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3)
2023(3945)
2022(3329)
2021(3379)
2020(2856)
2019(6397)
2018(6531)
2017(11529)
2016(6973)
2015(7995)
2014(8025)
2013(7425)
2012(7045)
2011(6478)
2010(6891)
2009(6474)
2008(6423)
2007(6069)
2006(5511)
2005(4790)
作者
(19221)
(16000)
(15933)
(15278)
(10322)
(7626)
(7332)
(6186)
(6122)
(5921)
(5640)
(5517)
(5247)
(4904)
(4894)
(4802)
(4775)
(4772)
(4733)
(4622)
(4095)
(4047)
(3902)
(3781)
(3699)
(3664)
(3564)
(3528)
(3287)
(3233)
学科
(20235)
经济(20089)
管理(14208)
(10896)
(9602)
企业(9602)
方法(8430)
中国(7836)
理论(7594)
教育(7001)
(6939)
(6792)
(6755)
业经(6174)
数学(4871)
工作(4783)
数学方法(4751)
(4548)
农业(4291)
(4065)
地方(3997)
社会(3991)
研究(3661)
教学(3637)
经济理论(3624)
(3551)
金融(3549)
企业经济(3446)
学校(3074)
(3071)
机构
大学(101649)
学院(93864)
研究(36299)
(31657)
管理(30803)
经济(30767)
理学(26016)
理学院(25532)
中国(25320)
管理学(24800)
管理学院(24607)
科学(23591)
(22627)
(19213)
(19205)
师范(19085)
研究所(17554)
(16650)
(16416)
师范大学(15479)
(15449)
中心(15420)
北京(14586)
教育(13983)
业大(13757)
农业(12879)
财经(12588)
(12522)
(12237)
(11307)
基金
项目(59831)
研究(47018)
科学(46829)
基金(41527)
(35840)
国家(35480)
科学基金(29414)
社会(29410)
社会科(26399)
社会科学(26384)
教育(23963)
(23017)
基金项目(21801)
成果(20679)
编号(20492)
(20316)
自然(17924)
自然科(17530)
自然科学(17522)
自然科学基金(17220)
资助(16168)
课题(15040)
重点(13827)
(13742)
项目编号(12854)
(12756)
大学(12461)
(12404)
(12251)
(12202)
期刊
(37979)
经济(37979)
研究(32325)
中国(25545)
教育(24622)
学报(16711)
(15665)
科学(15069)
大学(13274)
(12659)
管理(11120)
农业(11079)
学学(10898)
图书(10784)
书馆(8063)
图书馆(8063)
(7169)
金融(7169)
财经(6272)
(6271)
技术(6120)
(5773)
论坛(5773)
(5671)
世界(5609)
(5438)
经济研究(5136)
高等(4846)
问题(4745)
业经(4669)
共检索到153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霞  
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及高校课程演化过程的分析,揭示出美国的人文学科在经历了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衰退后,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艰难而有成效的调整和重组,目前正以积极的姿态,通过与科学等其它学科的合作、通过贴近社会和学生需求,走向新的历程。相比于西方一些具有科学理性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改革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将对未来多元化学术社会达成价值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彭建波  
归纳了北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典型案例的特点,同时梳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项目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从制度、规划、机构合作、建设与服务、技术、人才培养等六个层面,对我国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乾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优化对策研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作风更务实、成果更实用。有效扭转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局面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覆盖工业、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改革的重点是提供有效供给。就我国的科学研究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科领域,都存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传海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美国著名理工大学、著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利用《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的学科排名,对美国著名理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概括出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先发展序列。根据学科结构理论,借鉴美国著名理工大学的经验,联系我国实际,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需要,提出了我国理工大学优先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继元  
学术图书是学者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引证了大量文献,将这些被引文献析出即形成索引。因此,将精选学术图书作为来源文献,创建图书引文数据库是现实可行的。基于这一设想,并付之于实践,即形成了《中文图书引文索引》(CBkCI)。该数据库以精选学术图书作为来源文献(统计源),统计、分析图书作者引用图书、期刊论文、报告等所有文献资料的情况。CBkCI示范数据库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在图书引文领域的空白,促进学术图书出版质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图书馆进行图书采访,精选馆藏,并为学术评价提供坚实的基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蔡磊砢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高等学校文科专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缩减时期(1949~1976)、复苏时期(1977~1992)和调整时期(1993年至今)。文章勾勒了这一历史演变的过程,描述了不同时期文科专业的规模、地位和构成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专业地位的变化与国家对文科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颍  董超  李正风  李强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英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悠久传统和美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优势,本文介绍了英美两国社会科学评价的状况,并分别选取了典型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分析其社会科学评价的相关细节和经验,提出若干启示,为改革我国当前社会科学评价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贵仁  
尊敬的许智宏教授,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经过两年的筹备,今天,正式向全国高校提供服务。这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心的启动将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特别是外文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这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大事。我谨代表教育部向中心服务体系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冷战的需要和社会科学家的努力,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瑞菁  
SCI、SSCI等索引工具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术界对于作为索引工具的SCI、SSCI等系统成为评价指标的做法,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本文分析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原因,指出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从如何对待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以及学术的目的与学术评价的目的三个维度反思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基本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秋惠  邱均平  
相对合理性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本文分别从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规范性三个方面 ,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合理性的内涵及其评价应掌握的基本要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国睿  
从论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入手,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姜振军  
长期以来,教育学究竟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颇有争论。究其实,探讨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不仅要结合当下教育及教育学的现实处境,更要结合教育及教育学的学科要旨;不仅应重视研究结论的合理性,更应重视探索过程的逻辑性。从根本上讲,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于其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一切教育现象,可分为宏观教育事业现象和微观教育活动现象。研究教育事业现象的宏观教育学,其学科属性明显倾向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活动现象的微观教育学,其学科属性当属人文科学。综合而言,教育学属于典型的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大椿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简称文科评价)问题在当前引发了许多争议和非议。文科评价本应是一种学术评价,它应由学术共同体主持,是以推动学术的继承和创新为目标、与资源配置相联系、与物质—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学术体制。但是,现行文科评价系统、评估标准,有很多是从理科评价和工程评价中简单搬过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心  蒋凯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从对国内某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深度访谈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持不同意见,虽一般不反对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高校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