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6)
2023(2898)
2022(2423)
2021(2210)
2020(1856)
2019(4212)
2018(4047)
2017(7904)
2016(3964)
2015(4718)
2014(4758)
2013(4706)
2012(4435)
2011(4155)
2010(4138)
2009(3880)
2008(3735)
2007(3099)
2006(2811)
2005(2604)
作者
(12102)
(10456)
(10284)
(9604)
(6366)
(4901)
(4875)
(3992)
(3793)
(3481)
(3457)
(3277)
(3236)
(3194)
(3183)
(3116)
(3106)
(3077)
(2928)
(2914)
(2484)
(2466)
(2443)
(2280)
(2253)
(2206)
(2162)
(2156)
(2078)
(2071)
学科
(18398)
经济(18381)
(17240)
贸易(17232)
(16703)
方法(10140)
(9125)
管理(8908)
数学(8837)
数学方法(8794)
(6958)
(5930)
(5412)
出口(5405)
出口贸易(5405)
关系(5374)
(4634)
企业(4634)
农业(4160)
人民(3766)
业经(3734)
国际(3642)
消费(3571)
贸易关系(3557)
结构(3380)
概况(3324)
各国(3250)
中国(3220)
进出(3215)
进出口(3215)
机构
学院(64249)
大学(63431)
(35066)
经济(34731)
研究(24423)
管理(22317)
理学(19539)
理学院(19377)
管理学(19160)
管理学院(19060)
中国(17375)
(14250)
(13097)
科学(13088)
(12816)
(12068)
农业(11730)
研究所(11679)
经济学(11271)
业大(10611)
(10491)
经济学院(10403)
财经(10186)
中心(9926)
(9269)
(8746)
(8550)
(8071)
北京(8005)
师范(8004)
基金
项目(41837)
科学(32443)
基金(30846)
研究(30731)
(27323)
国家(27121)
科学基金(22002)
社会(20629)
社会科(19780)
社会科学(19779)
基金项目(15510)
(15334)
教育(13585)
自然(13209)
资助(12934)
(12921)
自然科(12892)
自然科学(12890)
自然科学基金(12643)
编号(12563)
(10074)
(9690)
重点(9438)
国家社会(9187)
成果(9028)
中国(8883)
教育部(8598)
(8559)
人文(8470)
科研(8231)
期刊
(36813)
经济(36813)
研究(20700)
(13178)
(10933)
农业(10093)
国际(9915)
学报(9589)
中国(9326)
经济研究(8352)
科学(7907)
大学(7671)
业经(7421)
管理(7311)
学学(7175)
(6768)
世界(6393)
(6341)
问题(6185)
商业(6046)
(5730)
贸易(5730)
国际贸易(4919)
教育(4844)
技术(4463)
(4310)
金融(4310)
财经(4226)
商业经济(4116)
经贸(4063)
共检索到96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瑞民  张蕙杰  周俊玲  
本文主要介绍了食用豆生产和贸易大国美国的食用豆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贸易情况。美国是世界第六大食用豆生产国,其种植的主要品种为斑豆、海军豆、黑豆、大北豆、鹰嘴豆,主产州依次为北达科他州、密歇根州、内布拉斯加州、明尼苏达州、爱达荷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美国食用豆的人均消费并不高,出口是其食用豆的主要需求,食用豆的进口近年来也有所增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甘露  张蕙杰  周俊玲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拿大食用豆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贸易情况。加拿大种植的豆类品种主要有豌豆、扁豆、菜豆、鹰嘴豆,主产省为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以及马尼托巴省,在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也有少量种植。加拿大食用豆国内消费量很少,主要用于国际贸易。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干豌豆和扁豆出口国,也是干菜豆和鹰嘴豆的五大出口国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慧  
食用豆是当今人类栽培的3大类食用作物(禾谷类、食用豆类及薯类)之一,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食用豆的主要生产国和贸易国,有必要了解全球食用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本文从这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琪  张俊飚  
近几年,韩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方面采用工厂化模式,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但产值没有明显的增速。在贸易方面,韩国尽管存在着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出口企业内部竞争激烈等问题,但对外联系却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在与中国的食用菌贸易往来中,虽然整体上中国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少数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等,韩国对中国的冲击不可小视。据此,中国应加快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进度,用科技武装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继续保持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永田  
本文根据199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剖析了我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的走势,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了20年来我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我国食用豆贸易目前还保持着净出口的格局,但是国际竞争力优势在弱化;短期内我国食用豆还将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但是出口商的价格风险在增加。为确保我国食用豆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制定和采取主动、积极、扩张性的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构建食用豆现代产业体系,完善食用豆产业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平  黄腾  王维薇  
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在两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成为两国食用菌贸易进一步拓展的消极因素,制约了两国食用菌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此问题着手分析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状况及贸易互补性,并给出了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优势互补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静利  郭燕枝  
现代技术创新使各国食用菌贸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需要调整我国食用菌生产、加工和贸易策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摆脱食用菌贸易的"国际依赖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晓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凤香  刘慧  
中国和澳大利亚均为奶制品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而中国为奶制品的净进口国,澳大利亚则为奶制品的净出口国。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乳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国。截至目前,中澳两国已经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14轮双边谈判,谈判内容在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取得一定进展。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随着奶制品进口税率的降低,中国自澳大利亚的奶制品进口额将显著增加,因此有必要了解澳大利亚奶业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概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重  
由于国内民众对大豆油消费的广泛偏好,大豆成为我国食用植物油压榨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庞大而国内大豆生产数量十分有限,引发人们对大豆供给安全的担忧。而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放开大豆进口,我国大豆进口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大豆进口超过1亿吨,大豆供给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更引发了人们对大豆和食用油供给安全的担忧。本文对我国大豆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的对策:发展油料作物生产提高自给率、科技助农发展高效油用大豆品种、科技助农发展智能化大豆种植技术、稳定大豆贸易规模和多元化进口来源优化大豆贸易结构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杨梅  张俊飚  程琳琳  何可  
基于1992-2014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UN COMTRADE),从全球贸易视角出发,利用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DTL指数以及TCI指数,分析了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现状、竞争力及贸易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别比较。结果发现:1992-2014年,中国食用菌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6.55%水平上,是世界重要的食用菌出口大国;与法国、美国、波兰和韩国相比,中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的竞争力明显;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存在互补性并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稳定现有品种,加大野生珍稀食用菌良种培育研发;巩固传统贸易市场,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戈跃  马令法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力度的加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食用菌出口增长迅速,但食用菌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却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成因,提出了我国要成为食用菌国际贸易强国,必须加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努力推进食用菌卫生安全标准及认证体系建设,鼓励食用菌产业走集约化、生态化经营之路,同时政府也要加大食用菌产业的安全卫生执法力度等法律防范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庆庆  李鹏  曹明宏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加入WTO为食用菌出口贸易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加入WTO 10年的中国食用菌贸易量和贸易额分析发现,出口量和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口量和出口额在2002—2008年较稳定,2009—2011年波动较大;进口品种结构以鲜、冻的食用菌为主,出口品种仍以食用菌罐头为主,但其创汇能力不高;进出口市场整体稳定,局部有所调整,集中度高。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的定量分析,得出食用菌出口绝对竞争力处于高水平,但相对竞争力低于爱尔兰和波兰。对食用菌对外贸易时空格局变化的分析,为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