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0)
- 2023(18654)
- 2022(15702)
- 2021(14665)
- 2020(12444)
- 2019(28485)
- 2018(27887)
- 2017(52881)
- 2016(28801)
- 2015(32325)
- 2014(32165)
- 2013(31809)
- 2012(29638)
- 2011(27064)
- 2010(26884)
- 2009(25199)
- 2008(24714)
- 2007(21804)
- 2006(19155)
- 2005(17300)
- 学科
- 济(131441)
- 经济(131306)
- 管理(81419)
- 业(76701)
- 企(62018)
- 企业(62018)
- 方法(55950)
- 数学(50028)
- 数学方法(49451)
- 中国(33869)
- 农(32482)
- 财(31623)
- 学(26665)
- 贸(26234)
- 贸易(26223)
- 业经(26061)
- 地方(25880)
- 易(25550)
- 制(23488)
- 农业(21484)
- 银(19933)
- 银行(19872)
- 融(19262)
- 金融(19259)
- 务(19122)
- 财务(19068)
- 行(19025)
- 财务管理(19022)
- 环境(18542)
- 企业财务(18004)
- 机构
- 大学(419836)
- 学院(417638)
- 济(183635)
- 经济(180177)
- 管理(158220)
- 研究(149882)
- 理学(136300)
- 理学院(134769)
- 管理学(132401)
- 管理学院(131651)
- 中国(114230)
- 科学(91041)
- 京(88462)
- 财(82167)
- 所(77092)
- 农(75622)
- 研究所(70226)
- 中心(68017)
- 财经(65530)
- 业大(64048)
- 江(61592)
- 农业(60063)
- 经(59619)
- 经济学(57493)
- 北京(55958)
- 院(53235)
- 范(52962)
- 师范(52298)
- 经济学院(51652)
- 财经大学(48581)
- 基金
- 项目(278500)
- 科学(219154)
- 基金(205123)
- 研究(196304)
- 家(181632)
- 国家(180186)
- 科学基金(153131)
- 社会(126949)
- 社会科(120494)
- 社会科学(120463)
- 基金项目(107203)
- 省(106498)
- 自然(100684)
- 自然科(98413)
- 自然科学(98378)
- 自然科学基金(96679)
- 划(91445)
- 教育(90103)
- 资助(85430)
- 编号(76323)
- 重点(63311)
- 部(62491)
- 成果(62068)
- 发(60449)
- 创(57548)
- 科研(54376)
- 创新(54010)
- 国家社会(53551)
- 课题(53406)
- 教育部(53274)
- 期刊
- 济(200530)
- 经济(200530)
- 研究(125133)
- 中国(78511)
- 学报(70357)
- 农(67771)
- 科学(63496)
- 财(63072)
- 管理(58374)
- 大学(52605)
- 学学(49888)
- 农业(45838)
- 融(41808)
- 金融(41808)
- 教育(37443)
- 技术(35066)
- 经济研究(34540)
- 财经(33007)
- 业经(30283)
- 经(28475)
- 问题(26068)
- 业(25151)
- 贸(23939)
- 国际(21778)
- 统计(21544)
- 技术经济(21463)
- 世界(21194)
- 版(20064)
- 策(19228)
- 商业(18791)
共检索到62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赵阳
本文运用带符号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提高自身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增加自身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会降低中国实际产出增长率和提高中国通货膨胀率。中国对美国净出口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际产出影响的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世界商品价格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鉴于此,中国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国际贸易波动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区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需关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吴静 丁烨
零利率在全球有不断蔓延之势,与其相伴而生的问题正深刻影响着经济与金融的稳定,为此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嵌入零利率下限约束条件,以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为研究对象,围绕开放经济条件下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的国外货币政策外溢冲击与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相比较非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零利率下限约束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减弱,这一结果减轻了对流动性陷阱可能会加剧风险外溢与蔓延至中国的担忧。第二,无论国外主要经济体处于零利率下限约束还是非零下限约束情形,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对称性的,未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影响。故此提出中国需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外溢风险,坚持政策调控定力与自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强 徐大争 王达
在全球经济出现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三低”现象的背景下,有效利率下界约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中介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有效利率下界(ELB)约束,对发达经济体在低利率环境中常用的三种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建模,并在外生需求冲击的背景下评价了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前瞻性利率指引和扭转操作能够有效绕开有效利率下界的束缚,实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挤兑风险,但并不适合作为常备工具频繁使用。福利分析结果印证了上述政策特征,同时发现,对政策工具及其组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央行对稳定产出及控制金融风险两个目标的权衡,对金融风险因素的忽视虽然带来更低的产出和通胀波动,但会加剧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珍惜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加强对公众的货币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积极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异质性,分析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大宗商品价格渠道效应最明显,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正向冲击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PPI上涨尤为明显;利差渠道次之,汇率渠道效应则相对不明显,这两个渠道效应均在短期内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在较长期将导致物价下降。但在美国实施QE4时,正向冲击均会导致物价下降。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外双循环,完成“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组合,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政策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并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追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方面分析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并对政策效果进行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崧耀 崔百胜
在国内经济下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的背景下,我国名义利率受到较大下行压力。为此,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框架下,基于零利率下限约束的视角,构建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冲击、技术冲击与偏好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测算社会福利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模型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了产出的增长,相比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虽然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更好,但也提升了通胀水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福利损失。当名义利率受到零利率下限约束时,由于名义利率工具失效,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升通胀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利率,使得家庭消费得到更大提升。但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波动更为剧烈,造成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当前,我国政策利率应避免落入零利率下限区间,依据稳增长与稳物价目标之间的权衡,根据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制定最优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使得调控更加精准有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本文使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的视角,考察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2)通过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机制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且社会融资额传导机制占主导。(3)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流动性水平较差、民营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融资约束低、流动性好、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基于考虑参数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并详细考察了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上恶化了中国产出,降低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第二,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中,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改善产出,汇率渠道则恶化产出,不过汇率渠道占主导;第三,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产出有小幅改善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其间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以上结论表明,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的潜在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高洁超
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引发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广泛讨论。本文构建包含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的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据以系统比较存在和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两种情形下宏观经济波动异质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总需求下降时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下产出下降和通缩程度更为严重;总供给下降不会引致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以致宏观经济波动演变无明显差异;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下央行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价格型调控则完全失效。本文认为考虑零利率下限约束的建模更宜刻画现实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效力,忽视零利率下限约束会对宏观经济预判和政策调控有效性的认识产生偏误;需求低迷环境下"数量型调控为主、价格型调控为辅"的政策组合仍为央行合意的货币调控范式,央行须更加关注降低实际资金利率;政府应注重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与货币政策发挥有效政策合力,促使实体经济趋稳高质发展以摆脱利率下限约束困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玥明 王自锋 陈钰
本文将政策预期影响扩展到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VEC模型和EGARCH模型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信号渠道对中国实际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影响中国私人部门预期的方式影响中国实际产出,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冲击对中国实际产出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文的经验分析可以推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会通过信号渠道对中国实际产出产生负向冲击,紧缩性货币政策信号的发出会对中国实际产出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策略选择、工具取舍和效果预测与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经济复苏背景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退出工具的选取以及效果预测和评估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决策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复苏阶段,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目标应是在维护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的实现。在退出的节奏上应循序渐进,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退出次序上应"先财政、后货币"。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间货币政策退出的协调与沟通,强化对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效果的预测和评估。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 退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首先阐明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涵义,其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最后对政策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实施框架 政策效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智 李伟军 高波
货币政策是资产价格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价格之谜的存在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设置了障碍。符号约束VAR模型,(Uhlig,2005)通过对变量施加更加有效的约束,提升了货币政策的识别效果。本文基于该方法,用2006年1月-2012年11月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市场干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增长、成本推动等非货币因素的前提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短期房价之谜现象,并在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的调控路径上存在分化。其中,M2表示的数量型工具的作用效果较大,但滞后时间为较长的5个月;而以Shibor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的效果相对较小,但起效时间为稍快的3个月。本文认为,城市化进程、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价之谜 符号约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光 李力 郝大鹏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DSGE模型,系统探讨了存在零利率下限时外生不利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时,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会显著增加,外生不利冲击对产出、通胀、信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会明显放大。(2)当存在零利率下限时,传统泰勒规则已无法有效稳定经济,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应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还应对资产价格和信贷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出适度反应。(3)货币政策更适于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稳定,但难以有效减缓房价和信贷的波动。只有将逆周期监管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搭配,才能保证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全面稳定。为了应对不利冲击,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将其与货币政策有效搭配以保持宏观经济的全面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