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4)
2023(10696)
2022(8787)
2021(8319)
2020(6760)
2019(15526)
2018(14880)
2017(28478)
2016(15425)
2015(17080)
2014(16549)
2013(16442)
2012(15311)
2011(14240)
2010(13929)
2009(12994)
2008(12697)
2007(10817)
2006(9623)
2005(8674)
作者
(44228)
(37029)
(36800)
(35034)
(23656)
(17754)
(16590)
(14508)
(14205)
(13035)
(12782)
(12013)
(11863)
(11772)
(11692)
(11385)
(11090)
(10947)
(10779)
(10535)
(9214)
(9085)
(8896)
(8456)
(8330)
(8264)
(8033)
(7939)
(7406)
(7355)
学科
(62750)
经济(62678)
管理(42139)
(40135)
(30302)
企业(30302)
方法(28199)
数学(26129)
数学方法(25916)
中国(20324)
(18470)
(17885)
贸易(17878)
(17584)
(16247)
业经(12524)
(12314)
农业(11948)
(11208)
银行(11177)
(11007)
(10930)
(10786)
(10442)
金融(10442)
环境(9948)
地方(9186)
(9027)
技术(8937)
及其(8832)
机构
大学(222024)
学院(218990)
(103579)
经济(101991)
管理(83243)
研究(83100)
理学(72062)
理学院(71284)
管理学(70340)
管理学院(69949)
中国(64865)
科学(47509)
(46707)
(45762)
(42127)
(40005)
研究所(38509)
中心(36727)
财经(36602)
(33747)
经济学(33541)
业大(32636)
农业(31781)
经济学院(30414)
(30224)
北京(30199)
(29271)
(27675)
财经大学(27459)
师范(27355)
基金
项目(147582)
科学(117405)
基金(111508)
研究(104877)
(99244)
国家(98474)
科学基金(83203)
社会(70872)
社会科(67488)
社会科学(67476)
基金项目(57585)
自然(53166)
(52919)
自然科(52018)
自然科学(52000)
自然科学基金(51166)
教育(47619)
(47113)
资助(46336)
编号(39286)
(34778)
重点(33493)
成果(32046)
(31979)
国家社会(30998)
(30868)
教育部(29955)
中国(29489)
创新(29023)
科研(28539)
期刊
(107012)
经济(107012)
研究(70228)
中国(40976)
(35829)
学报(35758)
科学(33203)
(32325)
管理(29832)
大学(27112)
(26038)
金融(26038)
学学(25622)
农业(24537)
经济研究(20145)
教育(19487)
财经(18332)
(15866)
业经(15839)
(15836)
技术(15362)
国际(15203)
问题(14407)
(13972)
世界(13892)
技术经济(10462)
统计(9826)
(9763)
理论(9659)
科技(9431)
共检索到329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异质性,分析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大宗商品价格渠道效应最明显,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正向冲击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PPI上涨尤为明显;利差渠道次之,汇率渠道效应则相对不明显,这两个渠道效应均在短期内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在较长期将导致物价下降。但在美国实施QE4时,正向冲击均会导致物价下降。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外双循环,完成“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组合,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并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追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方面分析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并对政策效果进行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淑娥  
为应对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各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本文对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并指出其潜在影响和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本文使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的视角,考察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2)通过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机制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且社会融资额传导机制占主导。(3)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流动性水平较差、民营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融资约束低、流动性好、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首先阐明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涵义,其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最后对政策效果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的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选择和退出工具取舍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析,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晓溦  陈守东  刘洋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以来在联邦基金利率面临零利率下界约束情景下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困境,美联储开始借助量化宽松等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来平滑收益率曲线以提振宏观经济活力。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使得与美国经济高度关联的中国市场的融资成本也相应受到冲击。本文利用含有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与中国金融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中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对该冲击的反应的敏感性还取决于美联储在各阶段所实施的前瞻指引规则类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玥明  王自锋  陈钰  
本文将政策预期影响扩展到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VEC模型和EGARCH模型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信号渠道对中国实际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影响中国私人部门预期的方式影响中国实际产出,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冲击对中国实际产出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文的经验分析可以推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会通过信号渠道对中国实际产出产生负向冲击,紧缩性货币政策信号的发出会对中国实际产出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基于考虑参数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并详细考察了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上恶化了中国产出,降低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第二,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中,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改善产出,汇率渠道则恶化产出,不过汇率渠道占主导;第三,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产出有小幅改善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其间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以上结论表明,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的潜在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争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帮助本国经济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局。随着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广泛实施,对其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文章围绕着非常规货币政策所涉及的主要核心问题展开探讨,具体包括界定与特征、理论框架、政策有效性以及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短时期,QE3将有利于避免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长期而言,美联储再次启动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流动性盛宴鉴于美国及其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新一轮量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宋佳馨  
不平等的加剧通常被归因于全球化、技术进步、人口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传统观点认为,旨在降低通货膨胀和稳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长期改善穷人的状况。但是,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各界对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不平等的担忧。本文旨在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收入与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渠道,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帕特里克·奥勃莱恩  努诺·帕尔马  法兰克·波特尔  安婧宜  
经济学家和媒体普遍认为近期几项中央银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史无前例的。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过去也出台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当时的标准下。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英格兰银行在1797-1821年间暂停了货币的兑付。英格兰银行在现代意义上并未成为中央银行,尽管它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1790年代中期开始,它就承受着储备流失的巨大压力。在1797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长平  黄迪祎  
基于美联储和欧央行2008年至2021年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通过统一划分实施阶段和政策类型,对比美欧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运用TVP-VAR模型比较不同渠道的政策传导效果,探讨美欧非常规货币政策分化的时间、表现和原因。研究发现,美欧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危机初期和危机应对阶段已经分化,在操作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的、政策效果方面呈现出多维度分化的特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在经济基本面、危机爆发来源、危机应对方式和政策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美联储和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多维度分化现象。结合政策特点和基本国情,我国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时应强化风险控制,重视国际风险;及时精准施策,善用工具组合;加强政策沟通,作出明确承诺;把握经济全局,政策协调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