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0)
2023(3119)
2022(2745)
2021(2912)
2020(2540)
2019(5808)
2018(6071)
2017(12408)
2016(7273)
2015(8742)
2014(8854)
2013(8523)
2012(8269)
2011(7644)
2010(7996)
2009(7721)
2008(7518)
2007(6786)
2006(6242)
2005(5801)
作者
(19089)
(15557)
(15507)
(15065)
(9892)
(7393)
(7281)
(5992)
(5885)
(5700)
(5102)
(5076)
(4954)
(4886)
(4705)
(4675)
(4556)
(4531)
(4525)
(4525)
(4081)
(3777)
(3764)
(3752)
(3574)
(3564)
(3491)
(3467)
(3124)
(3028)
学科
(24232)
经济(24184)
管理(15930)
(15063)
中国(11648)
方法(10967)
(10447)
企业(10447)
数学(10234)
数学方法(10159)
(7619)
(7433)
(7418)
教育(6981)
(6654)
银行(6644)
(6546)
贸易(6541)
(6462)
(6460)
(5828)
金融(5828)
农业(4643)
(4572)
业经(4555)
(4447)
税收(4214)
(4187)
制度(3959)
(3959)
机构
大学(108978)
学院(100982)
(43473)
经济(42484)
研究(35967)
管理(34746)
理学(29036)
理学院(28656)
管理学(28249)
管理学院(28031)
中国(27723)
(24053)
(23749)
财经(18578)
(17931)
科学(17899)
(16856)
(16848)
师范(16790)
北京(16377)
研究所(15672)
中心(15273)
(14842)
经济学(14144)
教育(13960)
财经大学(13854)
师范大学(13805)
经济学院(12953)
(12691)
(12354)
基金
项目(55162)
研究(46902)
科学(42828)
基金(38201)
(31120)
国家(30822)
社会(28792)
社会科(27138)
社会科学(27130)
科学基金(25224)
教育(24175)
编号(20753)
成果(20408)
(20246)
基金项目(19542)
(18172)
资助(16352)
课题(15222)
(14407)
大学(13619)
自然(13171)
(13078)
项目编号(12943)
(12926)
教育部(12859)
自然科(12790)
自然科学(12783)
自然科学基金(12547)
重点(12372)
人文(12115)
期刊
(49547)
经济(49547)
研究(41461)
教育(24475)
中国(22228)
(16380)
(13476)
金融(13476)
管理(13082)
(12295)
学报(11823)
大学(11063)
科学(10058)
财经(9516)
农业(8999)
经济研究(8507)
学学(8427)
(8208)
(7970)
业经(7627)
问题(7527)
国际(7483)
技术(7183)
图书(7047)
世界(6208)
理论(6091)
实践(5442)
(5442)
书馆(5313)
图书馆(5313)
共检索到167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奕枫  
美国的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持续变迁:从《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向上跃进""人才搜索"和"学生支持服务"这三个合称为TRIO项目的落实,到当前《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豁免计划的实施。以翔实研究数据支撑政策变革,以分散到统一的顶层设计引领政策制定,以大量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实施,以超越工具理性的远见检验政策效果,以追求公平与卓越推动政策改革持续深入,是美国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发展和嬗变的鲜明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霞  
进入21世纪,美国CTE(生涯与技术教育)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CTE的内涵有了新注解、目标有了新定位、原则有了新界定、角色有了新描述,其中高职衔接在规模与结构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CTE中高职衔接有硬性的法律保障、精细的课程体系、多元的项目支撑、丰富的资源保障,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我国中高职衔接可借鉴美国的做法,逐步建构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职生的升学意愿,促进中高职全方位的融合贯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在《高等工程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介绍了美国K-12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工程课程、课外活动、工程学校三方面分析了K-12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途径与方式,并针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学工程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外活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陆素菊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把推进中高等(技术)教育的衔接与贯通,作为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形成的经验有:与教育普及化相适应实施多样化教育;实施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教育的衔接与贯通;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多样性学生与多样性学校的自由选择;在学校教育贯穿职业体验和职业见习;重视学校教育与职业世界的衔接;在学分互认、大学开放、转入学、协商会等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高中线性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扩展成多维的人际关系网,让大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适应,从而对其学习、心理、生活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笔者着重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建议应以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多视角关注衔接时期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良性建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丽云  
我来自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牟平一中是一所办学底蕴比较深厚的学校,它的办学经验曾经获得过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每年递增约10%。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个学段的贯通与合作。高考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至2020年,全国各省市全部实行新高考。新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海宗  陈磊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终身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在内部需要建立衔接机制,在普、职教育之间也要建立起相互衔接的机制,从而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有多重的选择。在主要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功经验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晓煌  张秀峰  
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协同衔接有助于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的对接,是实现和深化专业学位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模式。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协同衔接的现状出发,基于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的根本属性,从理论层面探析了二者协同衔接的必要性,并以美国医学和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与医师和律师执业准入资格的协同对接为例,从实践层面具体剖析了二者协同衔接的内容和机制,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的协同衔接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綦春霞  周慧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芳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推行多年,经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起,可尝试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双语教学的模式,宜采用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过渡到单纯的仅用外语进行专业教学。改进双语教学的效果,应着重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的英语表达能力,并保证双语课教学的足够课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大勇  
苏格兰高等教育体系已经从统一的教育系统,转变为高度多样化的系统,职业学院是苏格兰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设计了职业学院与大学衔接的通道和路径,职业学院学生具有越来越多进入本科院校的机会,职业学院成为本科教育准备机构,且呈增长趋势。苏格兰政府通过资格框架、建立专门机构及提供经费等政策举措来保障这种衔接。借鉴苏格兰的经验,我国应重视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障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孔凡丕  陈学渊  
对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调研发现,安徽省通过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两种主要模式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不仅破解了小农户土地"碎片化"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粮食生产节本提质增效,较好地解决了耕地撂荒问题,而且培育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忆南  汪永平  
南加州大学毕业生受到美国企业界广泛认可,重视教学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衔接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加州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从学校层面构筑了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大量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相当数量的论文;在师资配备方面,学校聘请职场人士来校兼职任教,帮助学生更早了解未来职场生涯所需要做的工作。借鉴这一成功案例,我国高校可从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聘请校外优秀人才任教等方面,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生存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