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9)
2023(11119)
2022(9817)
2021(9335)
2020(7773)
2019(18108)
2018(18300)
2017(34750)
2016(19283)
2015(21909)
2014(22118)
2013(21579)
2012(19781)
2011(17687)
2010(17640)
2009(16088)
2008(15419)
2007(13231)
2006(11407)
2005(9855)
作者
(56009)
(46234)
(45987)
(43817)
(29510)
(22138)
(21054)
(18387)
(17645)
(16523)
(15912)
(15473)
(14782)
(14668)
(14238)
(14192)
(13875)
(13841)
(13164)
(13133)
(11542)
(11351)
(11179)
(10533)
(10298)
(10295)
(10259)
(10047)
(9303)
(9224)
学科
(70196)
经济(70104)
管理(52646)
(47825)
(40276)
企业(40276)
方法(32953)
数学(28260)
数学方法(27920)
(18743)
中国(18484)
(17766)
(17653)
贸易(17649)
(17201)
(17199)
业经(15469)
地方(15288)
(13596)
理论(13417)
(12115)
农业(12062)
技术(11294)
教育(11136)
环境(11040)
(10826)
财务(10752)
财务管理(10731)
(10714)
银行(10667)
机构
大学(269488)
学院(266525)
管理(105754)
(99781)
经济(97433)
理学(91793)
理学院(90719)
研究(90703)
管理学(89127)
管理学院(88631)
中国(65021)
(58238)
科学(58232)
(46161)
(44913)
(44654)
研究所(42457)
业大(41986)
中心(40124)
(38341)
(37044)
北京(36785)
师范(36649)
财经(36303)
农业(35316)
(33528)
(33050)
(31424)
技术(30103)
师范大学(29811)
基金
项目(188044)
科学(146243)
研究(137908)
基金(134383)
(117650)
国家(116650)
科学基金(99047)
社会(83520)
社会科(78964)
社会科学(78943)
(73786)
基金项目(71596)
自然(65398)
自然科(63832)
自然科学(63813)
教育(63657)
(62712)
自然科学基金(62625)
编号(57266)
资助(55598)
成果(47246)
重点(41842)
(41008)
课题(39790)
(39654)
(38936)
创新(36215)
科研(36108)
项目编号(35463)
大学(34893)
期刊
(107229)
经济(107229)
研究(78266)
中国(49636)
学报(45431)
(40398)
科学(40207)
管理(37897)
教育(35285)
大学(33783)
(32482)
学学(31412)
农业(28565)
技术(23058)
(20155)
金融(20155)
业经(17833)
经济研究(16753)
财经(16546)
图书(16171)
(14419)
问题(14342)
(14001)
科技(13624)
理论(13366)
(12521)
实践(12470)
(12470)
(12032)
业大(11805)
共检索到385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静蕾  罗梅丰  吴晓璠  
以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相对集中度为标准,通过计算1970—2009年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在参考1970—2009年美国集装箱港口数量、集装箱吞吐量以及港口的空间变化基础上,将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0—1981年的快速分散阶段、1981—1995年的缓慢分散阶段、1995—2006年的缓慢集中阶段以及2006—2009年的再次分散阶段。从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中可以发现,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存在周期性;并在1995年之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中心的集装箱港口网络,且某一区域的货运中心并非都是一港独大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蹇令香  李东兵  刘玲玲  
从集装箱港口数量、吞吐量、空间布局、市场集中度几个角度,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分析1979—2011年我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及市场结构的演变,指出1979—1989年是快速分散阶段,为高度集中的寡占市场;1989—2009年是缓慢分散和缓慢集中相互更替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中度集中的寡占市场;2010—2011年延续了分散的趋势,HHI值已经小于1 000,出现了形成非集中竞争市场的趋势。这要求港口企业随着竞争程度的不断增强,需要不断提升质量、建设软环境,提高竞争力,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敏捷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绍卜  
以我国沿海34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3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采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ArcGIS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沿海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沿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集中度日趋分散,港口间的竞争加剧,各港口群内部集中度表现不一致。2空间结构整体呈弱空间分散格局,除西南港口群外,其它各港口群枢纽港已形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静蕾  吴晓璠  罗梅丰  
在中美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变迁呈现趋同特征的事实分析基础上,采用质量竞争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变迁的普遍因素,并进一步通过中美1979—2010年对比研究得出: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中度主要受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影响;省间(州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分布差异也会使得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分散化发展;相对于已经形成网络的美国铁路运输,我国港口的铁路里程的不均衡性仍然制约着港口体系进一步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曹卫东  吴威  
通过分享—偏移(share—shift analysis)模型对近17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状况的研究显示:①上海港在1994—1998年间为正偏移增长港,而在其他两个时段均为负偏移增长港。②宁波港始终为正偏移增长港,且偏移增长量一直很大。③沿海港群和内河港群间的偏移增长状况较为复杂,在总体上,沿海港群优势不断凸显,而内河港群则相反。④在不同等级港口间的偏移增长中,中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劣势地位,大型集装箱港口近13年来优势明显,小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相对优势地位。⑤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可初步划为初步发育阶段、枢纽中心港初步形成阶段和大型深水直挂港加速成长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作用机制。上述状况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调控、港口资源条件差异、区域通达条件以及集装箱装卸运价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荣翠  
首先阐述了发展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的重要性,分析了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体系的构成,针对建设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体系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设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政  董平  陆玉麒  黄群芳  马颖忆  
港口的发展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港口体系演化研究一直是港口地理研究的热点。选取长三角14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以1990~2015年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港口数量为研究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偏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集散趋势和演化过程,重点凝练其演化模型并分析了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经历了分散和集中两种发展趋势,呈现出格局特点明显不同的4个发展阶段,并朝着区域化阶段发展。形成了"原始单核结构→极核枢纽结构→双核枢纽结构→多核协同发展结构"的演化模型。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过程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区域经济、政策和制度、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等,并且不同因素在各阶段对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型,并对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爱虎  匡桂华  
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港口体系和竞争理论,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2000—2013年的港口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群体系格局从集中到分散演变,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三足鼎立格局,港口群之间竞争激烈;目前港口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受腹地经济因素影响;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厦门港在全国港口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艺婕  彭勃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港口集装箱海运业务的迅速增长,同时也给港口集装箱的仓储量和运输成本施加了压力。本文以集装箱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基于客户满意度探究港口集装箱的出港运输优化路径,并以舟山-宁波北仑港口某集装箱物流运输为例,建立结合实际的VRP数学模型,运用节约算法讨论不同情况下的运输路径优化,对比分析最佳运输路径,降低港口集装箱运输总成本。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郑斐峰  梅启煌  刘明  张小宁  
配载计划是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对多港口单个贝位的配载情形进行研究。以航线中最小翻箱数量和贝位两侧装载平衡为优化目标,把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作为约束,建立混合整数规划的双目标优化模型。为了精确求解该问题的Pareto前沿,开发出Epsilon精确算法,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我国长江沿岸港口集装箱配载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亚钊  周坤晓  
为了弄清集装箱港口的最优规模,改进规模效率水平,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我国珠三角的5个集装箱港口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进集装箱港口规模效率的两个途径:(1)改变投入水平,(2)调整投入比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亚钊  周坤晓  
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比较集装箱港口的纯效率值和全效率值,对我国珠三角的5个集装箱港口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总额直接影响效率,而不影响生产技术,其对港口效率起正强化作用,大型港口抵抗海运市场变化的能力优于小型港口;港口机械的科学管理和机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集装箱港口产出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职工人数的多少对产出的影响微弱,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降低职工人数不影响产出;珠三角集装箱港口在总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