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4)
2023(10928)
2022(9415)
2021(8905)
2020(7557)
2019(17559)
2018(17671)
2017(33617)
2016(18782)
2015(21475)
2014(21708)
2013(20780)
2012(19032)
2011(17228)
2010(17714)
2009(16778)
2008(16779)
2007(14987)
2006(13256)
2005(12204)
作者
(52463)
(43954)
(43603)
(41647)
(28230)
(21265)
(19858)
(16971)
(16815)
(15918)
(15019)
(14837)
(14181)
(14101)
(13662)
(13484)
(13006)
(12802)
(12743)
(12608)
(11217)
(10850)
(10647)
(10151)
(9954)
(9915)
(9740)
(9729)
(9007)
(8610)
学科
(71188)
经济(71070)
管理(57878)
(50633)
(44792)
企业(44792)
方法(31730)
数学(26447)
数学方法(25799)
(19674)
中国(19034)
(18759)
(18501)
业经(17445)
理论(16395)
(16242)
(13271)
地方(12817)
(12525)
银行(12506)
(12093)
金融(12089)
(11942)
农业(11932)
(11929)
财务(11892)
财务管理(11860)
(11689)
贸易(11676)
(11509)
机构
大学(264856)
学院(264729)
(100060)
管理(98449)
经济(97612)
研究(86171)
理学(84241)
理学院(83258)
管理学(81320)
管理学院(80833)
中国(66285)
(57242)
科学(52719)
(50546)
(43389)
(41716)
(40435)
中心(40081)
财经(39003)
研究所(38875)
业大(37296)
(37112)
师范(36764)
北京(35969)
(35147)
(33360)
农业(31467)
(31158)
技术(30873)
经济学(30508)
基金
项目(170646)
科学(134690)
研究(127465)
基金(122060)
(105306)
国家(104408)
科学基金(90041)
社会(78682)
社会科(74254)
社会科学(74230)
(68240)
基金项目(63628)
教育(62504)
自然(58439)
(57361)
自然科(57105)
自然科学(57090)
自然科学基金(56021)
编号(53530)
资助(50884)
成果(45527)
重点(38864)
课题(38502)
(37843)
(35714)
(35353)
(35075)
创新(33258)
教育部(33002)
大学(32681)
期刊
(116489)
经济(116489)
研究(79842)
中国(58875)
(41651)
教育(40890)
学报(39988)
管理(39302)
(37772)
科学(37041)
大学(31471)
学学(28918)
技术(26252)
农业(25232)
(24307)
金融(24307)
财经(19898)
业经(17844)
经济研究(17237)
(17165)
问题(14978)
(13918)
图书(13631)
职业(13350)
(13143)
统计(12527)
技术经济(12147)
(11894)
论坛(11894)
科技(11769)
共检索到405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杰  
科层制模型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组织管理与运行的重要模型之一,主要借鉴韦伯等学者关于科层制的经典论述来审视大学组织的特征与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将大学视为一个科层系统,强调通过管理者的理性协调,实现有序、高效的管理,最大可能地实现组织目标。本文主要以斯特鲁普的高等教育科层制模型为分析对象,旨在评析这一模型的要点、价值、局限与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政治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高等教育组织研究者鲍德里奇率先提出的一种组织模型。它是基于对科层模型和学院模型缺陷的批判,受冲突理论、社区权力、利益群体等多学科知识的启发,针对组织决策过程中的权力、冲突及资源分配状况所进行的微观理论描述。鲍德里奇的政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大学的组织运行现实,但也存在重微观轻宏观,重决策过程轻组织结构的问题。进入90年代之后,不断有学者运用新的多学科理论对其进行修正或补充,使得这一运用政治理论分析高校组织的方法逐渐得以完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文化模型是美国院校组织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描述性理论,它关注文化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功能,强调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信仰、规范等文化符号对于高校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文化模型起源于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于大学文化的系统观察与个案分析,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理论构想被提了出来。80年代之后,在美国组织文化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大学组织理论中的文化模型得到多科学者的系统阐释,在理论与方法上不断完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学院模型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高校管理和组织理论中兴起的一种理论模型,曾与科层模型和政治模型并列为三种最重要的研究范式。其兴起的理论与社会背景与对科层制的批判、专业主义思潮的涌现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难题相关,其组织原型主要包括欧洲传统社区、中世纪大学和美国早期的文理学院。学院模型的主要提倡者和批评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模型的特征和缺陷进行了描述和反思。在后科层制时代,虽然使用单一模型来表述大学组织特征,指导大学管理的方式业已过时,但学院模型的理想依然深刻刻画出大学组织的基本特征,启迪着管理者的思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昭  陈健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关联起来的方程式,填补了凯恩斯理论中的通货膨胀缺口,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期方式的不同、价格调整的方法不同、货币经济等约束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产生了不同的模型形式,具体可以划分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后顾菲利普斯曲线和新菲利普斯曲线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又包含几种不同的曲线形式。这些形式是对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补充和发展,丰富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加强了模型对实际的解释能力和理论基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假设条件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则要做修正和补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应蓉  
针对我国近年来物价大幅波动,本文利用融入了开放经济条件因素的菲利普斯相互依存模型,分析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的传递机制及其特性。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及工资成本变化因素强化了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波动传递机制,而汇率变动路径可以弱化外部冲击对物价传递压力。从长期来看,政策也应着眼于减缓这种传递效应,以从源头上减少外部冲击对物价波动的负面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冉宁  汪建文  
雇员离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减少雇员主动离职又是其中的重点。本文在介绍离职的影响和调节因素模型基础上,根据动机理论引入动机变量解释了离职意向到离职行为的转变过程,并尝试运用罗宾斯动机理论去探讨雇员主动离职动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减少雇员主动离职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屈廖健  
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是美国大学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旨在阐释学生成果产出的影响因素与过程。阿斯丁的I-E-O模型、丁托的学生离校模型和帕斯卡雷拉的学生发展综合因果模型是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代表。三种模型中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和影响过程都对后续模型的建立以及院校研究分析产生影响。三种模型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学生产出进行因果分析,具有研究动态过程、重视环境与学生互动、突出院校影响等特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品越  
供求决定论、斯拉法模型和劳动价值论是三类价格决定理论。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以及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关系来解释商品世界的价格体系,是斯拉法模型的卓越贡献。然而斯拉法封闭在该价格体系内部,通过建立“标准体系”的“标准合成商品”,并将其还原为所购买的劳动量,以确定价格单位,构成了斯拉法理论的赘疣与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必须寻求相对价格体系背后的价值实体,重建这一价格模型,使其融入到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决定机制的三个层次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宇驹  凌文辁  刘毅  路红  
复杂性领导理论是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在大型组织系统的延伸,为研究领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对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在科层结构组织中,复杂性领导包含三种不同的领导角色:行政领导、适应性领导以及使能领导。使能领导调节行政领导和适应性领导各自的水平,创设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组织正式结构和非正式动力系统的积极作用。复杂性领导理论的内容框架目前还比较单薄,大部分都是基于逻辑分析获得,缺乏实证研究结论的支持,因此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汤灿晴  董志强  
组织中的合谋是经济和社会中常见的现象。组织合谋理论是多层次委托代理理论在最近20年重要的发展。本文对组织合谋理论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介,扼要刻画了合谋防范原理,并考察了该理论近来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储庆  罗强强  
随着对社会科学研究科学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量化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从发表于国内学术杂志的一些量化研究文章来看,存在着诸多对量化研究的误解和一些对统计模型使用和解释上的偏差。文章以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常用模型—逻辑斯特模型为例,详细解析了模型使用前提和参数意义,避免了科学方法的误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盛宇明  
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和应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问题的奠基之作。该文提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说明企业制度形成是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但笔者认为科斯对企业为什么存在及企业性质的具体解释和对企业规模的决定理论却是值得质疑的。囿于篇幅,本文将集中分析企业规模是否如科斯所认为的那样由交易成本所决定,分析的对象为市场经济中自然产生的私有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尧  
文章将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引入传统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以解决系数时变性问题。利用1978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并且利用Kim的平滑算法对中国经济机制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从1980年至2002年,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明显的内生周期性,从2003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周期性明显,周期为10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尧  
文章将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引入传统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以解决系数时变性问题。利用1978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并且利用Kim的平滑算法对中国经济机制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从1980年至2002年,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明显的内生周期性,从2003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周期性明显,周期为1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