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8)
2023(5303)
2022(4433)
2021(4588)
2020(3899)
2019(9073)
2018(9580)
2017(17131)
2016(10986)
2015(12825)
2014(13216)
2013(12181)
2012(11717)
2011(10975)
2010(11713)
2009(10794)
2008(10768)
2007(10038)
2006(9230)
2005(8501)
作者
(29546)
(24322)
(24067)
(23320)
(15574)
(11505)
(11260)
(9373)
(9193)
(9119)
(8253)
(8102)
(7830)
(7712)
(7514)
(7507)
(7492)
(7205)
(7147)
(7125)
(6560)
(6203)
(5936)
(5901)
(5673)
(5648)
(5515)
(5423)
(4948)
(4914)
学科
(28868)
经济(28824)
教育(21028)
管理(20019)
中国(17773)
(16182)
方法(12442)
数学(11020)
(10985)
企业(10985)
数学方法(10851)
(9699)
(9569)
理论(8977)
(8071)
教学(7765)
(7416)
(7188)
银行(7167)
(7150)
贸易(7145)
(7012)
(6969)
(6414)
(6276)
金融(6273)
农业(5759)
研究(5713)
业经(5392)
发展(5278)
机构
大学(159383)
学院(148750)
研究(57075)
(51236)
经济(49732)
管理(44380)
中国(37757)
理学(36876)
(36539)
理学院(36256)
管理学(35304)
管理学院(35004)
教育(33757)
(33380)
科学(33261)
师范(33194)
(29977)
(28048)
师范大学(27102)
研究所(27021)
北京(24896)
(24626)
中心(23215)
(22162)
财经(21332)
(19986)
(19708)
(19167)
业大(19158)
技术(18858)
基金
项目(84109)
研究(71378)
科学(65275)
基金(54884)
(46351)
国家(45801)
教育(42328)
社会(39919)
社会科(37314)
社会科学(37304)
科学基金(36273)
(33549)
成果(33415)
编号(33369)
(31180)
基金项目(27923)
课题(26962)
(23234)
资助(22803)
(21122)
重点(20707)
自然(20565)
项目编号(20203)
自然科(19988)
自然科学(19975)
(19884)
自然科学基金(19586)
(19383)
规划(19305)
教育部(18541)
期刊
研究(60347)
(59928)
经济(59928)
教育(57537)
中国(40387)
学报(21746)
(20038)
(19247)
科学(18585)
大学(17887)
管理(16120)
技术(14753)
(14312)
金融(14312)
农业(14248)
学学(14000)
职业(12873)
图书(11930)
财经(10567)
(9495)
论坛(9495)
经济研究(9349)
(9164)
书馆(8994)
图书馆(8994)
业经(8749)
(8712)
问题(8608)
国际(8229)
高等(8105)
共检索到247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素勤  
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方法灵活多样、载体多元化、阵地网络化的特点,启示我国突出政治性,理直气壮地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以学生为本,加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加强渗透性,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方法;坚持系统性,打造"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明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复杂多样,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风起云涌、席卷而下,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使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自媒体无孔不入的新境遇下,如何直面各种挑战,化风险为契机,创新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和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
[期刊] 求索  [作者] 龙献忠  陈方芳  
新形势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在全球化战略、主导意识形态、意识领导权、网络化管理、教育者协作等维度上面临着一些新困境。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教育作用的增强、学生自身发展新诉求、情感因素的不断嵌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等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对此,应通过强化领导意识、抓好队伍建设、夯实课堂教育、用好网络工具、发挥旗帜作用等实践路径来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高鸿  杜永吉  
执政党依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其意识形态,是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综观当代世界各国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调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方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苗乃耕  苗浡  
研究生教育是继大学本科教育后的高一级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反映着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标志着一个国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晔  王涛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其培养的青年学生所具备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精神秩序的澄明,更关系到未来国家、社会秩序的建构与发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改善教育民生,创新宣传方式,坚持行胜于言,主动担当有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清文  
美国是一个有着较长公民教育历史的国家,公民教育在美国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其公民教育在思想理论基础、价值目标、内容体系、实施途径等方面具有独到、有效的特点,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惠容  
当代世界很多国家都注重教师教育,其教育经费来源有的是以政府拨款为主,有的是由各级政府与学校等机构共同分担。而美国则采取政府拨款、社区、学区、学校以及个人分担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支持教师培养与培训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伟  孙秀成  
本文从强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方管理控制权;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锤炼民族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地位与承认西方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并存;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彦伟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是个既教书又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如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奇虎  俞雅莲  
教育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基于全球的共同利益,必须站在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高度,回应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要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主体作为新时期教育创新实践的主题,培养他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须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基于此,教育需要唤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人类本性和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建构他们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教育方式。要秉承共享发展的理念,促进教育的全球合作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桂瑾  
文章以加拿大圣力嘉学院为例,分析了加拿大合作教育的特点,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成伟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继续教育从未知变成现实。美国不仅是教育强国,还是互联网技术的发祥地。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引领着全球网络继续教育发展。立足我国当前高校网络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结合作者在美国访学的学习体会和感受,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网络继续教育中心(https://www.online.colostate.edu)为例,介绍美国高等院校网络继续教育模式,研究和分析该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网络继续教育的启示,最后提出未来我国高校网络继续教育工作思路。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玉进  
网络文化作为人们对网络社会的意识反映,是网络空间中重要的意识形式,具有鲜明的技术秉性、显著的利益诉求和复杂的多样性。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有着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带来深刻影响。针对此,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需找到全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满足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繁荣网络文化,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大力发展网络技术,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