拔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多重选择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引发了一系列积极效应。高中生在取舍行动中学习和练习如何选择,有助于整体性地提升自主选择的能力;多重选择的"安全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为学生充分运用理性留出了空间。学生的多重选择亦可直接促进高校的招生能力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以及特色多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义  
高校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主要涉及高校治理的主体和模式。主体选择是政府、高校和社会以哪方为主的问题;模式选择与主体确定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不同治理主体,其治理模式也相应不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义  
高校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主要涉及高校治理的主体和模式。主体选择是政府、高校和社会以哪方为主的问题。模式选择与主体确定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不同治理主体其治理模式也相应不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孟万金  
通过文献分析,将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确定为可信任、尊重、责任感、公正、关心、公民义务六个维度。以852名中学生为被试,通过两次取样测试,编制了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通过对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的检验,表明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是研究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占鹏  朱俊峰  
使用来自全国25个省2 899个固定观察点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半参数多重选择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济福利的多维度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流转决策受农户家庭内部环境变量和外部环境变量的共同影响,内部环境变量主要包括家庭人均土地规模、生产性固定资产、家庭经营主业、抚养比、户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外部环境变量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和农户间的相互作用。2)土地流转的增收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其显著提高了转出户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但对转入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家庭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农场劳动力专业化及新要素的引进,但这一过程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高经济水平农户在土地流转中获益更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滕修攀  张红阳  
目的:基于文化嵌入的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残疾中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积极教养量表、当代孝道量表和社会心理能力量表对476名残疾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双方的积极教养相关不显著,母亲积极教养比父亲更多;父母双方的积极教养均正向预测残疾中学生的孝道,孝道正向预测社会心理能力;孝道在父亲积极教养和社会心理能力之间有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积极教养和社会心理能力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积极教养通过孝道对残疾中学生的社会心理能力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群  陈庆华  
目的:探讨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了解何种家庭教养方式能促进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合肥市275名初中学生和191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能正向预测中学生全部积极心理品质,母亲冷漠拒绝、父亲冷漠拒绝可以负向预测中学生大部分积极心理品质。结论:改善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应有助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张冲  Richard Wagner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就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首次提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早在2009年,我们研发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为进一步提高量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014年,我们修订出《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并改进了命名和首创了积极心理品质结构。在上述基础上,此次通过对4176名中学生有效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专门修订出《中国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包括六大维度和17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3个项目组成。统计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规模单独或混合测评中国初中和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守湖  李世平  方晔  俞姝  
招生资源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的类型虽有不同,但招生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途径基本相同。美国高校的招生资源配置受到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影响。高校有自由选择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传统诉求,也有信任市场的偏好,融汇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进行招生资源配置的决策。政府有强烈的约束性期待,在高校招生资源配置之前或之后进行调控。另外,权力和市场等因素对资源配置均有影响。因此,多重博弈和多因素交织是高校招生资源配置的明显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刚华  
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改革涉及利益攸关者的机会分配,影响社会公众对教育制度的预期。在所有教育改革问题中,高考改革是最受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正因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单列成章,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规划。其中,对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实行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五种录取办法,从而为"多元录取机制"的建立健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与舆论环境。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自2007年起在湖南开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昭文  
又到一年一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如何做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总体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总结2011年中职招生工作,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招生工作的新情况,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一、关于2011年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及相关分析2011年,教育系统职成教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精神,积极落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会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祝楠  王宁霞  魏然  
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采用准实验研究中的"不相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以928名灾区中学生为样本,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和控制组(不进行干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团体辅导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与控制组相比,在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稳、人际敏感等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上,实验组学生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中度和重度心理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宰  
反歧视行动追求的目标已从个人机会的平等转向种族集团间的平等,种族偏向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招生中的优先考虑因素。许多人认为,这一政策帮助更多的少数族群学生进入高校并增加其未来利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实际情况却是,种族偏向的招生对少数族群学生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中包括辍学率增加、预期表现低、对成功的质疑、自我怀疑、成绩差、不信任和敌意。由于种族偏好,对亚裔学生坚持采用更高的入学标准,甚至高于白人,减少了亚裔学生就读大学的机会。种族偏好的高考政策会给那些有着各种背景的学生增加社会、心理和经济等负担,应予以废除。考虑到学生的父母收入、父母职业、父母所受教育、家庭结构、财富或净资产状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严雪怡  
"从做中学"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中都有重要作用,但两类教育在做什么、如何做方面有明显区别。杜威提倡"从做中学"有很大积极意义,但受到历史的局限,仅看到经验技术的作用,未能看到理论技术的作用,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存在过分强调经验、忽视科学理论作用的局限性。"从做中学"的局限性主要是:所学知识范围比较狭窄,很难学习系统理论知识,很难适应最近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主要实行"从做中学",采用任务本位课程;在技术教育,既要实行"从做中学",又要实行"从学中做",既要有项目课程,又要有学科课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岳环  
近年来,外语课堂教学在引进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外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满堂灌”的旧的传统模式,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变,成为阻碍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仍然是摆在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