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3)
2023(7920)
2022(6595)
2021(6298)
2020(5150)
2019(11763)
2018(11301)
2017(22953)
2016(12147)
2015(13518)
2014(13493)
2013(13301)
2012(12411)
2011(11335)
2010(11994)
2009(11507)
2008(10977)
2007(10231)
2006(9569)
2005(9176)
作者
(32456)
(26420)
(26206)
(25446)
(17261)
(12577)
(12457)
(10395)
(10098)
(9937)
(8992)
(8913)
(8689)
(8555)
(8515)
(8281)
(7809)
(7708)
(7639)
(7398)
(6755)
(6557)
(6146)
(6142)
(6129)
(6093)
(5953)
(5947)
(5366)
(5236)
学科
(43802)
经济(43742)
(37498)
管理(34188)
(33798)
银行(33653)
(32555)
企业(32555)
(32122)
(30338)
金融(30338)
中国(21001)
(20787)
方法(15705)
(15290)
(13191)
数学(13073)
数学方法(12897)
(12479)
制度(12477)
地方(12268)
业经(12164)
业务(12013)
中国金融(11861)
(11638)
(10419)
贸易(10405)
银行制(10402)
(10231)
(9960)
机构
学院(164747)
大学(163841)
(74497)
经济(72664)
管理(63839)
中国(58088)
研究(57203)
理学(52568)
理学院(52042)
管理学(51561)
管理学院(51186)
(39600)
(34496)
(33312)
银行(32093)
(29953)
财经(29906)
中心(29592)
科学(28188)
(27726)
(27009)
(26861)
(25421)
金融(24996)
研究所(24386)
经济学(23355)
北京(22687)
人民(22684)
(22615)
(22517)
基金
项目(95709)
研究(76836)
科学(75980)
基金(69004)
(56933)
国家(56378)
科学基金(49053)
社会(48836)
社会科(46556)
社会科学(46546)
(36374)
教育(35073)
基金项目(34744)
编号(32636)
(30460)
资助(29572)
成果(29047)
自然(28694)
自然科(28053)
自然科学(28048)
自然科学基金(27591)
课题(22914)
(21949)
(21837)
(21638)
重点(21255)
项目编号(20750)
(20544)
国家社会(19686)
教育部(19660)
期刊
(85350)
经济(85350)
研究(60420)
(50644)
金融(50644)
中国(36370)
(29903)
管理(25559)
(21717)
教育(19896)
科学(17377)
学报(15991)
财经(15180)
大学(13697)
经济研究(13402)
业经(12922)
技术(12895)
(12872)
农业(12618)
学学(12499)
国际(11984)
(10874)
问题(10580)
理论(10552)
实践(9554)
(9554)
世界(9540)
(9061)
论坛(9061)
现代(8758)
共检索到283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培  
80年代以来,美国的商业银行日益受到来自非银行机构的竞争与冲击。最近,由美国银行家协会主持的对银行系统的民意调查显示,约有25%的被调查者承认非银行机构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竞争对手。一些资深的美国银行家甚至预言,今后5年内,非银行机构将在许多传统银行业务领域中对中小商业银行构成严重威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跃   初晓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发挥着信用创造、期限转换、经纪媒介及担保增信等基础性功能,对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事件频发,其脆弱性特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全球金融机构版图的演变特征,并结合2020年以来最新风险案例,重点对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房地产投资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剖析,归纳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仁康  
近年来,新金融的蓬勃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小挑战,其势力不断蚕食商业银行核心业务领域,抢夺商业银行基础客户,金融替代效应日渐显现。商业银行究竟该如何应对?是否真的会像比尔·盖茨预言的那样成为21世纪的恐龙?本文在充分分析两者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和新金融机构的二维竞合模型,得出:商业银行应在渠道、产品、技术、文化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协同策略、竞赛策略、整合策略以及学习策略,并对这四种策略作出进一步论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面对加入WTO尤其是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 ,混业经营问题是摆在业界、理论界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而混业合作是走向混业经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渐进路径 ,文章以银行业为例给出促进银行与证券、保险以及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中佳  汤钟尧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特色金融业务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分行王中佳,汤钟尧本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包括城乡信用社、信托公司、融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性公司,以城市信用社和信托公司为主要论述对象。特色金融界定为目前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开展或开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宇  
日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及其影响东北财经大学郭宇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委托公司、人寿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短期资金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其中,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且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几家大型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与存款式金融机构相似的巨大的外部性 ,其隐含的行业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必须慎重。重整是较之于破产更有利于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强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把社会利益作为首选的政策目标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 ,降低其对社会带来的震荡。重整模式的选择对重整的效果至关重要 ,应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 ;重整的资金来源也不宜过多地依赖中央银行 ,要积极探寻重整资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渠道。要把治理结构的重整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整的重中之重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证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整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宾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融资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使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出现了一些盲区,积累了大量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法律、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三个方面。为了防止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应改变监管理念,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监管能力,促进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需要提高治理水平,以期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安全有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丹利·费希尔  许均平  刘娟  柏慧  
非银行机构在一些关键漏洞上和传统银行是一致的,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有两个关键原则:一是关注偿付能力和流动性,二是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测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各类商业模式和业务种类的企业,其中许多业务模式与传统银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便如此,非银行机构在一些关键漏洞上和传统银行保持一致,包括高杠杆、过度的期限转换和复杂性,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迄今为止,所有的改革都会考虑非银行机构和银行机构的区别与相似。尽管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我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闫文  
论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规范贾玉革闫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很快。从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始,至1994年底止,我国已有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391家、证券公司91家、保险公司25家、财务公司56家、融资租赁公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  李大伟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被应用到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及信用评级中,这其中包括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如判别分析法、Logistic回归等,另外还有基于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方法,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而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领域,国内却鲜有学者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对国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特别是给出了证券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详细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该指标体系将对商业银行进行证券类客户信用评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就与问题课题组  孙健  薛永玲  瞿衡瑞  陈刚  纪建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丛湘萍  
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扩张问题研究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丛湘萍近年来,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的迅速增加,非银行信用占全社会信用的比重日益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的扩张,分析估价其对国民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