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1)
2023(10056)
2022(8253)
2021(7776)
2020(6345)
2019(14766)
2018(14924)
2017(27817)
2016(15601)
2015(17788)
2014(17984)
2013(17099)
2012(16066)
2011(14908)
2010(15659)
2009(14214)
2008(14024)
2007(12785)
2006(11468)
2005(10548)
作者
(45379)
(37458)
(37362)
(35483)
(24168)
(17857)
(16987)
(14497)
(14381)
(13682)
(12889)
(12776)
(12250)
(12008)
(11634)
(11430)
(11119)
(11010)
(10975)
(10817)
(9654)
(9383)
(9192)
(8791)
(8571)
(8443)
(8437)
(8404)
(7754)
(7428)
学科
(66227)
经济(66159)
管理(36743)
(34276)
(26133)
企业(26133)
方法(24777)
数学(21697)
中国(21470)
数学方法(21131)
地方(19365)
(18188)
业经(15093)
(13464)
农业(12432)
理论(11933)
(11866)
金融(11864)
(11417)
银行(11396)
(11240)
贸易(11227)
(11207)
(11157)
(10780)
地方经济(10719)
(10695)
(10544)
教育(10264)
(9970)
机构
大学(221420)
学院(218979)
(84234)
经济(82208)
研究(79961)
管理(77987)
理学(65631)
理学院(64756)
管理学(63051)
管理学院(62659)
中国(60064)
科学(49779)
(49431)
(41615)
(38771)
研究所(37711)
(37314)
中心(35440)
(35348)
(35304)
师范(35020)
北京(32186)
业大(31898)
财经(29455)
农业(29046)
(28938)
(28736)
师范大学(27835)
(26494)
技术(25506)
基金
项目(139141)
科学(108380)
研究(104909)
基金(96097)
(83342)
国家(82605)
科学基金(69810)
社会(63158)
社会科(59801)
社会科学(59785)
(56771)
教育(50967)
基金项目(49517)
(47866)
编号(44599)
自然(44088)
自然科(43093)
自然科学(43081)
自然科学基金(42252)
资助(40316)
成果(38986)
(35262)
课题(32981)
重点(32101)
(29854)
(29092)
发展(28126)
(27624)
(27177)
创新(27125)
期刊
(101486)
经济(101486)
研究(70263)
中国(53411)
教育(40035)
(35513)
学报(33372)
科学(31127)
管理(31095)
(27888)
大学(26134)
农业(24853)
学学(23132)
(22357)
金融(22357)
技术(21465)
业经(17537)
经济研究(16080)
图书(15974)
财经(13857)
(13698)
问题(12572)
(11969)
书馆(11527)
图书馆(11527)
统计(11420)
(11160)
论坛(11160)
世界(10741)
技术经济(10629)
共检索到35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尹向毅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模式,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享有自主权。另一种是依赖模式,保持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特征,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没有自主权,依赖多个学系教师的合作。从美国研究可以看出,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依赖模式到自主模式的渐进变革,其发展趋势是两种模式的融合。这一变迁过程说明,交叉学科不同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可以并存发展,但最佳的发展模式是融合两者的优势。我国交叉学科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时要保持开放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依据大学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同时需要在课程计划、教师的聘任与评价制度上有所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海燕  
在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中,科学和技术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快速、大量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发展交叉学科也即成为了一个必要而且重要的途径。与美国的交叉学科发展相比,我国交叉学科教育和科研在学科交叉的水平和深度上也还有很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分析美国1970-2006年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的数量发展及其管理制度的改革,认为我国应加强高等院校交叉学科教学与科研基层组织单位建设,改革创新交叉学科学者人事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我国交叉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兵  黄红富  归柯庭  
从范式出发重新定义了学科和交叉学科,并以物理学发展史为例分析和展示了交叉学科的发展逻辑;提出了元学科和人工学科的新概念,认为交叉学科的实质是不同范式指导下的人工学科不断地、无限接近于元学科的手段和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海燕  
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2004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研究理事会等四大学术权威单位组成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经过全面系统调研,发表了《促进学科交叉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特征和推动力的研究,分析了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并且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佘清  尤小清  
介绍了斯坦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看,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知、情、意、行等能力;从培养途径看,斯坦福大学运用多途径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这些途径涵括了从项目运行到学位授予的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从培养保障看,斯坦福大学构建了从资金、平台、人员、制度和环境在内的"网"状保障体系。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势在必行的当下,我国大学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时要着力在目标"整"、途径"拓"和保障"全"这三个方面谋求新突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琦来  魏薇  
本文围绕日本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建设与运营的特点,从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实体、交叉学科教育的教育体系、学科交叉型大学的大学改革理念三个层面,分别调研了一个典型事例,发现他们最主要的特点分别是:科研实体具有高度的学术组织运作机能;交叉学科教育是以一个学院为单位的整体改革,而不是停留在几门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上;以学术融合为理念的新型大学,其动力来源于开创新的学科体系的战略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雪飞  程永波  
认为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是研究生培养的大趋势。提出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着课程模式、项目模式和制度化模式三种。课程模式主要是通过临时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来实现,项目模式则主要以问题为中心,融合多个学科共同参加研究生培养。与课程模式和项目模式这种非制度化的模式相比,专门成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建制是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治军  笪可宁  寇福生  周鹏  
在阐述交叉学科的定义、产生条件及功能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在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交叉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探讨并提出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游士兵  惠源  崔娅雯  
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为交叉学科发展打开了思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之间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借鉴是转变学术研究方向、提高学术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高校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理念、形式和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交叉学科互动借鉴组织模式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交叉学科发展的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得到解决,基本路径和研究范式包括:厘清诉求学科的现有理论和方法的现状;寻找被诉学科类似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研究被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排异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希  李媛  陈天凯  张立迁  汪怀远  杜青  
交叉学科成为推动科技源头创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立足加快发展交叉学科的时代背景,运用ROSTCM6、UCINET、 SPSS等分析工具,对我国二级交叉学科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交叉学科设置的基本特征,研究提出交叉学科发展的建议:在发展理念上,以育人为核心,培养交叉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在发展模式上,以改革为动力,完善机制体制,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以融合递进为牵引,建立三层次交叉学科生态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建卫  赵辉  罗庆生  周洁  
在系统考察美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美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模型。该模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和科学发展前沿,以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为核心,揭示了培养实践的基本内涵;最后提出了我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海生  
国外高校以学科为基础的院系组织制度、既有的学术评价机制惯性、导师主导模式与研究生面临的现实难题等因素制约着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行之有效的对策包括创新学校组织体系、为导师参与交叉学科培养提供多方支持以及以项目制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我国高校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需要进一步改进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健全交叉学科研究生项目运行机制以及优化培养关键环节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茹  
在阐述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研究型大学发展交叉学科的有利条件,探讨了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玉林  
为推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需要探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依据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规律,遵循探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的原则,考虑其影响因素,探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文章主要探讨会计学在形式内容上交叉发展的趋势以及会计学在学科性质上交叉发展的趋势。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成为现实的关键在于"敢于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玉林  
会计持续发展可以采用具有开拓创新性的会计交叉学科研究方式。会计交叉学科研究是开拓创新的一种好的形式。会计交叉学科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会计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会计新学科。会计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有会计学科交叉数量模式和会计学科交叉形成模式,要与科技进步相适应,把握时机开展会计交叉学科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