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3)
2023(18208)
2022(15144)
2021(14229)
2020(11903)
2019(27164)
2018(26150)
2017(50921)
2016(26981)
2015(30048)
2014(29406)
2013(28949)
2012(26311)
2011(23486)
2010(23286)
2009(21912)
2008(20867)
2007(18057)
2006(15791)
2005(13918)
作者
(73491)
(61141)
(60759)
(57838)
(38984)
(29346)
(27880)
(23768)
(23476)
(21597)
(20695)
(20337)
(19136)
(19076)
(18995)
(18887)
(18073)
(17882)
(17694)
(17629)
(14812)
(14808)
(14721)
(13967)
(13877)
(13731)
(13348)
(13080)
(12075)
(12009)
学科
(107562)
经济(107356)
管理(79758)
(79443)
(66550)
企业(66550)
方法(51633)
数学(45879)
数学方法(45412)
中国(35181)
(34528)
(29899)
金融(29897)
(29519)
(28398)
银行(28364)
(27287)
(24189)
业经(24177)
(23800)
贸易(23782)
(23326)
(23265)
财务(23209)
财务管理(23168)
企业财务(22196)
地方(19486)
农业(19482)
(17374)
理论(16281)
机构
大学(373106)
学院(371641)
(164924)
经济(162049)
管理(147652)
理学(128056)
理学院(126824)
管理学(124960)
研究(124679)
管理学院(124298)
中国(103547)
(78282)
(76274)
科学(70152)
财经(62799)
(60354)
中心(59827)
(57714)
(57403)
研究所(54625)
经济学(52102)
(51818)
业大(51683)
北京(48088)
财经大学(47222)
经济学院(47199)
农业(45262)
(45081)
师范(44592)
(44377)
基金
项目(250998)
科学(200426)
基金(187946)
研究(182827)
(163401)
国家(162055)
科学基金(140636)
社会(122153)
社会科(115533)
社会科学(115502)
基金项目(98712)
(93940)
自然(90144)
自然科(88205)
自然科学(88179)
自然科学基金(86681)
教育(84171)
(80660)
资助(76966)
编号(71750)
成果(57884)
(57851)
重点(56246)
(53198)
(53196)
国家社会(51614)
教育部(50708)
创新(49735)
人文(49267)
科研(48775)
期刊
(170153)
经济(170153)
研究(112064)
中国(67963)
(61584)
管理(53988)
学报(53911)
(52550)
金融(52550)
(51683)
科学(51225)
大学(42492)
学学(40329)
农业(34489)
教育(32735)
财经(31430)
经济研究(29763)
技术(29479)
(26972)
业经(26173)
问题(22265)
(21680)
国际(20722)
(18807)
世界(18629)
理论(17419)
技术经济(17378)
统计(17343)
(16519)
财会(16136)
共检索到551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本文使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的视角,考察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2)通过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机制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且社会融资额传导机制占主导。(3)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流动性水平较差、民营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融资约束低、流动性好、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异质性,分析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大宗商品价格渠道效应最明显,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正向冲击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PPI上涨尤为明显;利差渠道次之,汇率渠道效应则相对不明显,这两个渠道效应均在短期内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在较长期将导致物价下降。但在美国实施QE4时,正向冲击均会导致物价下降。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外双循环,完成“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组合,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秦伟广  安辉  邹千邈  李竹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面临名义零利率约束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作为新的货币政策手段,系统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系统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不同传导渠道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机制,为深入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赵阳  
本文运用带符号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提高自身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增加自身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会降低中国实际产出增长率和提高中国通货膨胀率。中国对美国净出口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际产出影响的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世界商品价格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鉴于此,中国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国际贸易波动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区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需关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晓溦  陈守东  刘洋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以来在联邦基金利率面临零利率下界约束情景下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困境,美联储开始借助量化宽松等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来平滑收益率曲线以提振宏观经济活力。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使得与美国经济高度关联的中国市场的融资成本也相应受到冲击。本文利用含有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与中国金融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中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对该冲击的反应的敏感性还取决于美联储在各阶段所实施的前瞻指引规则类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并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追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方面分析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并对政策效果进行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淑娥  
为应对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各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本文对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并指出其潜在影响和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玥明  王自锋  陈钰  
本文将政策预期影响扩展到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VEC模型和EGARCH模型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信号渠道对中国实际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影响中国私人部门预期的方式影响中国实际产出,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冲击对中国实际产出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文的经验分析可以推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会通过信号渠道对中国实际产出产生负向冲击,紧缩性货币政策信号的发出会对中国实际产出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基于考虑参数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并详细考察了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上恶化了中国产出,降低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第二,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中,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改善产出,汇率渠道则恶化产出,不过汇率渠道占主导;第三,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产出有小幅改善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其间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以上结论表明,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的潜在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正英  贺妍  
在新古典投资理论分析框架下,本文利用误差修正动态面板模型,从融资约束视角检验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分布式效应。同时结合市场化制度背景考察了制度环境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非融资约束公司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无显著效果,而在融资约束公司中,利率传导效应非常显著。在制度环境方面,相比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的公司,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投资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更高。而且,市场化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优化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公司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桂  何帆  
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使中央银行面临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而且长期低利率政策所引发的金融不稳定效应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为此,中央银行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策实践相适应,学术界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旨在对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着重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我们也分析了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强  徐大争  王达  
在全球经济出现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三低”现象的背景下,有效利率下界约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中介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有效利率下界(ELB)约束,对发达经济体在低利率环境中常用的三种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建模,并在外生需求冲击的背景下评价了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前瞻性利率指引和扭转操作能够有效绕开有效利率下界的束缚,实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挤兑风险,但并不适合作为常备工具频繁使用。福利分析结果印证了上述政策特征,同时发现,对政策工具及其组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央行对稳定产出及控制金融风险两个目标的权衡,对金融风险因素的忽视虽然带来更低的产出和通胀波动,但会加剧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珍惜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加强对公众的货币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积极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宏涛  王晓芳  
基于金融摩擦的市场环境,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拓展泰勒规则分析大规模债券购买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观察外生冲击对长期和短期利率、储蓄、消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并比较不同政策组合的福利损失。研究发现:债券购买会通过"期限偏好"渠道传导至总产出和价格;与单独使用常规货币政策相比,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结合的最优货币政策,将明显降低福利损失;即使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稳定总产出和通胀也有利,尤其在零利率附近作用更为明显;常规货币政策的通胀调节是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产出缺口反应的有益补充,相互配合可以降低福利损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军  
常规的货币政策使中央银行面临利率零下限约束,当名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时,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无法发挥稳定宏观经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以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和传导机制为基础,全面阐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日本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政策内容与效果。实证部分基于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日本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甚明显,货币政策目标未能实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首先阐明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涵义,其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最后对政策效果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