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2)
- 2023(9120)
- 2022(7949)
- 2021(7487)
- 2020(6739)
- 2019(15979)
- 2018(16092)
- 2017(31668)
- 2016(17562)
- 2015(20054)
- 2014(20391)
- 2013(20313)
- 2012(18900)
- 2011(17277)
- 2010(17751)
- 2009(16698)
- 2008(16652)
- 2007(15080)
- 2006(12949)
- 2005(11663)
- 学科
- 济(75980)
- 经济(75907)
- 管理(46481)
- 业(45701)
- 方法(40351)
- 企(36529)
- 企业(36529)
- 数学(36398)
- 数学方法(35768)
- 农(20633)
- 财(17662)
- 中国(17205)
- 学(17004)
- 贸(14494)
- 贸易(14490)
- 业经(14305)
- 易(14037)
- 地方(13499)
- 农业(13260)
- 制(13260)
- 理论(12042)
- 和(11104)
- 融(10943)
- 金融(10940)
- 银(10909)
- 银行(10869)
- 务(10748)
- 财务(10706)
- 财务管理(10676)
- 行(10328)
- 机构
- 大学(263663)
- 学院(262061)
- 济(106435)
- 经济(104272)
- 管理(99295)
- 研究(89050)
- 理学(86329)
- 理学院(85298)
- 管理学(83360)
- 管理学院(82887)
- 中国(66007)
- 科学(57688)
- 京(56131)
- 农(49239)
- 所(47265)
- 财(47022)
- 研究所(43440)
- 业大(42063)
- 中心(40352)
- 农业(39271)
- 江(39086)
- 财经(38060)
- 范(35673)
- 北京(35293)
- 师范(35266)
- 经(34425)
- 经济学(32957)
- 院(31259)
- 州(30905)
- 经济学院(29921)
- 基金
- 项目(174069)
- 科学(136190)
- 基金(126367)
- 研究(122108)
- 家(111414)
- 国家(110551)
- 科学基金(93521)
- 社会(75833)
- 社会科(71913)
- 社会科学(71890)
- 省(68258)
- 基金项目(66541)
- 自然(62762)
- 自然科(61345)
- 自然科学(61323)
- 自然科学基金(60194)
- 划(58311)
- 教育(58151)
- 资助(53858)
- 编号(49747)
- 成果(40473)
- 重点(39961)
- 部(39017)
- 发(36770)
- 创(35434)
- 课题(34588)
- 科研(34146)
- 创新(33263)
- 计划(33207)
- 教育部(32926)
共检索到375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徐欣
在简要回顾1961—2008年美国食糖产量、消费和贸易变动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食糖消费规模及其结构的演变状况,得出几点启示。一是美国40多年的食糖产业发展,未能扭转产不足需的市场状况,这决定了美国必然采取积极的政策以稳定食糖产业发展。二是美国食糖人均消费经历了下降后稳中有增的态势,目前食糖人均年消费约为29~32kg。三是美国食糖消费结构中,工业消费的总量、变动趋势决定着食糖消费的变动方向;工业消费中,面包、谷物食品相关产品和糖果点心产品的消费占食糖工业消费的60%以上,且仍呈上升态势;非工业消费中,批发贸易商消费占非工业消费的61%,且其变动趋势和非工业消费高度相关。四是美国食糖消费呈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段萱
在系统梳理1959—2017年美国食糖生产、消费、贸易、政策变动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美国食糖产业规模与结构的动态演变,得出7点结论与启示:一是美国食糖市场仍以产不足需为主;二是美国食糖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经历了先增、后降、再增的历程,整体趋降;三是美国甘蔗和甜菜收获面积近20年变动不大,糖料和食糖产量提升更多靠单产、出糖率和每英亩产糖量的提升,技术成为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四是美国食糖消费呈先增、后降、再增态势,而人均消费量呈先降后稳态势,现稳定在29~34kg;五是美国食糖消费以工业消费为主,且工业消费决定着食糖消费的变动趋势,工业消费以面包、谷物类食品及相关产品消费为主,非工业消费以批发商和糖交易商消费为主;六是美国食糖消费呈显著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七是美国食糖产业以法律形式将价格支持固定下来,有助于产业预期和政策实施的安全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展鹏
文章将中国食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与世界主要食糖生产或消费大国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基于国家"钻石"模型范式,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业组织及政府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造成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谐韵
糖料关系民生,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工业及其下游产业的基础原料。糖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食糖价格周期性变化的原因,选择指数ARCH模型对未来食糖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并对如何促进食糖市场的稳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GARCH模型 食糖价格 周期性波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本文对1991年以来中国的糖价波动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对2007年中国的糖市运行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糖价的波动规律同时指出食糖产量的波动是造成糖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最后对2008年中国糖料及食糖的供求特点、食糖价格走势等进行了分析判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长和 钟钰
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占世界食糖进口规模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食糖的进口贸易有可能存在大国效应,鉴于此,本研究采用VAR模型,就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变量,以及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介绍分析,构建出了平稳的VAR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技术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本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对国内食糖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短期内,国内外食糖的价差,是导致短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食糖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食糖产需的缺口。(3)长期内,随着食糖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对中国食糖进口规模产生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食糖的贸易条件,扭转当前食糖进口激增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不仅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大国效应发生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国效应的两面性。具体到食糖进口管理政策上,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食糖进口规模和所允许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食糖市场和国际食糖产业资源。
[期刊] 预测
[作者]
冯光辉
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分析和1994年展望冯光辉(广西经济信息中心530022)1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分析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是卖方市场,其主要特点是销售畅旺,价格迅速上升到高位后趋向平稳。批发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零售市场比较平稳,没有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柏芸
本文对2010年中国食糖市场运行的特点从生产、市场供求、价格运行走势、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也对国际糖市场进行了分析。对2011年食糖市场的供需形势等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关键词:
食糖 价格 供需 进出口 分析 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雪 马凯
伴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国外进口低价糖的市场竞争,中国食糖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对2014年中国食糖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并对食糖市场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现在相比,未来10年中国食糖产量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在消费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国内食糖自给率也将会下降到66%左右的水平,食糖进口规模保持在600万t左右,食糖市场形势大为好转的可能性较低。
关键词:
食糖产业 生产 消费 进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颖
食糖是全球最受政策扭曲的农产品之一。欧盟和美国是主要实施食糖政策扭曲生产和贸易的经济体。随着"多哈议程"谈判的进行,发展中国家要求欧盟和美国改革食糖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食糖政策有利于增进全球福利。最近的研究认为,采用多边方式的改革食糖政策的获益最大,全球取消食糖政策保护1年可获得47亿美元的福利。欧洲和美国每年增加1500万t食糖,可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上百万个就业机会。本文就全球食糖生产和一些国家的食糖政策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使我们对世界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及政策有比较准确的了解。
关键词:
食糖 价格支持 关税配额 乌拉圭回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高睿雯
本文依据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系统梳理了美国食糖产业以目标价格为核心、以市场配额和关税税率为保障的政策框架,并基于此提出了稳定、发展中国食糖产业的4点启示:构建产业政策调控的法制框架,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尝试目标价格政策,充分利用农业保险构建食糖产业安全网,构建食糖产业受损应急保障机制。
关键词:
食糖产业政策 美国 农业法案 目标价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郑传芳
本文在回顾泰国50多年来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泰国食糖市场发展变迁的特点,得出5个主要结论:一是50多年来泰国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食糖产量大致呈波动上升态势;二是泰国食糖消费量呈较快增长态势,消费量约占本国食糖产量的1/3,且消费量增速的波动加大,但用糖食品的消费结构较为稳定;三是未来泰国食糖出口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也仍需面对机械化程度提升、糖厂设备优化等发展问题;四是泰国食糖产业的管理体制应适度变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五是泰国食糖定价能力有所增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对于食糖国际定价影响力发挥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莽九刚 马光霞
中国食糖供需现状:当季产不足需、食糖消费继续增长、当季产不足需缺口扩大、食糖进口远超过配额,总供给远大于总需求、食糖库存庞大。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食糖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价差、超配额进口的情况经常性存在、制糖企业亏损严重、蔗农收入不断下降、食糖的能源属性、金融属性越来越被彰显、国家调控市场的难度加大。根本问题是中国糖业缺乏竞争力,根本出路是必须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中国食糖 市场运行 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